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榮寶齋(呼和浩特)分店 | 有風自南——周勛君書法作品展
前 言
文/吳洪亮
作為最具中國特質的藝術形式,書法內在的矛盾多重,其發展歷程自然會是曲折而復雜的。東漢趙壹撰《非草書》,從實用的角度貶抑草書,實質上是反對書法的藝術化、視覺本體化的發展方向。及至今日,我們當然不會再懷疑書法的藝術“身份”。但如何讓這門依托于字學的古老學問,在當代藝術語境中獲得新的升華,則是時代賦予書法家們無可回避,確立自我價值與身份和理性的課題。周勛君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在眾多的可能性中,周勛君的探索理路叫作“自然書寫”——古典書學中“功夫”與“天然”并舉的書寫方式。追溯傳統,晉人“尚韻”的書寫大概可以視為自然書寫的濫觴,宋代“尚意”書風的流行亦為自然書寫燦爛的余緒。然而,自元之趙孟頫力求恢復晉唐古法,明之董其昌強調巧妙書道以后,“尚韻”“尚意”傳統越發式微。從這個角度上講,周勛君的理念實質上是依托傳統根脈的一種現代激活和重構。
在書寫過程中,周勛君尤其重視“我”的價值,即書法的個性表達。譬如她擅草書,好詩詞,喜以古人經典作為情緒催化,從而呈現出富于個人理解的書寫。正如陳師曾總結出文人畫具有人品、學問、才情、思想四要素一樣,周勛君亦將書法視為一個人綜合素養的承載。概而言之,她追求的自然書寫是技法與天性的兼顧,是庖丁解牛與解衣般礴的合體,是在走人書俱老之長路,創造出所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我法”。“我法”中,難在“法”。兩者的自由共舞或合二為一,從理論層面是好感受的,從實踐層面是艱辛的。
“有風自南,翼彼新苗”,這是周勛君借陶淵明詩詞抒發的個人理想。而我更愿意將同詩中的另外兩句贈與她——“稱心而言,人亦易足”。愿勛君能夠真正隨心所動,自然書寫。
2021年7月5日于上海
吳洪亮,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畫院院長、北京美協副主席
王昌齡 · 從軍行 30x69cm
周勛君
中央美術學院文學博士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博士后
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
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書畫家協會顧問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現任教于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書法系。
著有《清代書法批評中對形質的描述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專著)、《書法:18個關鍵詞》(合著)、《書法藝術語言鑒賞》(合著)、《書法:從現象出發》(編著)等。文章見于《新美術》《美術觀察》《中國書法》《書法研究》及相關期刊。
自 序
“有風自南”,出自陶潛“有風自南,翼彼新苗”的詩句。原指風自南而來,使田野間新生的草木翩然生長。以之為展名,原因有三:一,這詩句文辭簡淡,意蘊無窮,貌似沒有作詩的技巧,實是技巧的極則。這與自然書寫從“有為”到“無為”、從“深造”到“兩忘”的境地很有相通的地方。二,莊子有“圖南”一說,“南”于是有理想之謂。在我,于書寫,如果說有所宗旨的話,當是促使書史上經典之作產生的自然書寫了。這批字也正是這一觀念下的產物。那么,它們也許可以被視為是來自自然書寫這一平淡天真之境的一絲絲微風。三,我的故鄉在南方,雖然離家二十載,無時不作懷南之想,這種懷想總能使身居異地的我從內在重獲那一方天地的滋養,境同“有風自南”的句子。愿這南來的風——這些字——能帶來點滴關于南地,關于理想之境,關于自然書寫的圖景。
辛丑端午于之廬
周勳君
白居易 · 浪淘沙 24x109cm
評論輯錄
(以年齡為序)
大家評勛君曰:“其人溫文爾雅,古厚質樸;書法潔凈雅致,不激不厲”。這評語,我深感得當。詩句選擇見愛好,從書寫內容中也可以發現勛君平時難以顯知的個性:堅毅。比如她所抄白居易的《白云泉》、王翰的《涼州詞》、憨山德清的《詠竹》組詩等佳句,在今人的書寫中并不常見,卻很能體現書者的情致與氣格。勛君執教的天津美院,是我的母校和曾經工作多年的地方,從事書寫問題和教學研究的勛君,只要談起書法,就不知疲倦。愿她保持這份摯愛,行至書寫和研究的佳境。
郎紹君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美術史家,批評家
盧綸 · 塞下曲 24x115m
對形式的駕馭,可以追究到作者精神深處的結構,是那里的狀態決定了我們對作品形式的控制,但那種潛意識狀態的調整殊非易事,自己不易反省,他人不易介入。然而,周勛君在這一點上表現出相當的敏感。這是一位作者的創作能夠不斷進步、不斷發生質變的保證;出色的文化修養所培養出來的審美趣味,從深處左右著作品的格調。周勛君的閱讀范圍,除了與專業相關的書籍,還有大量的思想和文學著作。她對書籍有良好的鑒賞力,對閱讀過的書籍都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這在相當程度上說明了她作品中那種潔凈和雅致的由來。
