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存型基礎設施”:一場流浪者追尋Wi-Fi之旅
原創 新傳研讀社 新傳研讀社
本期導讀 guide
在本期推送中,我們為你準備了今年發表于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信息,傳播 & 社會》)上的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把我們的視線引向這樣一個略顯“邊緣“的群體:青少年無家可歸者。近年來,傳播學界對于技術的反思顯著增多,“連接”和“斷連”陸續成為傳播學研究者關注的主要議題。然而,社會中仍有部分群體尚無自主選擇“連接”或“斷連”的權力,青少年無家可歸者就是這樣的群體之一,他們的經歷最終將我們引向數字不平等問題。經過2014年和2016年進行的兩次研究和觀察,作者提出了“生存型基礎設施”(survival infrastructuring)這一概念描述青少年無家可歸者面對不平衡、不穩定和花費高昂的“連接”場景下的媒介使用實踐。研究結果指出,無家可歸者依賴智能手機獲取信息和通信,而當前的城市空間設計和管理方式對該群體造成了連接障礙。為了避免最終導致數字排斥(digital exclusion)問題,城市管理者應當將城市空間的連接狀況納入考量,以此幫助無家可歸的年輕人。
我們為你摘譯了這篇隨筆的核心觀點,希望可以提供一個嶄新的視角,幫你思考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你希望閱讀全文,請在公眾號內回復“無家可歸”。
參考文獻:Humphry, J. (2021). Looking for Wi-Fi: youth homelessness and mobile connectivity in the city.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4(7), 1009-1023.
我就像其他人一樣,不停地走來走去,只是想找到一個能連上的Wi-Fi……我四處走動,打開Wi-Fi,嘗試頁面上彈出的操作,試圖能連接入網,通常你在哪都連不上Wi-Fi,這非常困難……(喬治,18歲)
2016年,無家可歸者喬治在悉尼受訪的時候描述了和他類似的年輕人們的數字經驗:花大把時間在街上游蕩,開著Wi-Fi,只求能“白嫖”到一個允許加入的設備。在這樣三行簡短的引言中,如果你敏感的話,你能至少發現三個關鍵詞:移動設備連接、城市空間以及數字不平等。
數字鴻溝研究一直在發展。正如我們在教科書上所學的那樣,“第一層”接入溝已基本彌合,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智能手機和移動寬帶接入互聯網這種更便宜的接入方式的出現。現在,學界更關注的是研究對象在使用、使用技能和參與方面的差異。然而,不論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特別是在弱勢群體中,數字鴻溝其實仍然存在。
根據2017年的數據,在本研究的開展地澳大利亞,許多低收入人群、年輕人、殘疾人、土著居民和農村居只擁有手機作為連接工具。研究者表示,僅靠移動設備接入增加了互聯網使用日益分層的可能性,而無法打造出一個更具包容性的互聯網使用場景。
回到線下世界,與世界上許多地方一樣,澳大利亞的青年無家可歸現象日益嚴重。在澳大利亞,在接近12萬名無家可歸人口中,約有四分之一是20至30歲的年輕人。然而,這些官方數據仍有被嚴重低估的可能性。那么,到底如何定義無家可歸(homelessness)?這本身就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它不僅涉及到缺乏物質住房,也涉及到缺乏與“家”有關的相關品質——安全感、穩定性、隱私、安全和控制生活空間的能力。此外,不同國家所界定的“無家可歸”也有所差異。究其原因,收入不足、貧困、健康狀況差、家庭暴力、恐同以及教育和就業機會較少等相互關聯的因素使得無家可歸者“出此下策”。而且,由于社會對于“流浪者”的排斥,青年無家可歸者在未來還可能遭遇更多的身心傷害。
