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徠卡M相機資料匯編

2021-07-01 1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本文資料由“行者李濤”授權發布,特此鳴謝!

網站:http://www.xingzhelitao.com/

微信公眾號:無言行者

微博:@Leica博物館

徠卡 M1

徠卡M1是在1959年推出,編號始于No.950001,并在1964年停產,編號止于No.1102900。基本上M1是一部不設自拍器、測距器、取景框線選擇器或90mm框線的M2。在M1的取景器上有視差修正之35mm和50mm框線。

徠卡M1(No.956595)為回卷鈕,M1刻字在機身正面

早期的M1相機采用回卷按鈕,自No.966730起則改用回卷桿。M1刻字通常見于刪除了的測距器窗位置,有些例子則與其他徠卡M相機一樣,見于機頂。與M2、MP和后來的MD相同,M1可以使用Lcicavit MP過片器。編號980300至980400的M1相機則有些非一般的特征,這些相機沒有35-50取景器,M1刻字于機頂。

徠卡M1(No.980314)為回卷桿,M1刻字在頂部

工廠記錄顯示編號980401- 980450為“Sonderausfuhrung”特別裝配的機身。編號980430的相機正屬這個f范圍,沒有取景器或M1刻字。M1正常是銀色鍍鉻機身,但為西德軍方而設的則掃上橄欖綠色油漆。至少有兩部非常早期的樣本相機:967333和967334是橄欖綠色,及配備50mm和135mm框線,而并非一般常有的35和50的M1。

徠卡M1(980430)無M1刻字,徠卡記錄顯示為特別裝配“Sonderausfuhrung”型號

徠卡M1 Olive(No.980481)

徠卡M1 Olive(No.980481)后背可見“Bundeseigentum”(政府資產)字樣

編號1035958的相機是在1961年送往威廉港,其配備50-135取景器及有官方識別的字樣和印花。后來生產的橄欖綠色M1,如1098147和1098181,則有35-50取景器。橄欖綠色的M1是以整套付運,當中包括相配的綠色相機套、50mm和135mm鏡頭、遮光罩以及測光表,每件均有九位的識別號碼。

徠卡M1 Olive(No.980479)

徠卡 M2

徠卡M2于1957年制造,并于1967年停產,編號由926001至No.1165000。M2是在1958年正式推出,基本上是經簡化的單次過片型M3,但兩者有三個重要的不同之處:M2不設自拍器;外置手動重設膠卷計數器,及0.72x的取景器系統連35、50和90mm線框。因為備有為35mm焦距而設的內置線框,M2便被喻為廣角度的徠卡,深受攝影記者愛戴。測距器內的景深指示亦見于M2后期的相機。

▲徠卡銀鉻M2 Midland(No.942902)

▲徠卡銀鉻M2 Midland(No.942902)

▲徠卡黑漆M2(No.948602)測光窗為早期式樣及機身正面的回卷鈕

配備自拍器的M2是在1958年開始生產,由No.949101起排列。與此同時,沒有自拍器的M2亦繼續生產。生產記錄顯示,自1960年的No.1004151,廠方只繼續生產有自拍器的型號。因此,可以假設No.1004150以上的M2均備自拍器。然而,這并非絕對,1962年3月,徠卡公司便宣布一部沒有自拍器的特別版M2。因此,可見有不同類型的M2:不設自拍器的M2;設自拍器的M2(目錄上稱為M2S),以及1962年面世,不設自拍器的M2(目錄上稱為M2X)。M2S和M2X的稱號僅用于目錄上的名單,并無刻在機身上。

▲徠卡黑漆M2(No.1005159)配自拍器

M2支持MP相機所使用的Leicavit MP過片器;稍經改裝,亦可裝上徠卡的電動馬達。經改裝可使用馬達的M2S和M2X最早見于1965年10月徠卡的目錄。于1966年制造,No.1163771-1164046的M2機身刻有M2-M并可使用馬達。大部分M2屬傳統的徠卡銀色鍍鉻機身,但亦有黑漆及灰色的型號。黑色的M2備有回卷鈕或回卷桿,設或不設自拍器。1960年,有二十部專為美國政府準備,廠方指定為Luftwaffe-grau(空軍灰色)的M2(編號1005751- 1005770)。配備M4快速上片系統的M2是為美軍而設,指定為KS15-4,它后來成為了民用的M2R。早期的M2備有回卷鈕,自編號970261起,則設有回卷控制桿。早期相機的測光窗框是扁平的,后期的則為階梯式的設計。

▲徠卡黑漆M2(No.948983)帶電動馬達及可見后期的測光窗及回卷桿

▲徠卡銀鉻M2-M(No.1163961)

▲徠卡銀鉻M2-M(No.1163961)機頂字樣為“M2-M”

