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峽能源,補貼退坡,風電走向大海,還能風光多久?
能源產業,始終是資本市場上的大生意。
6月22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發布《關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相關事項的公告》,明確了碳排放權的交易方式和交易時間等細節。
全國碳市場啟動進入倒計時。
按照總體設計,首先納入全國碳市場的是電力行業,未來還將逐步納入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民航等7個高能耗行業。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全國火電實際發電52798.7億千瓦時,占比71.19%,仍然是國家電力支柱。碳交易從電力行業開始,顯然決策層認為清潔能源發電加快替代火電的時機已經成熟。
高低錯落的風電機組和光伏組件
一.來自三峽,卻與水電無關
從規模上說,現在發展最好的清潔能源是水電。2020年實際發電12140.3億千瓦時,占比16.37%。但水電有一個致命缺陷就是受制于河流和地形,未來擴容空間有限。從這個角度來說,有風有太陽就能發電的風電和光伏的優勢就很明顯了。
作為全世界都數得上的水電集團,三峽集團給子公司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其歷史比三峽集團還長)更名三峽新能源(三峽能源,600695)的思路可能也是這樣。更名后的三峽能源主營風電、光伏和中小水電,與母公司業務形成互補。從2008年底到2020年9月底,公司控股的發電項目裝機規模由14.3萬千瓦增加至1189.8萬千瓦,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45.69%。需要說明的是,今年6月才上市的三峽能源還沒有發過年報,所有數據都是截止去年三季度。
去年前三季度三峽能源:
58%的發電量和62.25%的營收來自風電;
40%的發電量和37.49%的營收來自光伏;
水電已經可以忽略不計。
摘自《三峽能源招股書》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風還是光,公司上網電價都明顯高于全國火電平均0.39元/千瓦時的水平。如果與火電拉平的話,去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和稅前利潤將減少約21億。公司毛利率也將從59.57%降至45.42%。從今年起國家已經對新建光伏和陸上風電項目停止補貼,預計明年將會對海上風電停止補貼。此前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如果2020年底沒有完成并網,海上風電項目2021年底沒有完成并網的,也將失去補貼資格。從公司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主要是土地和海域使用權)增加情況來看,目前公司投資規模仍在快速增長,無補貼項目占比將會越來越大。
因此三峽能源毛利率隨營收規模增長而不斷下滑是大概率事件。
摘自《三峽能源招股書》
電力行業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投入大回款慢,所以電力企業的融資規模都不小。2020年前三季度財務費用占三峽能源營收的18.68%,如果毛利率大幅下降的話,那公司的壓力真有點大。
二.走向大海,有沒有“風光”的未來?
除了政策的變化,公司的產品結構也無法長期維持較高的毛利率。公司《招股書》明確提到,過去20年里風電機組降價幅度約為70%;風電場造價降幅達到50%。過去10年里光伏組件價格下降了85%。
然而,技術進步不是無止境的。成本降低的速度不會一直這么快。
而且,與光伏通過提高晶硅轉化率降低發電成本不同,風電降成本主要靠的是擴大風輪直徑,所以其成本相對光伏來說有一定剛性。如果三峽能源堅持以風電為主,控制成本不太容易。
而三峽能源還真就堅決瞄準了風電,還提出了“海上風電引領者”的發展戰略。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風力的優勢是:
資源更豐富也更穩定;
塔架高度不需要陸地上那么高;
噪音限制也比陸地上小;
距離我國電力消費中心珠三角和長三角也更近;
這都有利于成本控制。而且,在中央補貼即將取消之際,廣東省率先推出了省級財政補貼政策,預計其他東南沿海省份也將跟進,幫助海上風電項目保障效益。所以三峽能源上市募集的250億資金中有200億投向了海上風電項目建設。
摘自《三峽能源招股書》
另一方面,海洋復雜的施工條件可以形成一定的技術壁壘:
三峽能源建設了國內首座海上升壓站;
鋪設了國內首條 220 千伏海纜,試驗大容量機組;
應用復合筒型基礎解決了抗冰錐基礎設計與施工技術這一世界級難題。
技術上的優勢不亞于當年的動車。但是,在國家政策引導和火電虧損日益擴大的壓力下,以國家電投為首的五大發電集團也紛紛加入新能源發電的戰局。跟這些頂級國資相比,三峽還是顯得太單薄。公司規模擴張很快,但是對手也很快。
比如公司的主力業務——風電,市場份額相比2017年基本就沒有提升。
摘自《三峽能源招股書》
而光伏的情況就更慘淡,市場份額相比2017年甚至還下降了。
摘自《三峽能源招股書》
所以,海上風電作為一個技術不那么成熟,但是資源和補貼政策更好的細分市場,更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三.結語
對于所有新能源電力企業來說,全國碳市場的開啟都是不小的利好。由于全國交易還沒有開啟,所以目前是一省一價。在價格最高的北京,新能源發電企業每發電一千瓦時大約能獲利7.36分,而在價格最低的福建只能獲利1.32分。如果假設全國碳交易開啟后的價格是兩者的平均數,那每100億千瓦時新能源電力約可獲利4.34億。以三峽能源目前的發電能力和項目建設情況,未來幾年很容易就能超過200億千瓦時,有望帶來近10億利潤,在相當程度上沖減取消補貼的影響。
希望走向大海的三峽能源,能走到一個“風光”的未來。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