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業怎么選?金融熱被科技熱替代?聽聽北大光華副院長怎么說
近幾天,全國各地的高考成績將陸續公布,填報志愿成為考生、家長關心的問題。
沒有明確的興趣方向與專業特長,考生該怎么選專業?高分考生該不該選金融專業,如何逃脫“高分詛咒”?科技熱替代金融熱是否已成趨勢?國內大學與國外大學怎么選?全球疫情大背景下,學生獲得國外高校錄取通知書后要不要去?近日,針對上述問題,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專訪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周黎安。
周黎安指出,選專業應基于興趣和能力,沒有特別的興趣與明顯長板的學生,建議選擇基礎性學科。此外,高分考生不一定都適合學金融專業。
近年來,金融專業熱度有所下降,而科技熱開始上升,“熱門專業”更加多元化,這或將破解“高分詛咒”——越是高分考生越容易錯配進入不適合自己的專業。
周黎安。受訪者供圖
沒有明確興趣的學生,可選擇基礎性學科專業
澎湃新聞:高考結束后,考生們都面臨選專業問題。當年你是如何確定自己要讀的專業的?關于選專業,你對考生們有哪些建議?
周黎安:我那時是按照自己的興趣選的專業。我是上世紀80年代考的大學,當時中學沒有經濟學的課程,但有涉及政治經濟學的內容,我在學習政治經濟學過程中,對經濟學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所以我當時報的北京大學經濟系世界經濟專業。
為什么報世界經濟?因為我覺得它是一個國際化的專業,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大家急于了解外部世界,我希望通過學習這個專業,獲得更多的接觸國外的機會,更多去了解國外的最新發展趨勢。
客觀來說,選專業是一件挺難的事。我想,原則上,第一要基于興趣,如果有明確的興趣,選擇起來相對簡單。第二是基于能力,不管是選文、理科還是工科專業,它跟學生在相關方面的基礎能力都是有關聯的。第三,如果沒有特別明顯的興趣方向,專業能力上也沒有特別明顯的長板和短板,那就選擇大類的基礎性學科,比如數學、物理、經濟學、心理學等?;A學科學好之后,即使以后轉專業也可以發揮基礎學科的優勢。例如學數學后如果發現自己對經濟學感興趣,可以相對容易地轉向經濟學等其它專業方向。
科技類專業熱開始代替金融熱
澎湃新聞:有種說法是,近幾年高考志愿填報中,科技熱在漸漸代替金融熱,你有沒有這種感受?
周黎安:從這幾年招生情況來看,確實有這種趨勢。北大光華過去招收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各省高考成績排前幾名的高分考生。最近幾年,經管、金融類專業對高考高分學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金融不再是高分學生的第一選擇或唯一選擇了。
現在有不少高分考生可能會選數學、計算機、物理這樣一些理科或工科專業。金融類專業熱度下降這一趨勢非常明顯,包括光華在內的經管學院在招生過程中都應該有同樣的感受。
澎湃新聞:為何會出現這種趨勢變化?
周黎安:我覺得至少有兩個原因,一是過去這些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發生了深刻變化。原來中國經濟增長更多是依靠勞動力優勢、低成本優勢,走的是模仿跟蹤+迭代升級的增長道路?,F在中國經濟增長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尤其是原創性的硬核技術創新,以科技創新支撐競爭優勢,推動企業和地區發展。
過去學金融很熱,是因為過去經濟當中套利的機會多,你能融到錢,就能去投資房地產或者一些制造業,較穩定地賺更多錢。現在企業的競爭優勢單有錢、單靠融資已經不行了,要依靠科技創新,金融與科技硬實力結合起來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科技創新成為下一個階段經濟增長的動力,這意味著金融行業將被重構,學生選專業、畢業就業去向都會跟這種經濟轉型有很大關聯。最近芯片熱導致很多學生開始選跟芯片有關的基礎學科,這其實就是對現實的一種折射。
另一個原因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時代來臨,讓大家意識到與數據科學、算力算法有關的,包括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專業,在未來可能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熱門專業多元化,報考金融專業應以有興趣為前提
澎湃新聞:你能否預測一下金融相關專業的熱度趨勢和專業發展趨勢?
周黎安:基于上述原因,金融的熱度下降了,而與科技、尤其與硬核科技有關的相關專業可能成為志愿填報中的熱門選擇。熱門專業更加多元化,這是一個好的趨勢。
但是,金融雖然不一定是最受高分學生歡迎的選擇,但仍會比較受歡迎,會有較高的報考熱度。因為金融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去向、市場回報率都仍然還很不錯。
未來,一個單純學金融專業的學生在找工作時可能不具有明顯優勢,而將金融與其他學科,比如與數據科學、人工智能、計算機或某個行業專長融合在一起的知識背景,職業前景會更看好。
澎湃新聞:金融專業適合哪些類型的學生報考?或者說報考金融專業的考生應該具備哪些能力、特質?