徠卡 M2-R

徠卡M2-R是在1969至70年間制造,編號由No.1248201至1250200。它基本上是一部配備自拍器的M2,同時裝有徠卡M4的快速膠卷裝卸系統。M2-R通常連50mm 1:2 Dual-Range Summicron鏡頭,機頂上有R字樣,容易辨認。另外,亦有配備有自拍器及M4的快速膠卷裝卸系統,但并沒有R刻字的M2相機。這類M2附有美軍KS15-4的稱號,是后來民用版的M2R之軍用前身。KS15-4和M2R乃同一款相機,唯一不同在于R刻字。現存有一部黑色的M2R,No.1248646是在原來生產后約二十年應要求改裝而成黑色機身。

▲徠卡銀鉻M2-R(No.1249000)

▲徠卡銀鉻M2-R(No.1249000)

▲徠卡銀鉻M2-R(No.1249000)

▲徠卡M2-R(No.1250200)(1970年)附有廣告單張及說明書,這部是最后生產的M2-R相機

▲徠卡M2-R(No.1248646)(1969年)是在八十年代改裝成黑色機身

徠卡MD

徠卡MD最初生產于1964年,編號始于No.1102501,并在1966年停產,止于No.1160280。MD和M1相似,但沒有測距器和取景器。透過有溝槽的配件底蓋,MD可接上4mm寬的特別塑膠標志帶。標志帶容許在曝光時把數據記錄在底片上。拍攝對象會被紀錄在略為縮小的底片面積,約24x32mm。寫在標志帶上的資料會插進余下的24x4mm面積上。配備特別底蓋和紀錄帶的徠卡MD普遍見于科學應用,如光學顯微鏡。與MP、M2和M1一樣,MD亦可使用Leicavit MP過片器。MD通常屬銀色鍍鉻機身,但偶爾亦有灰色設計,以作為某些科學儀器上之使用。

▲徠卡MD-1128105

▲徠卡MD底板的塑膠標志帶

徠卡的生產記錄列明有十部編號1102501至1102510的MD相機在1964年10月運往加拿大徠卡公司,配備4x放大器的Visoflex Ⅲ外殼則配有相配的灰色機身。Visoflex的前框六點鐘位置有一個切割口,這個缺口的作用未明。前美國徠卡代理徠茲·洛克雷的資料(現已被毀)指出這些特別的灰色MD大部分在收貨后,便給轉送到芝加哥地區的徠卡經銷商作售賣用途。

▲灰色的MD-1102509,有相配的Visoflex Ⅲ

▲灰色的Visoflex Ⅲ,框前六點鐘位置有一個切割口,用途未明

對許多徠卡專家而言,灰色MD是最漂亮的徠卡相機之一。MD亦有作為Postcamera的24x36mm或24x27mm格式。

徠卡MDa

徠卡MDa最先于1966年制造,編號始于No.1159001,最后在1976年停產,編號止于No.1412550。MDa基本是一部沒有測距及取景器、取景框選擇器及自拍器的M4,并采用了最先用于MD型號上的特別溝糟底盤蓋及標記帶系統。MDa和MD非常相似,但在角落位置加入了M4的回卷曲柄及快速上片系統。MDa另有作為Postcamera的24x36mm或24x27mm格式。

▲徠卡MDa-1274293,配備M4類別的過片桿

▲標記底蓋附有條帶

另一款特殊的MDa為馬達版,通常刻有MDaMOT。這款相機配備紐約徠卡的電動馬達,在七十年代初,由紐約徠卡公司供應予卡爾·蔡司公司使用于蔡司的儀器Fundus眼底造影相機,令眼底拍攝成真,電源是由徠卡馬達透過一條固定的電線提供。徠卡通常把M4-MOT相機改裝成MDaMOT格式。蔡司不需取景器、測距器、預覽桿或自拍器。編號1267244和1267254的相機在生產記錄上列為M4-MOT的機身。

▲配備紐約徠卡電動馬達的MDaMOT 1267244

▲配備紐約徠卡電動馬達的MDaMOT

徠卡MD-2

徠卡MD-2與較早期的MDa相類似,于1977年制造,編號開始于No.1468723,后于1985年停產,編號止于No.1664350。MD-2最初的設計是用于Visoflex Ⅲ Reprovit Ⅱa或徠卡顯微鏡,相機率先采用提供予MD和MDa的特別溝槽底盤及標志帶系統。1977年,推出MD-2 Postcamera,配備定焦的35mm 1:2 Summicron鏡頭。

▲徠卡MD-2 1502367,不設取景器、測距器、自拍器和預覽桿

▲徠卡MD-2,配件座上有相機編號,機頂背后有“CANADA”字樣

偶爾亦會發現機身編號連英文字母D字樣的MD-2,如1502371D或1502265D;估計D字意指重復的機身編號。生產記錄顯示,1502001-1508000批次是屬于M4-2。

▲徠卡MD-2 Chrome原型機,頂蓋正面并無“MD-2”