數字技術顯然無法直接讓青年無家可歸者“吃飽穿暖”,或為其提供遮風避雨的屋檐,但“連接”的狀態卻能給該群體帶來更多的“資源”。Peter的故事很具有代表性:16歲時,Peter由于和寄養家庭不合離開了家,他在周邊地區游蕩了約三個月,吃了不少苦,有一段時間甚至在好朋友家后院的狗窩里睡覺。后來,他決定乘火車去悉尼。Peter住在悉尼市中心郊區的街道上,在建筑壁龕和街道小巷里躲了幾個星期,然后找到了他需要的“幫助”,因為雖然城市的街道生活很艱苦,但比他的家鄉要好,因為“有更多的免費服務”。
通過“連接”,他們可以更容易地獲得信息、政府服務、就業、學習和住房機會。調查結果顯示,手機在提高教育和就業機會方面的作用更加明顯:48%的無家可歸者認為手機對找工作很重要,42%的無家可歸者認為手機對與雇主聯系有重要作用,35%的無家可歸者認為手機對學習新技能有幫助。也有被訪者指出,聽音樂、玩游戲和看電影對無家可歸的人來說是應對挑戰和壓力環境的重要方式。此外,社交媒體對無家可歸的年輕人獲得身份認同和歸屬感具有重要意義,他們也熱衷于在社交媒體上消費和創造內容,以此獲得被認同感。一位年輕女孩說,她向Instagram粉絲發布美食照片和自拍,以增加自己的自信:
我拍照片取決于我在餐廳做什么,我做黃油雞,然后我把它設計得很精致,裝盤,然后我可能會把它發布到Facebook上,或者給我的朋友看,或者發給他們。這讓我感到自豪。(梅蘭妮,21歲)
這些好處說明了手機對無家可歸者的特殊價值,但也同時使得這個群體嚴重依賴智能手機。這種依賴預示了高額的花費:相較于家庭互聯網服務,移動數據包更加昂貴,預付費手機套餐的移動接入成本也更高。這意味著無家可歸者可能要為“連接”支付更多費用。更糟糕的是,與其他接入方式相比,智能手機的接入限制較多,而“無家可歸”使這些限制更難以規避,如如沒法充電、缺乏安全的連接環境,以及遭遇被盜竊的高風險。還有,支付不起手機服務費用導致的信用低、手機內存不足、手機因損耗造成的服務質量下降等原因使得去家可歸者面對更多挑戰。
可以說,從表面來看,雖然智能手機有可能彌合接入溝,但它能提供的高質量服務是以高質量連接環境為前提的。對于青年無家可歸者而言,即便他們具有高度的連接渴望,高質量連接環境幾乎無法得到。因此,城市中心便成為了他們“連接”的重要場所,在接受調查的無家可歸人士中,有50%表示,他們依靠Wi-Fi熱點、政府中心自助站、公共圖書館及支援服務的電腦,以及朋友或家人的電腦連接。這種“連接”不僅成本低廉甚至免費,還更為安全。
為了獲得這種“福利”,青年無家可歸者可能“不遠萬里”地趕到市中心、穿梭于城市空間,或通過購買一瓶果汁或一包薯條等方式延長自己使用城市咖啡廳Wi-Fi的時間。有位被訪者描述了自己搭乘旅游巴士“蹭Wi-Fi”的策略:在這種巴士上,乘坐前兩到三站時,Wi-Fi可以免費使用。到站以后,他會下車再換乘下一趟車。其他人知道當地所有的公共圖書館和火車站都有免費的Wi-Fi,因此他們會安排一整天的時間去這些地方上網、給手機充電。
然而,這些“連接”點有時會附加使用條件。許多免費Wi-Fi都只提供短暫時段的服務。而且這些服務通常位于交通繁忙的區域,無家可歸者可能會受到購物者、店主和保安的提防和側目。
在文章發現的最后一部分,作者用“生存型基礎設施”(survival infrastructuring)這一概念描述青少年無家可歸者面對不平衡、不穩定和花費高昂的“連接”場景下的媒介使用實踐。這個術語源于研究者Star和Ruhleder對 “基礎設施”的研究。二位研究者認為,基礎設施的關系(relational)和情境(situational)特質值得同等程度地關注。無論是鐵路系統還是廚房的各種支持系統,只有在特定的使用環境和實踐中,基礎設施本身的意義才得以凸顯。在本文的案例中,除了確保數字化訪問之外,生存型基礎設施還延伸到諸如保暖、保持安全、找到舒適的地方休息和存放物品等場所的實踐。也正是緣于此,青年無家可歸者才嚴重依賴各方面條件都能匹配的公共圖書館。
總之,這篇論文將空間場所及其相關的設計擺到了數字“連接”問題的前沿。對于那些無家可歸的人來說,生存型基礎設施就成為了在更廣泛意義上確保他們建立聯系的關鍵手段。這些空間實踐組建起臨時的基礎設施,它也是一種背景式的“技術+實踐”的組合。
正如Gilbert所說,為了推進和數字不平議題相關的研究和行動,我們需要更好地理解空間、地點和權力之間的關系。我們尚未解決這些重要問題,但至少應該先看見它們。
原標題:《“生存型基礎設施”:一場流浪者追尋Wi-Fi之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