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為何安倍談話提及“侵略”“道歉”,但仍被認為沒誠意
日本當地時間8月14日17時30分(北京時間16時30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內閣決議下發表了“戰后70周年談話(安倍談話)”。和“村山談話”一樣,“安倍談話”同樣使用了“侵略”、“殖民統治”、“深刻反省”、“道歉”這四個關鍵表述,然而各界評價仍然不高,甚至日本國內各大媒體也紛紛對安倍談話喝起了倒彩,認為所謂的“道歉”充滿了欺騙。
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在聽了“安倍談話”后,第一時間在微博上評價,“總體感覺,安倍把大家想要的一些關鍵詞都羅列齊全了,讓人抓不住他的辮子。但是談話不闡述事實,不針對中韓等特定國家,空對空喊話,有肉沒骨。聽了以后有一種很強的虛無感,不像‘村山談話’那樣實在。這是我的直接感想!”
而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同日接受了日本《大家的新聞》的采訪,在被問到安倍的談話是否繼承了“村山談話”的精神時,他很干脆地回答說“沒有”。
“安倍談話”10個要點
14日上午,安倍首相回到老家山口縣的父親墳前作了祈禱。回到東京后,安倍首相立即召集了一個臨時內閣會議,會議的唯一內容是請每一位內閣大臣在戰后70周年談話的內閣決議案上簽字。全體閣僚都簽了字,這就意味著,戰后70周年的談話,不是安倍個人的談話,而是作為內閣(政府)的一份談話。
這份談話,算上標點符號在內,一共3399個字,長度是“村山談話”的4倍。從結構上來看,可以分成“明治維新以來的日本道路”、“戰爭的教訓”和“日本今后的愿景”三個部分。徐靜波認為,從每個部分幾乎都是三分之一的篇幅來看,顯然安倍首相和起草談話的智囊們做足了功夫。
那么具體內容上,“安倍談話”中又哪些值得注意的要點呢?
1、日本如何走上戰爭之路
安倍首先從百年前的世界歷史形勢出發,點出日本在危機感下走上近代化道路,守住獨立之后的日俄戰爭,“鼓舞了多數亞洲和非洲人的勇氣。”一戰之后,歐美各國推進經濟的分塊化,讓日本經濟遭受打擊,進而“讓日本試圖通過力量行使去尋找出路”,“就這樣日本背離了世界大趨勢。”
2、承認九一八事變之后的戰爭使日本“走向歧途”
“安倍談話”中說,“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以及退出國際連盟,日本逐漸成為挑戰者,一個向在國際社會經過壯絕犧牲,試圖建立新國際秩序的挑戰者,并走向歧途,走向戰爭之路。
3、承認對無辜者造成損害和痛苦
這一部分,“安倍談話”表達了戰爭對于日本本國國民,和對戰火下的各國“無辜的人們造成了難以計算的損害和痛苦,這是我國造成的事實”。“歷史真是無法挽回的……在細心領會這些當然的事實時,即使現在也無言以對,只能產生斷腸之痛。”
4、首次講出“不能重復戰爭的慘禍”的起誓
在如此莊嚴的犧牲之上,才有了現在的和平。這是戰后日本的原點。不能重復戰爭的慘禍。
5、提到“侵略”,并使用“悔悟”一詞
“事變、侵略、戰爭,任何武力威嚇和行使都不能再次成為解決國際紛爭的手段。永遠訣別殖民地支配,必須建成一個尊重所有民族自決權的世界。”
而在承認給戰爭各國人民帶來的傷痛后,安倍緊接著表達了,“對上次大戰的深刻悔悟”。
6、遵循歷代內閣立場不動搖
對于歷代內閣在歷史問題上的立場,首次使用了“今后也不能動搖”的強調。
7、已多次道歉和反省
“對于我國在那次大戰中的行為,我們已經反復進行了深刻的反省以及由衷的道歉。為了以實際行動體現那種想法,(日本)在戰后一直將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中國臺灣、韓國、中國等民眾所經歷的苦難歷史銘記于心,為了和平和繁榮拼盡全力。”
8、感謝國際社會的寬容
“基于寬容的心,日本才得以在戰后回歸國際社會。值此戰后七十周年之際,對于那些為和解而竭盡全力的國家和人士,我們想表示由衷的感謝。”
9、不能讓與戰爭無關的子孫后代不斷謝罪