▲徠卡MD-2 Chrome原型機,頂蓋背部無“M”“X”及產地字樣

▲徠卡MD-2 Chrome原型機,頂蓋無相機編號

徠卡M3

1952-53年,徠卡制造了約65部M3原型相機供測試及評估用途。這些相機并沒有刻有上M3字樣,取而代之的卻是刻上了四位數字的機身編號,如0043和0056。這些相機全裝有膠卷格數計數器及逆時針方向的膠卷回卷鈕。另有卷片桿或卷片旋鈕,負責送片控制。相機背面可揭式機身蓋內設有一個膠卷打孔器。少量此系列的原型機(prototype)M3相機依然存在,非常受全球各地收藏者所熱烈追捧。

▲投產前的徠卡M3(Nr.0043)配有外置的膠卷格數計數盤和反方向的回卷旋鈕

M3在1954年開始正式投產,并在1966年停產,編號由700000至1164865。后來至1968年,廠方為西德軍隊(Bundeswehr)制造了一批橄欖綠色的特別版徠卡M3。這些相機,如1206974、1206982及1206989均取消了鏡頭上鎖按鈕及刻有Bundeswehreigentum字樣。

▲徠卡M3 Olive (No.920505)保留了鏡頭上鎖按鈕裝置

M3給徠卡玩家帶來了以下功能:快速轉換鏡頭的插刀接環;合并的測距器及取景器目鏡;0.91x取景器系統連內置50、90和135mm線框——當裝上鏡頭后會自動轉換;雙撥過片桿;配備1/1000秒的快門速度刻度盤、自拍器、自動重設的膠卷格數計算器,相機背面可揭式的機身蓋、自動閃燈同步、兩個閃燈插口,以及相機背后的膠卷類別提示轉盤。

▲徠卡M3 Chrome(No.700086)帶自拍器、過片桿下無隔離片

▲徠卡M3 Chrome(No.700086)自動閃光燈同步帶兩個閃光燈插口、后背有膠卷類別提示器、ASA最大計數為200

▲徠卡M3 Chrome(No.700086)機身背面可揭式的相機后蓋

相機前方可見三個長方形窗口:最小的屬測距器,磨砂窗框供測光,最大的則屬取景器。M3在生產期間經歷了許多轉變重大的改動包括:1955年,No.785801的取景選擇器(preview lever);1957年,No.854001有更多以幾何級數的快門速度次序;及1958年,No.919251的單撥過片桿。取景框線會因應所安裝的鏡頭而作出變換,亦可使用取景選擇器以轉換取景框線。

▲徠卡M3 Chrome(No.700147)狗耳形狀的機帶扣及鏡頭位置十二點無封閉標記

其他改動包括機帶扣的種類和位置。編號約963000(1959年)的相機便在機身的長軸中央采用了狗耳朵形狀的機帶扣(dog-eared lugs)。后來的相機便在機身較前位置使用了圓扣。

▲徠卡M3 Chrome(No.1038391)采用了圓形的機帶扣

在首3000部(編號700000-703000)機身,鏡框十二點位置無封閉標記。編號782001之前的相機(1955年)皆用了四枚螺絲上緊機頂。另外,最早期的相機(編號700000-700200)偶爾會呈現帶角的直線輪廓。鏡頭上鎖按鈕自編號1156031(1966年)便取消了。景深指示器刻痕則在1957年加進測距器內。

▲左圖為首3000部(編號700000-703000)機身鏡框十二點位置無封閉標記;右圖為之后的703000之后的機身鏡框十二點位置有封閉標記

▲Nr.0035的M3相機,機身輪廓帶硬角直線

在投產的第一年,回卷旋鈕的標記便由條狀改成一點,然后兩點。可揭式的相機背上的ASA/DIN撥盤由最大的ASA200,后改至1000,最終為1300。早期的相機采用了彈簧球來保證可揭式的相機背關閉狀態的穩定。編號844001以前的相機使用了陶瓷壓板,后期的則采用金屬。早期的相機取景器目鏡范圍較小,后來的相機則把其顯著放大,以便更容易看到線框,特別是在戴著眼鏡的時候。M3底蓋膠卷軸中間的針形皆不盡相同,早期的是圓錐形,后期所見的例子則如梯狀的針。直至1957年,M型號的膠卷軸均沒有標記,到后來才見較大形的M字。

▲徠卡M3 Chrome(No.700086)早期的速度撥盤,回片旋鈕上為一條直線式

▲徠卡M3 Chrome(No.700173)回片旋鈕上為一點式

▲徠卡M3 Black Paint(No.993549)回片旋鈕上為兩點式、較長的過片桿、后期的速度撥盤

▲膠卷軸的演變,后期的膠卷軸刻有“M”字

早期相機在過片桿下并無鍍鉻的隔離片。過片桿的大小和形狀由短小硬角變成長形和輪廓順滑。回片旋鈕則變得較小。不用拆開相機,M3上述的外在特征也可易于見到。需要拆解儀器以進一步了解的內部詳情,則不在此書所涵蓋的范圍之內。