邱振中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戚繼光 · 馬上作 24x93cm
其書法之面目溫潤,隸書尤為溫文爾雅,不激不厲,而觀其行草書也不乏性情流露,皆可見其書根植于古代經典,而能縱逸有度,具有優秀書家之潛質。
祁小春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李益 · 從軍北征 20x79cm
勛君的小楷已取得一個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她取法魏晉的結構形態與意趣,旁涉明清人的技法,出以疏朗的布局,細膩靈巧的筆致,松弛而自然的動態,常有意外之妙,已獲得一種相當不俗的格調與情致。對行草書法的學習,勛君也在有效地積累中,已能很好抓住帖學書法的核心技巧。勛君很清晰地知道在實踐中怎樣一步步提升自己。她在書法的路上已漸入佳境,憑著她的知識儲備、性情、悟性再加上勤勉,她的未來值得我們期待。
陳忠康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鄒浩 · 同長卿梅下飲茶 24x98cm
讓書法回到寫本身,回到寫字,回到日常的識字,回到一個個字體的端呈,一個個字義的自身第一次生成,并以一個孩子氣的目光與寫字態度,重新開始面對書法,這就是勛君的心法。這是一位安靜的女性書寫者才可能具有的質樸與恬靜,才獲得的原初力量。
夏可君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華嚴經局 33.5x65cm
無論一派六朝氣象的小楷,或是縱橫睥睨的大草,都是周勛君對世界的觸摸與回應。良寬生平最討厭廚師的菜、畫家的畫、書家的字。對于周勛君的書寫,我猜,他亦會會心一笑。
陳亦剛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學博士,藝術家、批評家
蘇軾 · 僧 33.5x65cm
勛君的小楷溫文爾雅,頗有似其為人。我感到,她的小楷有兩種品質很可貴,一是取法高古,一是筆致靈活。勛君有志于藝術創作和學術研究,自有常人難比的辛勞,因為這兩樣功課都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投入其中。然而,愛“美”和“真理”的人總會在求索中獲得一種非同世俗的樂趣。
鄧寶劍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陶潛 · 擬古詩二首 33.5x65cm
她的小字,上追兩晉寫經,讀之愉悅,令人油然而生悠遠古意。古厚二字,是勛君行草世界的重要特質:筆勢圓轉、氣韻跌宕,又風神灑落。古典方向之外,她也同時進行著現代路數的探索,線質的古厚、蒼潤,空間里的虛實、慈悲,在在動人。
楊頻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蘇軾 · 醉睡者 33.5x65cm
基于張旭與顏真卿的大字行草書與法出羲、獻的娟秀小楷,代表了她書法創作實踐中的兩個面向。而這似乎也恰好對應了她給人印象的兩個主要方面:小楷優雅、飄逸,行草書淡然、從容。勛君愛思考、喜獨處,常年游離于熱鬧喧囂的書壇之外,使得她的為藝論學多有與時風迥異之處,然信夫為當今青年一代潛心靜修之典范。
祝帥
北京大學研究員
陶淵明 · 讀史述五章 33.5×65cm
周勛君首先是一個讀書的人,其次才是一個書寫的人。如果放眼整個書法史的長河來看,一個才情卓然的人對事物的見解、思想的成熟程度必定會左右其書法的水準。從這個意義上講,周勛君在書法創作上兼具兩方面的條件和優勢。
楊簡茹
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
陶淵明 停云 33.5×65
在周勛君最成功的草書作品里,線條雅致靈動,尤其有種明快的節奏,殊為難得。從字法和章法上,她雖然師法旭素,卻已經摒棄了面貌務必形似某家方為成功的習見,而更注重自身的直覺與性情,書寫主體的色彩愈來愈濃烈,字和人最終貼合起來。一幅作品的價值,很大程度上還在于能否打動我們,令我們內心為之波動,為之應和。在太多技法看似精湛的當代作品里,我們觸摸不到那個實實在在個性鮮活的人的存在,而在周勛君的草書背后,我們可知她的風姿與氣度。
黃積鑫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學博士,批評家
作品欣賞
王維 · 同崔興宗送衡岳瑗公南歸詩聯 90×17cm×2
杜甫 · 絕句 95x17cmx2
王維 · 敕借岐王九成宮避暑應教 95x16cmx2
白居易 · 白云泉 97x23cm
金玉滿堂23x98cm
五谷豐登 23x98cm
白居易 · 詠懷 33x129cm
白居易 · 遠詩 22x97cm
陶潛 · 雜詩三首 33x38cm
陶淵明記傳贊述抄選 33x38cm
清風在竹林 65x30cmx4
詠梅 160x24cmx4
詠竹 138x18cmx4
白居易組詩 138x18cmx4
觀心 宮扇
清夜無塵 宮扇
詠竹 宮扇
人月圓 · 林深藏卻云門寺 宮扇
清涼 宮扇
有風自南
吹我池上林
正值盛夏好時節
誠邀閣下前來內蒙古參加
周勛君書法游學之旅 · 草原沙漠行
(春坤山及沙漠掠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