安倍指出,在日本,戰后出生的人們目前超過全體人口的80%左右。“不能讓和那場戰爭沒有任何關系,我們的子孫后代背負不斷謝罪的宿命。”但同時安倍也說明,“即使這樣我們日本人也應該超越各代,從正面面對歷史,本著謙虛的態度,接受過去,并具有將其傳承給未來的責任。”
10、以損害女性尊嚴和名譽取代對“慰安婦”的傷害
安倍在談話中,一次也沒有提及“慰安婦”這個表述。而是使用了“曾經深刻損害了多數女性的尊嚴和名譽”這樣的表述。
“侵略”“殖民”只是泛談,并為特別針對受害國
雖然“安倍談話”中,出現了中國所期望的“侵略與道歉”,韓國所要的“殖民統治”,亞洲各國要的“反省”等關鍵詞,但這些詞匯和表述在“安倍談話”中僅僅是游客的“到此一游”,或者學生上課的點名,僅僅是出現而已。
讀者和聽眾不必太費思量,就可以看出“安倍談話”唯一一次出現的“侵略”,并沒有特別針對中國等戰爭受害國,只是以一個抽離的視角,對著全人類喊話:“不要再發生侵略這樣的事了”。
并且,除了這一次外,其余在談到具體歷史時,全部使用了“戰爭”、“戰火”這樣的中性表述,比如“滿洲事變”后“走向戰爭之路”,“不能重復戰爭的慘禍”等。在徐靜波看來,安倍很明顯不愿意將“事變、侵略”和“殖民統治”與中國和韓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而是采用極其曖昧的表述手腕,空對空地作了一種虛無的表態。”如此,“安倍說了‘侵略’,等于跟沒說是一回事。”
“反省”和“道歉”只是引用
在提到“反省”和“道歉”時,韓媒指出,所用的都是過去時,也就是說,只是在引用歷代內閣的表述而已。而當晚日本各大電視臺的時政新聞節目中,幾乎所有的支持人和嘉賓都異口同聲地批評說:除了引用前首相們談話的詞語,安倍本人沒有任何自己的思想和立場。
但是日媒可能忽略的是,這種引用,實際上正是一種表態和立場。何況,安倍和他的幕僚們,也確實十分努力地希望通過對一戰后,日本“走向戰爭之路”歷史的回顧,為日本的侵略行為作出“因應形勢”的“辯護”。
對于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開始走上殖民、擴張和侵略之路的原因,徐靜波認為,安倍首相過多地強調了當時的世界形勢和日本所處的環境,留給人們的印象是:日本為了自身的安全和生存,不得不走上了一條侵略他國擴張領土的道路。“這種說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卸了日本的戰爭的責任,為自己的侵略與殖民統治尋找一種合理的借口。”
“華麗辭藻”下缺乏真誠
應該指出,“安倍談話”在不少地方,確實是比標準化的“村山談話”有向前邁進的地方,比如徐靜波熱內,首次使用“悔悟”一詞,比村山的“反省”更為深刻,而首次表達了“不能重復戰爭的慘禍”的起誓,并連用“毫不動搖的方針”,間接表達了日本今后不會重走戰爭之路的決心。
然而就整體而言,“安倍談話”虛大于實,在華麗的辭藻下,充滿了曖昧。
徐靜波在現場的感受到了一種很強的虛無感,他覺得這是因為安倍首相在念這一份談話時,“既沒有真情,也沒有感悟,不是作為一個當事人,而是以第三者的立場和口吻講述歷史,讓人感覺不出他是作為一個加害國的政府首腦,面對千千萬萬遭受過日本侵略與奴役的中韓等亞洲各國人民,在做一次發自內心的真誠道歉,活脫脫像是一名蹩腳的歷史教師給學生們上課。”
對于“安倍談話”的誠意不足,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很不客氣地說:“安倍的談話,就是一種欺詐。”
如果志位作為反對派的發言,使參考性打折的話,那么日本前首相村山的發言或許更能說明問題,他說,“安倍談話羅列了華麗的辭藻,卻讓人搞不明白到底在道歉什么。雖然提到了‘道歉’字眼,但就什么問題道歉讓人很費解。”村山苦笑并稱,“安倍談話中道歉的對象和原因均不明確,日本的“侵略”和“殖民地統治”等行為只是作為詞語被列舉,(但和道歉的關系)讓人搞不明白。”
正是基于以上種種原因,超出“村山談話”四倍長、各種關鍵詞悉數到場的情況下,“安倍談話”仍然被認為缺乏誠意,曖昧不清的原因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