▲左圖為過片桿下無隔離片且有修長的回卷桿及垂直切割的鏡頭上鎖按鈕;右圖為過片桿下有隔離片,較短的回卷桿及斜面切割的鏡頭上鎖按鈕

典型的M3為銀色鍍鉻,雖有黑色、橄欖綠色和金色的設計,但產量非常有限。橄欖綠色的M3是為西德軍方而設,通常刻有Bundeseigentum或Bundeswehreigentum字樣。

▲徠卡M3 Olive (No.920505)機身后背有“Bundeseigentum 12-121-5418”字樣

▲徠卡M3 Black Paint(No.993696)

除了正常生產的型號,眾M3迷亦可搜尋有關的模型、剖切模型、原型,甚至是接近四英尺寬只供代理展示和沒有功能的模型。1954年Photokina上推出的M3所激發起的浪潮還未明顯消退,M3仍然受認同其重要性的人士所熱烈追求。

▲工廠記錄顯示這部徠卡M3-700000是在1954年11月提供給奧地利滑雪及登山攝影師史蒂芬·庫肯豪舍(Prof. Stefan Krukenhauser)

▲1956年呈獻給德國首相康拉德·艾德納(Konrad Adenauer)的徠卡M3-800000

徠卡M4/M4-2/M4-p

徠卡M4(1967-1975)

1967年,Leica M3和Leica M2被一個叫做Leica M4的改進型號所取代。 徠卡M4具有改進的過片桿、自拍機制、自動幀計數器、成角度的回片桿和適用35mm、50mm、90mm和135mm鏡頭取景范圍的多鏡頭取景器。

1967年至1971年之間生產了47000臺銀鉻M4和5000臺黑色徠卡M4相機。1971年之后,根據客戶需求,又生產了4000臺黑色M4,另外還有2000臺由加拿大徠卡公司生產。一部分Leica M4相機是由Leitz紐約子公司生產的,裝有電動馬達。1975年,為了紀念Leica誕辰50周年,生產了1750臺黑色Leica M4,其中350臺在加拿大生產。

▲Leica M4(1967-1975)

徠卡M4-2(1978-1980)

1978年,徠卡M4再次開始生產,并進行了許多非結構性修改,例如取消了自拍機制,采用了無電纜的熱靴。

截止到1980年,共生產了1.6萬臺黑色徠卡M4-2相機。在1979年生產了1000臺金色的徠卡M4-2,以紀念OskarBarnack誕辰100周年。

相機序列號刻在閃光燈靴上,而徠卡 M4-2徽標刻在相機正面。徠卡M4-2的取景器與傳統Leica M4相同,M4-2的底板經過了修改,可以安裝電動馬達。

▲Leica M4-2(1978-1980)

徠卡M4-P(1981-1987)

1981年,徠卡M4-2被另一款經過進一步修改的型號所取代,即徠卡M4-P。其主要的修改是可適用多鏡頭的取景器,帶有用于28mm/90mm、50mm/75mm和35mm/135mm鏡頭的框線組合。

徠卡M4-P的生產一直持續到1987年(23000臺,銀色500臺)。1983年,生產了2500個銀色或黑色的徠卡M4-P專用于徠卡原型機誕生70周年。

▲Leica M4-P(1981-1987)

徠卡M4

徠卡M4在1967年推出,編號始于1175001,后于1971年暫時停產,編號止于1286700。直至1974年,廠方再度恢復生產相機,出現黑色鍍鉻的M4,編號始于1380001。這類相機最終于1975 年停產,最后的編號為1443170。M4可視為M2和M3的結合。0.72X取景器系統包含四個焦距的景框:35、50、90和135mm。M4擁有PC類別的閃燈插口;過片桿為塑膠材質重新設計;現代化的景框選擇器及自拍桿;折疊式回卷曲柄;以及配備固定的三叉膠卷軸的快速上片系統。

▲徠卡黑漆M4(No.1247083)

▲徠卡黑漆M4(No.1247083)

▲M4回卷曲柄可以打開或收起

廠方制造了三款不同的民用M4,包括銀色鍍銘、黑漆和黑色鍍鉻。黑漆的M4機身刻有M4-M或M4 MOT,即可與紐約徠卡的電動馬達一起使用。1970年編號1266101-1266131掃上橄欖綠色油漆的M4是專為西徳軍方而設,相機機身還刻有德國國防軍Bundeswehr字樣。在1972年,美軍獲供應由加拿大徠卡工廠制造的黑色鍍鉻M4連50mm f2鏡頭,這些特別的軍用M4刻有KE-7A字樣,并配備50mm f2 ELCAN四片結構鏡頭。

▲徠卡M4 Olive(No.1266112)

▲徠卡M4 Olive(No.1266112)

▲徠卡M4 chrome 'BUNDESWEHR'(No.1188033)

