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法國藝術家波爾坦斯基去世,他曾用個人物品制造“共同記憶”
當地時間7月14日,法國觀念藝術家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在巴黎去世,享年76歲,其代理畫廊公布了這一消息,但并未透露死因。
波爾坦斯基的藝術生涯始于少年時代;28歲時,他參加了卡塞爾文獻展,3年后又初登威尼斯雙年展的舞臺。在他60年的藝術生涯中,他從未停止過探索。波爾坦斯基以探索記憶、個人以及文化歷史著稱,他在藝術實踐中運用了包括雕塑、繪畫、攝影和視頻等一系列媒介。他最知名的作品通常包括來自匿名對象的親密物品,例如個人照片和衣服,在這種匿名性的背后,人的共同命運開始顯露。在2019年的蓬皮杜藝術中心回顧展中,波爾坦斯基將記憶和歷史變成了神話,以此來提出關于人類命運的問題。
波爾坦斯基 2010年 圖:Didier Plowy ?Marian Goodman Gallery
波爾坦斯基1944年9月6日生于巴黎,彼時距離這座城市從納粹控制下得到解放剛剛過去大約兩周。身為猶太裔,波爾坦斯基的父親在家中地板下躲避了一年半,最終幸存下來。波爾坦斯基曾透露這段家族故事對他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我生于二戰結束的時候。我父母的多數朋友都是幸存者,所以我小時候一直聽到這樣的故事,這改變了我的思想,”波爾坦斯基曾這樣說道。“今天,我認為我們依然處于戰爭狀態。什么都沒變。”
12歲時,波爾坦斯基就離開了學校。雖然他未曾受過任何專業的藝術訓練,當時他已經開始創作雕塑和繪畫。少年時代,波爾坦斯基的藝術總體上是具象的,并且已經涉及歷史上的黑暗時刻。1968年,大約25歲的波爾坦斯基在巴黎的拉尼拉格劇院(Théatre le Ranelagh)舉行了他的第一場個展“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不可能的生活”(The Impossible Life of Christian Boltanski),第二年,他出版了自己最早的兩本書。
《人類》 波爾坦斯基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波爾坦斯基展出了越來越多的作品。1970年,他的首場機構展覽在巴黎市現代藝術博物館(Musée d'Art Moderne de la Ville de Paris)舉行。1972年,他參加了卡塞爾文獻展,1975年,他首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在他的一生中,共參加了6次威尼斯雙年展;1984年,他在蓬皮杜藝術中心舉辦個展。在60年的藝術生涯中,波爾坦斯基持續地挖掘和探究著那些人生的重大問題,而他的創作手法和野心從未停止生長。
1987年,波爾坦斯基在卡塞爾文獻展上展出《檔案》,他在此收集了350張黑白照片,意大利藝評人達尼洛·埃切爾(Danilo Eccher)曾指出,這些“匿名肖像”并不面向某一特定觀者,而是向所有背負著生之短暫這一集體命運的觀者個體喃喃低語。和通常用來記錄生者信息并進行監控的“檔案”不同,波爾坦斯基為死者建立檔案,無名死者的臉部肖像構筑了共同的記憶場所。有時,他會將生者和死者的照片混雜在一起,這些面孔讓人思考,究竟什么是個體?
