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國資“套利”須有節制
一般來說,在股市行情火爆的時候,國有控股股東只需減持一小部分股份就可以獲得一大筆現金。考慮到很多大型國有企業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而兩地資本市場在制度和估值水平上又存在巨大差異,通過適當地市場化操作之后,國資居然可以同時在增加股份的同時還獲得大筆額外現金。
根據中信證券發布的公告,該公司將向全國社保基金定向增發6.4億股H股,增發價為18港元(約14.4元)。這個價格相對于H股認購協議簽署日(6月8日,不含當日)前30個交易日H股平均收盤價折讓45.69%,而A股的折讓水平一般只有10%。再考慮到中信證券的A股股價要比H股股價高出30%左右。此次中信證券向全國社保基金的增發價僅為其近期A股股價(32元左右)的一半不到。
在以上交易中,全國社保基金共支付對價115.2億港元,而6.4億股H股根據6月10日29.4港元的收盤價計算,價值188.16億港元,浮盈73億港元。這完全是一個市場化行為,全國社保基金雖然短期獲得巨額浮盈,但所得股份有3年的限售期。3年時間,牛市可能也結束了,中信證券H股股價跌破18港元也未可知。
故事的另一面是,早在今年1月13日至16日,中信證券控股股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在A股減持了3.48億股中信證券A股股票,減持價格區間在31.77元至33.64元,套現金額在110億元左右。減持后,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從20.2%下降到17.14%。
可見,先是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減持3.48億股,套現110億元,后是全國社保基金通過定向增發收購6.4億股,付出115.2億港元(92.16億元)代價。以上任何一個單獨操作都可能帶來市場風險,但兩個結合起來,可謂“無風險套利”。整個過程中,國資在中信證券所占股份凈增加了2.92億股,現金凈增加了約18億元。獲利成果已經鎖定,不受市場行情變化而發生變化。
中國中信有限公司與全國社保基金利用資本市場成功上演了一場國資控制力與資產價值同時增強的大戲。但是,當國資通過A股與H股之間的估值和制度差異成功實現無風險套利的同時,也相當于把風險留給了市場中的其他人。這些都屬于市場行為,本無可厚非,但考慮到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大型國有企業有數十家之巨,如果這種無風險套利成為一種風潮和盛筵,顯然會對市場環境的公平、公正造成影響。
雖然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和全國社保同屬國資,但它們之間并非法律意義上的利益關聯方。但實際上,國資作為一種市場力量,它們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非法律意義上的關聯關系。
近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的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意見》兩個有關國企國資改革的文件。這兩個文件勢必對下一步的國資國資改革指明方向。但正如侵吞國有資產是不對的,反過來出于國資國企保值增值的目的損害民資民企或其他市場主體的利益,同樣也是不對的。有關部門應謹慎關注國資運用市場規則套利的行為,必要的時候須對這樣的套利行為做出一些節制。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