編號1293771-1293775為原型機,另生產的相機編號為1294501-1295000。這個范疇內共有兩款KE-7A,軍用的型號附有FSN(國家庫藏編號)、CONT.(合約編號)及U.S. (美國)的字樣,所謂的民用型號則沒有這些標記。這些民用相機只有少于六十部流進市場。

▲徠卡KE-7A(No.1294687)

▲徠卡KE-7A(No.1294687)

另外,亦有其他黑色鍍鉻的加拿大制M4相機(包括正常版及五十周年的特別版)。這些相機刻有ERNST LEITZ CANADA LTD. MIDLAND, CANADA的字樣。據報有一部銀色鍍鉻的加拿大制M4,這部相機的編號為1178005,其鏡框附有C封閉。徠卡韋茲拉爾的生產記錄顯示,在1178001-1178100旁邊有手寫的E.L.C.字樣,即Ernst Leilz Canada。其他類別的M4還有復制品、剖切模型、原型及刻有M4-MDa、M4 M●Da、及M4M●的黑漆機身款式,它們都是來自M4-M和M4 MOT。

▲徠卡M4五十周年(No.1413035)

▲徠卡M4五十周年(No.1413035)

▲分別可見機頂的M4-M及M4 M●Da

徠茲生產過供給后期配備微型開關的紐約徠卡公司電動馬達一起使用的M4。相機的機頂刻有M或MOT字樣,表示它們適合以電動馬達驅動。10401徠卡M4-M(即后來的M4 MOT)是在1968年后期推出。七十年代初,紐約徠卡公司制造了MdaMOT,供給蔡司Fundus相機上使用。MDaMOT的制造帶來了多部M4-M和M4 MOT相機,它們并無需要使用馬達的部件。這些從蔡司和徠卡合作所剩下的相機均裝有MDa標語結帶凹槽裝置,另附特別的標記底蓋,作為徠卡公司所出售的黑色特別版M4。

▲徠卡黑漆M4-4(No.1274018)

▲徠卡黑漆M4-4(No.1274018)機頂為M4 MOT

第四個版本刻有M4-M字樣,若單從頂部檢視,會誤以為是馬達驅動的M4-M。在1972年5月,在一名洛克雷恩斯特·徠卡公司經銷商的信中公布的這款特殊的M4是給命名為M4-M,并配備50mm f2 Dual-Range Summicron鏡頭。

徠卡M4-2

M4-2是在1976年的Photokina推出,相機完全由加拿大徠卡工廠制造,生產時期為1976至1980年,編號由1468001-1533350。M4-2基本上是不設自拍器的黑色鍍鉻M4,并可使用同樣是在1976年的Photokina推出的加拿大徠卡過片器M4-2。

▲徠卡M4-2 1529241刻有“Leitz”及“MADE BY LEITZ CANADA”字樣

不同的M4-2會有不同類型和位置的刻字,要收藏M4-2面世初期的這些不同型號,收藏者可會感到困難。在最后一部M4-2建成后接近十三年,已不能確定是否發現和記錄了所有不同的型號。偶爾會發現表面上是M4-2的相機卻刻有屬于另一個型號的標記,編號1586522的相機應屬1982年制造的M4-P(來自1586351-1590350的批次),配件座前的三角標志是紀念一支加拿大登山隊伍在1982年成功征服珠穆朗瑪峰,機頂顯示M4-2,但M4-2相機早在登山前兩年停產了。或許原來的M4-P外殼誤給一個有M4-2字樣的機頂取締了?

▲徠卡M4- P1586351-1590350批次中的1586522,卻刻有“M4-2”字樣,且機頂有三角紀念標志

在1979至80年間,廠方推出了一千部備有相配的50mm f1.4 Summilux鏡頭的鍍金M4-2相機,以紀念奧斯卡·巴納克誕生一百年。

▲徠卡M4-2 1468086,鏡頭鎖旁邊硬橡膠皮上印有紅色的“Leitz”標志

▲各種不同刻字的徠卡M4-2

徠卡M4-p

徠卡M4-P是在1980年的Photokina推出,基本上是一部加有28mm及75mm框線的改良版M4-2。M4-P的編號由No.1543351-No.1692950(1980至1986年),共有多個版本:有黑色或銀色鍍銘的機身,早期的M4-P采用了黃銅機頂,窗口呈內嵌式;后來由1984年起的相機則采用了M6同樣的鋅機頂,窗口呈平面;最后的一批相機則只裝有X同步。

▲徠卡M4-P 1382200,有熱靴、紅色徠茲標志、六道框線的取景器,無自拍器

▲上圖為內嵌窗口的銀色M4P;下圖為平面式窗口的M4P

1982年,廠方制造了二百部刻有三角標志的黑色M4-P,以紀念加拿大登山隊伍成功征服珠穆朗瑪峰。1983年,另見二千五百部附有特別刻字,以紀念徠卡誕生七十周年(UR Leica 1913)的銀色相機,每部相機均刻有Leica 1913-1983字樣,以及特別的機身編號(1-500)連字母L、E、I、C或A作開首。有幾部相機錯誤刻上了1813-1983,那可算是最嚴重的刻字錯誤。

