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斷片| 家人被屠殺、勞改四年,沒人比他更適合講述紅色高棉

影燃
2015-08-27 08:07
來源:澎湃新聞
? 視界 >
字號

“我們總是以為已經看到了、想到了世上所有的畫面。”——潘禮德。

柬埔寨,有著名的旅游景點吳哥窟,有我們熟悉的西哈努克親王,還有紅色高棉。潘禮德所謂的“畫面”,指的正是關于紅色高棉的畫面,而他的紀錄片作品《殘缺影像》,則是一部關于紅色高棉的歷史的電影。

對《殘缺影像》的了解應該從潘禮德的生平開始,而他的另外兩部紀錄片作品《S-21集中營》和《杜赫:煉獄魔王》,則是這部電影參考的坐標。

導演潘禮德出身于1964年,在他11歲時,他的祖國柬埔寨開始了波爾布特領導下的紅色高棉統治。他的家人在大屠殺中死亡,而他本人在勞改營被關押了四年之后,才得以逃出。在泰國短暫逗留了一年之后,他以孤兒的身份前往法國,在著名的巴黎高等電影學院學習電影。

導演潘禮德的經歷和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頗為相似之處。

這段他青少年時期不可磨滅的經歷使他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這段歷史的長期關注者。“幾年來,我一直在尋找缺失的畫面。這是一張紅色高棉統治柬埔寨時期,拍攝于1975年至1979年之間的照片。這一張照片并不能證明紅色高棉的暴政,但它足以令人思考、反思,以及還原歷史真相。” 正如沒有人可以比經歷過納粹集中營的波蘭斯基拍出更好的關于二戰的電影(《鋼琴家》)一樣,也沒有人可以比作為直接受害者的潘禮德拍出更好的關于紅色高棉的電影。

父親在窗前閱讀、吟詩的場景是潘禮德不斷懷念的畫面之一。

“《殘缺影像》是一部關于我和我父母的故事的電影。在它之前,我從來沒有在一部電影中使用過第一人稱——‘我’,所以這是一部非常個人的電影。”潘禮德說:“很長時間以來,我希望那些痛苦能夠被減輕、遺忘,但是卻總是事與愿違。我感覺我已經在紅色高棉統治的那個時代中死過一次,然后又重生。我不得不帶著那些痛苦與死亡,努力地活下去,直到我第二次生命的最后一天。”

盡管在1994年就以劇情片處女作《米鄉之民》(Neak Sre)入圍了戛納電影節,真正給潘禮德帶來國際關注的卻是他2003年的紀錄片《S-21集中營》。在這部紀錄片里,他去繁化簡地運用歷史影像、人物采訪、空間回訪、事件搬演等方式,讓觀眾直接進入這段在電影里鮮有人提及的歷史。而在2011年的《杜赫:煉獄魔王》中,他對紅色高棉的殺人魔王杜赫進行直接的拍攝和采訪,讓觀眾直面一個殺人魔王的臉。這兩部紀錄片,一部是關于受害者,一部是關于施害者。而《殘缺影像》,可以算是潘禮德的“紅色高棉紀錄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我已經拍攝了幾部關于紅色高棉的電影,但是我不想僅僅只是記錄那些證據。我更想做的,是創造一種形式,一種電影化的表達。《S-21集中營》是一種表達方式;《杜赫:煉獄魔王》則是另一種。我不是只拍紅色高棉的導演,我也不是這段歷史的專家。我是一名電影導演,我希望我的片子不僅僅是展示證據,而是能想象、創造、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能與極權主義抗衡。” 潘禮德說。

《殘缺影像》設置在紅色高棉執政期間的70年代,利用第一人稱的旁白敘述,自傳式地講述了潘禮德家庭的故事,他的父母、姐妹以及朋友在屠殺中的遭遇。與其說他在尋找一張缺失的畫面,不如說他是在尋找一段隱蔽的歷史。可是畫面已經缺失,那么歷史又該如何揭開?他說:“我在祖國的檔案、證件及宣傳資料里尋找無果。現在我知道了,這張照片的缺失自有其理由,我停止了尋找,決定自行制作一張照片。”因此,和前兩部分別利用大量采訪和歷史影像來尋找歷史真相不同,潘禮德這次并沒有滿足于利用僅有的幸存的影像來對歷史進行呈現,而是率領一個團隊,做出了一大堆小泥人,試圖“重建”當年的空間、人物、事件。