《一百個死去的瑞士人》 波爾坦斯基
隨著年齡漸長,波爾坦斯基對于死亡的關注從他人轉到了自己身上。2009年,波爾坦斯基向澳大利亞收藏家大衛·沃爾什(David Walsh)“出售”了他的人生,“他在我的工作室里安裝攝像頭,請人將我的生活記錄下來。但是支付方式比較特別,是每個月向我支付。”2016年,波爾坦斯基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講述了這個故事,那位收藏家需要分期付款,來購買波爾坦斯基在工作室工作的24小時錄像。藝術家活得越久,作品的價格就越昂貴。根據計算,如果波爾坦斯基在“賭約”開始后的八年內去世,那么收藏家就賺到了,因為他所支付的金額比波爾坦斯基一件作品的一般價格要低。
《無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無人》,2010展覽現場,法國巴黎大皇宮
2018年,已經贏下了這場“賭約”的波爾坦斯基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大型個展“憶所”。在美術館一層,數以噸計的衣物堆積成山,在它們的上方,伴著隆隆的機械聲,一臺大型起重機的抓鉤徐徐下降,抓起衣服,上升,拋擲,不斷往復。這件作品名為《無人》(Personnes),2010年時在巴黎大皇宮首次亮相。“Personne在法語里有兩個含義,單數時表示‘無人’,復數時意味著‘許多人’。”展覽現場,策展人讓-于貝爾·馬爾丹介紹道,在波爾坦斯基眼中,舊衣物象征了“人”的肉身和缺席,而起重機則構成對命運的隱喻。“衣服是人的第二層皮膚。這讓人想起德國納粹集中營里,被關押的猶太人要將自己的衣物全部交出,這些衣物堆積成了小山。起重機的抓鉤如同上帝之手,而上帝或許就是無常,他看不到人的感受。人什么時候出生、在哪里出生、因何而生、宿命是什么……在這件作品中,可以看到關于命運的問題。”
左:《最后一秒》,計算著波爾坦斯基至今活過了多少秒。右:《克里斯蒂安·波爾坦斯基的人生》,影響摘取自波爾坦斯基工作室的24小時監控錄像。 上海當代藝術館展覽現場 2018
在這場展覽中,另一件作品《最后一秒》展示著波爾坦斯基自己的命運。那是一個瘋狂的計時器,計算著他從出生至今活了多少秒。馬爾丹在三年前的采訪中告訴澎湃新聞,波爾坦斯基作品中的力量或許就在于,“它們講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實,即人生終會走到終點。我們總是想要忘記這一點,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總是假裝它永遠不會停止,我們將會是永恒的,然而事實上,我們在某一個時刻終會消失。”馬爾丹還分享了波爾坦斯基過去對于死亡的一個想法,“大多數人都認為我們愿意死得越快越好,不要遭受痛苦,在去世之前不要生病,而是安詳地在夢中死去,然后一切結束。而他說的恰恰相反……他想看見死亡的到來,觀察它,審視它,不過也許他現在又改變了。”
《圣地·智利》(Animitas-Chili),2014 波爾坦斯基
2019年,蓬皮杜藝術中心第二次為這位法國藝術家舉辦個展。波爾坦斯基的作品建立在歷史事件的基礎上,但在這一次展覽中,他所關心的并不是將歷史重新敘述——他講述的不是歷史,而是神話。神話故事被人們口耳相傳,根據所遇到的社會背景碰撞出不同的版本,以一種流動的形式存在著,在不斷被改寫和重組中產生。至于這些故事告訴了人們什么,在波爾坦斯基看來,重要的是提問,而非回答。“他一直在提問,因為事實上也沒有回答。”馬爾丹曾解釋道,“我們不能逃離這種疑問,哪怕你不想去問,它也會在某一處存在著,一旦你試圖理解你的人生,這些疑問便會接踵而至。波爾坦斯基經歷了很多不同的信仰,如今,他覺得他自己更接近神道教。他說,當你經歷了神道教的不同階段后,最終,你會到達一座廟宇,在那里,你只有一面鏡子,你所面對的是你自己。這就像著名的古希臘哲學所說的:最終的答案是了解你自己。”
豐島心跳博物館
在日本瀨戶內海的豐島上,有一座波爾坦斯基設計的心跳博物館,小屋里儲存著來自全世界人的心跳聲。在心跳博物館的展示廳中,游客面對的是黑暗與長長的走廊,伴隨著無數個心跳聲的交錯,一盞燈泡忽明忽暗,兩側的墻上掛滿聲音主人的照片,記錄著人名、采集地和錄音日期。“我們聽到心跳聲,更能感受他們的缺席。不是通過錄下的東西去反抗死亡——死亡永遠在那里——而是留下一種回憶,這種回憶,證明了他們曾經在那里。”波爾坦斯基曾這樣說道。
(本文參考澎湃新聞過往報道,部分內容編譯自《The Art Newspaper》)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