▲徠卡M4-P 70周年紀念相機(No.1637021)

▲徠卡M4-P 70周年紀念相機(No.1637021)配備快速過片器

在新型號的開發階段,會先制作徠卡原型相機供測試,然后才正式投產。這些原型相機有可能會隠藏了原來生產型號的真正身份。徠卡1382200便是來自1974年一批編號1381651-1382600的黑色鍍鉻加拿大制造M4相機,其裝有后期M4-P的六道框線。相機沒有自拍器,但在前面卻有徠茲的紅點標志及熱靴。這部M4事實上是一部M4-P。隨著大家不斷的研究,毫無疑問地將會發現更多生產前的相機。

▲徠卡M4-P 70周年紀念相機,左圖為正常版刻字,右圖為錯誤的“1813-1983”刻字

徠卡M5/CL

徠卡M5(1971-1975)

1971年,徠卡M4的生產被暫停,為徠卡M5創造了空間。徠卡M5是徠卡第一部內置鏡頭測光的相機。徠卡M5的機身有所不同,比徠卡其他M系列相機略高,并且其設計也帶有不同的角形。速度撥盤和快門釋放按鈕和快速過片桿在位置上類似Leicaflex,取景器框線覆蓋35、50、90和135mm鏡頭區域。徠卡M5的頂板上有一個熱靴和膠卷感光指數表盤。截至1975年,M5共生產了23000多臺黑色的和10000多臺鍍鉻的。除非經過特別修改,否則可移動測光桿上的CdS感應器的存在會限制使用21mm和28mm鏡頭。

▲Leica M5(1971)

徠卡CL(1973-1976)

1973年至1976年,徠茲公司與日本Minolta合作,制造了65000臺名為Leica CL的新型測距相機,同時也以Minolta Leitz CL的名稱出售。Leica CL結構緊湊,具有垂直金屬焦平面,Copal-Leitz電子快門和帶有CdS感應器的TTL曝光表。

徠卡CL有為40、50和90mm鏡頭使用的自動多焦點取景器。快門速度撥盤位于相機正面,范圍從1/2至1/1000加B門。專為Leica CL生產有兩種特殊的鏡頭,分別是40mm和90mm焦距,分別對應取景器相應框線。

Leica CL是卡口安裝座,可以使用所有的徠卡M鏡頭,但超廣角除外,因為它妨礙了可移動測光桿上的CdS感應器的正常工作,就像徠卡M5一樣。盡管其起源非全徠卡,但Leica CL可以完全融入Leica系列,并在1975年生產了3500臺Leica CL相機用以紀念徠卡50周年。

▲Leica CL(1973-1976)

徠卡M5

徠卡M5是在1971年推出,編號始于No.1287001,后來于1975年停產,編號止于No.1384000。M5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是首部經由鏡頭測光(through-the-lens metering)的連動測距徠卡相機(rangefindercamera)。相對較早期的M型號,M5擁有更富現代氣息的角形設計,并采用了0.72x取景器系統,附有分別供四款鏡頭: 35、50、90和135mm使用的視差修正取景框。取景器內可見到測光位置及1/2-1/1000秒的快門速度。

▲銀鉻徠卡M5 1362708,配備50mm 1:2 Summicron鏡頭,相機有三個機帶扣,機身前刻有五十周年的標志

測光系統的敏感度足以計算高達30秒的曝光時間。CdS感應器裝在可移動測光桿上,測光桿在曝光前一剎那,會轉至光道以外。M5備有銀色或黑色鍍鉻設計,可配接15-135mm的鏡頭,及配備與快門按鈕同軸及方便操作的快門速度轉盤。

▲黑鉻徠卡M5 1347314,雙機帶扣、film speed dial在快門速度轉盤上及熱靴不在頂板中間位置

其他的M5功能包括:安裝在底部的回卷曲柄、PC類型的閃燈插座、熱靴、與電池檢查開關結合的預覽桿,以及快速上片系統。早期的M5在機身的一邊裝有機帶扣,后來所生產的型號則設有三個扣,M5的機主能夠選擇垂直或橫向的攜帶模式。

▲可擺動的測光感應桿

▲折疊式的回卷曲柄、機帶扣

M5明顯屬另類的M相機;那些曾在1971年前使用過經典的M相機之傳統主義者均在M5出現時大為驚訝。這種全新的M相機機身較高、較長、較重和較為起角,其最初雙扣式的攜帶方式非常不傳統。然而,未用過之前的M相機的首次用家往往對全新的M相機鐘愛有加。M5在M迷之間誘發出不少愛惡之情。無論如何,它在M相機的發展史中有著無容置疑的重要地位,在M6出現前的十三年就率先采用經由鏡頭測光的技術。

