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用鼻子給污染“定罪”,江蘇現有159名“聞臭師”覆蓋全省
這是一只稍微有點顯大的鼻子,高聳的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除此之外似乎和常人沒有什么區別。
被盯得有些不好意思,鼻子的主人——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嗅辨員王駿飛說:“其實我們就是一只普通的鼻子”。
而就是這只看起來跟普通人沒什么區別的鼻子,可以為企業臭氣污染“定罪”。近日,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記者在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探訪了“嗅辨員”工作的日常。這是一個在外界看來多少有點神秘的職業。
嗅辨師又叫做“聞臭師”,這是一個對臭氣濃度進行專業測定的職業。按照程序,一瓶“臭氣”要經歷采樣、實驗室檢驗、嗅辨等三道關卡,歷經團隊6位嗅辨師18次嗅辯后,方可對臭氣的濃度以及企業污染行為的嚴重程度作出結論。
王駿飛所言不虛,嗅辨員的鼻子無需特別靈敏。“因為我們需要反映大眾對氣體的感受,鼻子特別靈敏不能代表大眾,當然,不靈敏也不行。”王駿飛說。
天津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負責嗅辨師培訓的孟慶浩告訴澎湃新聞,嗅辨師其實早在1993年就已存在,“只是近兩年,大家逐漸開始深入了解這個職業了。”孟慶浩說。
嗅辨員的日常
王駿飛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研究生畢業之后到了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從事嗅辨工作已有五六年的時間。
嗅辨員之所以又叫“聞臭師”,因為大部分味道確實是很臭的那種。“一點點還行,多了感覺就很難受了。”王駿飛曾經接到過一家醋廠周邊居民的投訴,一到現場醋味熏天,“你住在那你也受不了”。
但和居民不同的是,嗅辨院不僅要要簡單感知臭的存在,更要用鼻子進行鑒定。據王駿飛介紹,一瓶“臭氣”要經歷采樣、實驗室檢驗、嗅辨等三道關卡,歷經團隊6位嗅辯員的18次嗅辯,才可以正式下發“通緝令”。
首先,采樣就很有學問。王駿飛說,氣體不能隨便找個地方一采,而是要掐好企業排放氣體的時間,從排氣的下風向蹲守,等到合適的風向、合適的時機,對著排放而來一陣一陣的臭氣,打開真空瓶的橡膠塞,臭氣便會自動鉆進瓶子內。但由于天氣、企業排放時間等條件的限定,采樣通常需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
有時遇到晚上偷偷排放的企業,嗅辨員還必須連夜采樣、收集氣體。為了保證結果精確,采集的“臭氣”必須“保鮮”,原則上需在12個小時以內送到實驗室進行分析檢驗。地處南京市建鄴區的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要處理全省13個設區市的“臭氣”,遇上這種情況,嗅辯員加班已是常態。
當“臭氣”被裝進特制的真空瓶送往實驗室后,還要先對氣體進行初步判定,有必要的話要先稀釋至合適的濃度,以防過濃的“臭氣”將嗅辨師臭暈。
王駿飛記得,有一次從化工園區采回來的味道,刺激性很強,多次稀釋依然讓人很難受,“就蠻上頭的”。
拿到樣品后,需要由6名嗅辨師同時進行嗅辨。“如果大家都能夠聞出來,說明這個味道還是很大,那么會進一步稀釋濃度,再聞,再稀釋,直到大家都聞不出來為止。”王駿飛介紹稱,嗅辨完畢后,會根據稀釋濃度計算得出一個初級的濃度值,而稀釋的次數越多,說明最初的味道越大。
王駿飛說,為了不干擾大家對于味道的判斷,辦公室的十幾位女性常年都是素顏上陣,執行任務前也不能吃有味道的食品,小龍蝦、火鍋甚至是大蒜,都要暫時說再見。
為何需要嗅辨員
和外界印象中不太一樣的是,嗅辨員的鼻子無需很靈敏。“其實恰恰相反,鼻子特別靈敏的人是沒辦法做這件事的,因為我們需要反映出大眾對污染氣體的感受。”王駿飛說,嗅覺過于靈敏的干不了這份工作,當然,不靈敏的也會被淘汰。
而這份工作并不輕松。
據王駿飛介紹,最多時,6位嗅辨員曾短時間內需要嗅辨360袋不同味道的氣體,中途需要停下來休息。而由于嗅覺會隨著年齡而退化,按照規定,年滿45周歲就無法再次申領嗅辨員證書了。
在各種儀器的精密度已經較高的當下,為何還需要對污染氣體進行人工嗅辨?這背后,是達標排放也可能造成污染的現實問題。
王駿飛說,儀器可以測出污染氣體中特定物質的濃度值。“有時,這些物質的濃度值可能單個來看都沒有超標,都是達標排放,但混在一起后味道卻是比較大的,實質上還是給居民造成了困擾。”王駿飛說。
而此時,對于污染氣體產生的惡臭,就需要通過人工嗅辨的方式進行補充鑒定。如果惡臭超過了一定的數值,同樣可以判定企業屬于超標排放。
澎湃新聞從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獲悉,該中心今年特邀相關培訓機構,培養出了131名合格嗅辨員。
目前,江蘇已有159名惡臭嗅辨師,實現了全省各個駐市環境監測中心全覆蓋。
天津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是一家負責惡臭監測技術培訓的社會組織。嗅辨員培訓負責人孟慶浩告訴澎湃新聞,嗅辨師這個職業早在1993年就已存在,只是早年大家沒有關注。而隨著居民環保意識的提高,嗅辨員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孟慶浩介紹稱,尤其2018年以后,我國嗅辨員的隊伍不斷擴大,每年從該中心發出的嗅辨員證書數量達2000個左右。
據孟慶浩介紹,嗅辨師的考試并不難通過,“除非先天性鼻炎”,但這份工作主要是考察細心和嚴謹。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