潘禮德是在影片拍攝了一年半之后,才產生了制作“小泥人”的想法。最開始,他只是想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描繪出他童年時的記憶。1975年,他和他的家人被趕出自己的房子;多年之后,潘禮德回到家鄉,原先的房子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間卡拉OK廳。于是,潘禮德讓團隊中的一名成員做一個房子的小模型出來。潘禮德本來想用木頭作為原材料,但那名成員卻堅持使用黏土。

潘禮德對用黏土做出來的微縮模型非常滿意,“你需要用泥土,加上一點水,還需要陽光的照曬使泥土變得干燥——每一道程序都要剛剛好,不能多、也不能少;然后,還需要用你的雙手,一點一點的捏出形狀。這些泥人已經不僅僅是泥人了,他們有了自己的靈魂。他們來自于泥土、水、和陽光,這是多么詩意的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又和電影的創作過程非常類似:從一個想法到另一個想法,一步一步的,你才能找到那個你希望講述的故事。”

如果殘缺的影像可以復活,那么消失的歷史是否可以重建?潘禮德給出了答案:“某些畫面本應缺失,由其他畫面來代替”。 這種重建的方式在這種歷史題材的影片中顯得特別有力量:如尸體般的泥人一動不動地佇立在同樣是泥巴捏出來的屋子前,有的在做農活,有的在搬板凳看電影,感覺就像走進了一座博物館,看到展廳里的微縮景觀呈現出的一段歷史。

影片中,泥人們當然不會有任何動作和表情,但是在殘酷的歷史的烘托下,“這里有生命、斗爭、痛苦、美麗、消失臉龐的悲傷、對歷史事件的理解;有時甚至是優雅和勇氣:但絕不是遺忘。”

潘禮德成功的地方在于,他找到了最精確的方法(泥巴塑造的微縮人物和空間),來強調這是一段歷史——不是虛構,也不是想象,而是來自政治摧毀之后僅存的記憶。死去沉沉的氛圍通過巧妙的方式直接傳遞給觀眾,從而使得影片超越了一般歷史題材紀錄片達到更高的藝術高度。
“電影中是沒有真實的。人們經常說這是一部‘現實的電影’,或者‘真實的電影’,但事實卻是,影像從來沒有真實可言。”潘禮德說:“但是,電影卻可以把你引向一條通往真實的道路。看完電影之后,你的感受是真實的,而不是影像本身。”

片名:L'image Manquante《殘缺影像

導演:Rithy Panh(潘禮德

制片:Bernard Comment、Catherine Dussart、Martine Saada

制片國家:法國、柬埔寨

首映時間:2013年5月19日,戛納電影節

片長:92分鐘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网络百家乐网站| 大发888娱乐平台 游戏| 机械手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真人荷官网| 百家乐电投软件| 杨氏百家乐必胜公式| 百家乐官网7scs| 威尼斯人娱乐场官网是骗人的吗| 大发888娱乐城ipad| 百家乐高命中打法| 新锦江百家乐娱乐| 大发888充值100元| 瑞丰| 沙龙国际网站| 百家乐官网如何看牌| 盛世国际娱乐城| 沙龙百家乐娱乐平台| 百家乐官网筹码托盘| 百家乐官网书籍| 235棋牌游戏| 百家乐官网稳赚秘籍| 百家乐官网桌游| 属狗与属鸡做生意| 百家乐游戏模拟| 百家乐| 皇冠网上投注站| 济州岛娱乐场小伊| 百家乐官网真钱棋牌| 棋牌百家乐官网程序破解| 百家乐官网实时赌博| 宾利百家乐现金网| 金满堂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非法吗| 彩票| 网上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秘籍下注法| 百家乐真人游戏娱乐网| 德州扑克 规则| 百家乐官网永利娱乐城| 送彩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足球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