▲徠卡M5 1287002,來自供測試的1287001-1287050系列

徠卡CL

徠卡CL(Compact Leica,即小巧的徠卡)在1973年推出,編號由1300001起,并于1976年停產,編號止于1440000。CL是由徠卡韋茲拉爾設計,機身是在日本由美能達(Minolta)制造。推出時,它是唯一一部經由鏡頭測光、連動測距的輕巧相機,同時容許更換鏡頭。有兩款徠卡韋茲拉爾的鏡頭是專為CL而設,包括40mm f2.0 Summicron-C及90mm f4.0 Elmar-C。另外,亦可使用某些在28-90mm焦距內的M卡口鏡頭。

▲徠卡CL 1323414,配備40mm 1:2 Summicron-C鏡頭,快門速度轉盤及膠卷速度設定盤同軸

▲可擺動的測光感應桿

0.6X測距器系統可修正40、50和90mm鏡頭的框線視差,取景器內亦可見1/2-1/1000秒的快門速度。其他CL功能包括:配件熱靴、前置的快門速度轉盤、垂直的焦平面快門、門鉸式的壓板及可拆除的背面。另見多部有趣的另類相機,包括沒有標記的原型機、剖切模型、復制品、木制模型及周年紀念版相機,方便追溯CL的發展及簡略的生產歷史。在1980-1984年的短期內,美能達在自動曝光的CLE上延續了CL的概念。

▲比較CL、Ⅲf和M5的大小

▲CL背面可拆除,方便裝卸膠卷,下擺的壓板

徠卡M6

M6是在1984年的Photokina推出,實質上是一部附加鏡后測光的M4-P。機頂用鋅鑄造,使M6較之前的M型號更為堅固;這方面的改良尤其被攝影記者及其他對攝影設備有所要求的人士所欣賞。測光系統由相機前的螺紋容器中的電池提供(廠方提供兩枚S76)。當相機扳起,內置的晶片會感應鏡頭下快門簾中央的12mm直徑白色圓形之光線。通過匹配取景器底部可見的兩個三角紅色LED的光亮度,從而取得合適的曝光,實際上,M6測光只需數秒鐘。

▲徠卡M6鉑金鉆石原型機(HB000)

▲徠卡鈦金屬M6(No.1936993)

▲徠卡鈦金屬M6(No.1936993)

▲徠卡鈦金屬M6(No.1936993)

市面可見四款M6銀色鍍鉻、黑色鍍鉻,鉑和鈦金屬。銀色鍍鉻的相機最初所有部件都是全銀,然后變成銀黑混合,到1992年初,又再次變成全銀。早期的相機并沒有橡膠目鏡圈及塑膠保護,以盡減低機帶扣的損耗。1988年,測光窗旁邊的圓形紅色徠茲標志轉換為徠卡字樣的標志,以配合公司名字的改變。附有徠茲標志的相機,在機頂刻有ERNST LEITZ WETZLAR GMBH字樣;有徠卡字樣標志的相機,機頂可能沒有刻字,或是在回卷桿上的機頂前刻有LEICA M6或M6,當然,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機頂刻字。另外,相機亦有其他內部改動,以改善測光之運作。由編號1773199(黑色)及1761599(銀色)起,當光線在測光感應范圍外,LED燈便會亮起。

▲徠卡M6旅行者套裝(No.1935553)

▲徠卡M6旅行者套裝(No.1935553)

在1992年,廠方為意大利徠卡經銷商Polyphoto S.P.A.準備了一部特別的周年紀念版M6。Colombo '92 Leica M6是紀念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環球航行五百周年。廠方一共準備了二百部相機,每部均刻有1492-1992 colomb'92的字樣。配件插座附有特別的字母和編號:I、 T、 A、 L或Y連1至40的數字。

▲徠卡M6 LHSA 25周年(No.1938111)

▲徠卡M6 LHSA 25周年(No.1938111)

在1993年,廠方亦為一名東南亞經銷商Schmidt Group制作另一款特別版M6。在指派的三百個號碼中,其中二百六十八部雄雞版M6。每部相機均刻有金色的雄雞和紅色的中文字“徠卡吉祥”。另外,每部相機都搭載號碼相配的銀色50mm 1:2 Summicron鏡頭。

▲徠卡黑漆千禧M6 TTL 0.72(No.2500781)

▲徠卡黑漆千禧M6 TTL 0.72(No.2500781)

徠卡M6/M6 TTL

徠卡M6(1984-1998)

1984年,徠茲公司(1988年定為Leica GmbH)推出徠卡M6,這是一部將Leica M4的美學吸引力與Leica TTL的技術相結合的相機。徠卡M6仍采用黑色和鍍鉻兩種顏色,它采用了先進的TTL曝光表,可以選擇性地讀取通過相機內部的硅光電管從快門簾幕反射回來的光,曝光讀數通過LED顯示在取景器中。

徠卡M6無自拍機制,取而代之的是正面的電池區域,M6具有與Leica M4-P相同的多焦距取景器,可用于以下焦距對:28/90mm,35/135mm和50/75mm。與Leica M4-P一樣,M6也可以使用馬達。

▲Leica M6(1984)

▲徠卡M6 Chrome汶萊國王簽名版(No.2239397)

徠卡M6 TTL(1998)

徠卡在1998年的Photokina上推出了新型的徠卡M6 TTL,該徠卡M6 TTL配備了新的熱靴、用于TTL閃光計算的輔助光電管以及位置更靠前的新設計更大的速度撥盤以簡化操作。

徠卡M6 TTL有兩種不同的版本:焦距從28到135mm的六個框線的0.72取景器版本、焦距從35到135mm五個框線的0.85取景器版本;兩種版本配色均有黑色和鍍鉻。2000年發布了焦距從28到90mm五個框線的0.58取景器的第三個版本,且均有黑色或銀色。

▲Leica M6 TTL(1998)

▲徠卡黑漆M6 TTL 0.85 LHSA(No.2594096)

徠卡M6J/M6 2000

徠卡M6J

1994年,為慶祝徠卡M相機四十周年,生產了1640臺數量有限的相機(按徠卡M相機每年40臺),稱為徠卡M6J。徠卡M6J具有特殊的序列號,并配有可伸縮的50mm f/2 Elmar鏡頭。

徠卡M6J以1984年Leica M6的機身和機制為基礎,但采用了Leica M3的前面板和頂板的控件布局和設計,但是沒有放棄TTL曝光計和熱靴。徠卡M6J的表面鍍鉻,并配有具有35、50、90和135mm焦距框線的0.85取景器。

▲Leica M6J

徠卡M6千禧年2000

2000年1月生產的首批2000臺徠卡M6相機具有特殊的機身和表面處理,序列號在2500001和2502000之間。徠卡M6千禧2000以徠卡M6 TTL機身和機芯為基礎,保留了0.72取景器、內置曝光計、閃光燈TTL、熱靴和快門速度撥盤。頂板和機身正面的其他控件(包括可拉出的回片桿)的樣式與徠卡M3相同。徠卡M6千禧2000為黑色涂裝,標準鏡頭為可伸縮的同樣黑色的50mm f/2.8 Elmar卡口鏡頭。

▲Leica M6 MILLENNIUM 2000

▲徠卡黑漆千禧M6 TTL 0.72(No.2500781)相機

徠卡M7/MP

徠卡M7(2002)

徠卡M7于2002年春季發布,其外觀與徠卡M6 TTL相同,但具有電子快門控制和自動曝光光圈優先選項,自動速度選擇范圍從1/1000秒到32秒,而手動設置范圍從1/1000秒到4秒;并且即使在沒有電池的情況下,1/60秒和1/125秒的速度也會起作用。

在快門釋放按鈕的外部,增加了一個操作保護開關,在相機關閉狀態下,快門按鍵被完全鎖定,防止誤釋放。配備0.72取景器的徠卡M7有黑色和銀色,配備0.58或0.85取景器的M7僅有黑色版本。

▲Leica M7(2002)

▲徠卡M7 0.72 Black(No.2784041)

徠卡MP(2003)

新型徠卡MP于2003年發布,配備了類似于徠卡M6的機械快門和內置曝光計,但其控制操作遵循徠卡M3的設計,使用了類似于徠卡M3的過片桿和回片旋鈕,但沒有自拍功能,可選擇性地使用過片馬達。帶有0.72取景器的徠卡MP有黑色和銀色版本,而帶有0.58或0.85取景器的徠卡MP只有銀色版本。

▲Leica MP(2003)

▲徠卡MP 0.72鈦版紀念相機(No.3122170)

原標題:《徠卡M相機資料匯編》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免费百家乐官网平预测软件| 免费百家乐官网奥秘| 博彩乐百家乐平台| 亚洲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澳门赌场分布| 百家乐官网代理| 大发888娱乐场是真是假| 百家乐官网桌| 百家乐官网使用技法| 网络百家乐破解平台| 永寿县| 百家乐试玩活动| 师宗县| 威尼斯人娱乐场官网326369| 百家乐官网二十一点| 全讯网768866| 网上百家乐开户送现金| 和林格尔县| 永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至尊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 威尼斯人娱乐公司| 百家乐官网开闲的几率多大| 澳门百家乐官网怎么赢钱| 百家乐园百乐彩| 鼠和猴做生意招财| E乐博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加牌规| 营口市| 德州扑克网站| 大家旺百家乐娱乐城| 新乐界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真人现场| 百家乐官网庄闲庄庄闲| 百家乐官网闲庄概率| 沙雅县| 大发888蜜月旅行| 百家乐屏风| 最可信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vshow| 百家乐官网博彩平台| 百家乐好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