周黎安:坦率講,這個問題沒有說特別明顯的答案。
但據我觀察,報考金融專業的學生首先應該是對金融有強烈興趣的;第二要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因為金融方向畢業生的去向主要是走進業界,比如去投行、券商,要有與人溝通的能力。此外,如果有比較好的數理背景,會是報考金融類專業的一個加分項。
優秀學子也迷茫,如何逃脫“高分詛咒”?
澎湃新聞:你曾說,在人們眼中,北大光華的學生可謂優秀學子中的優秀人才,但畢業時仍逃不過對從業方向的茫然,大多宿命般走向投行、券商、咨詢等“俗路”。為何即使優秀學子也對從業方向感到茫然?問題出于哪兒?您覺得除了這些“俗路”,他們還可以做哪些選擇?
周黎安:我當時也大概講了,這本質上是因為中國社會來自家長的壓力、同輩的壓力、社會的壓力非常大,不同圈層的人都在進行各種形式的攀比與競爭。這也是現在年輕人經常抱怨“內卷”的原因。
如果你只關注自己內心與進步,不跟外人比,你是不卷的,卷是因為你怕落后,不得不參與,參與之后其實也不改變什么結果,但不參與結果會更差。這種情況下,大家有一種深深的無奈感或失落感。
優秀學子也會感到迷茫,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們中學的教育體制基本還是沖著高考來的,是一種應試教育。這一過程中,不管是家長、中學老師,還是學生本人,都是以考試為第一位,考慮的都是怎么考出最高的分數,而很少談個人的興趣。
這種功利的要求實際會抹平學生所有的興趣——短板的不喜歡的課程要去爭取提高分數;喜歡的擅長的科目要節省所花時間,以此把整個分數提到最高。
這種應試教育環境下,人們不重視興趣培養與挖掘,學生也沒有時間獨立去探索、培養自己的興趣。所以等到要填志愿、選專業時就很難選,最后可能選了最受社會歡迎或大家認為好的專業,而所謂的好專業,往往就是畢業后工作出路比較好、收入比較高的。
這樣很多高分學生就都擠進了受社會追捧的幾個熱門專業中,但其實很多高分學生的興趣、能力可能與所謂熱門專業沒有必然聯系,比如高考“狀元”不可能都適合學金融,但結果大都選擇了金融,這里大部分人可能都是“錯配”。
高分考生沒有進入真正適合自己發展的專業,這是一種“高分詛咒”,且高考考的分越高,越可能“錯配”。因為越是高分學生,越容易被“裹挾”到最熱門的專業里,但那個專業可能跟你的興趣能力毫無關聯,只是因為別人認為你應該去選。
當然,現在與前些年相比有一些變化,經管類、金融類專業仍受歡迎,但高分學生也會去選數學、物理、計算機甚至中文。出現多個熱門專業后,就不再有所謂的大家認為的“狀元必選專業”,更多考生會選一個跟自己貼近自己的興趣的專業,“高分詛咒”可能會減弱一些。
以我自身經歷感受來說,個人要長遠發展,還是要找一個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專業。因為這條路可能是能走得最長、最遠,讓自己覺得最幸福的。
頂級名校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澎湃新聞:你認為中國高校應該培養怎樣的人才?
周黎安:從去年開始,北大光華內部一直在討論人才培養問題,經過梳理和反思,關于優秀人才應具備的品質,我們提煉了8個字,也即4種素質——科學、創新、實踐、情懷。
科學即要求學生有扎實的理論訓練、前沿的知識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創新即要求學生要有批判性思維,要獨立思考,敢為人先、與時俱進。創新離不開實踐,實踐即要知行合一,要扎根中國、了解中國實際,跟上最新的前沿實踐,且有問題意識。情懷即希望學生有心懷天下、報效祖國的家國情懷,有人文素養,有樂觀自信的健康人格和回饋社會的責任意識。
我們希望我們培養的學生有扎實的科學訓練,有國際化視野、創新意識、家國情懷,成為能夠滿足國家和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而不是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應用經濟學及工商管理教育為何須扎根中國?
澎湃新聞:北大光華提出要強化有中國特色的應用經濟學及工商管理教育,是出于哪些考慮?應用經濟學及工商管理教育扎根中國有哪些現實的意義?
周黎安:人文社會科學跟自然科學很不一樣。自然科學研究的是大自然,不存在國家特色,是普適的;過去有一些隱含的假設或者偏見,即認為社會科學也具有普適性的,但我覺得這是不存在的。
比如說中國,過去40年實行改革開放,引入市場經濟,但我們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的市場與政府之間的互動關系非常獨特,很具中國特色,現有的西方經濟學理論是根植于西方的實踐與經驗提煉出來的理論,并不能套用過來,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一個很好的解釋。
因此,不管是應用經濟學還是工商管理,我們的研究與教學都需要與中國的實踐、中國的問題、中國的制度與文化密切結合起來,要扎根中國,這樣才能辦好有中國特色的應用經濟學及工商管理教育。
但同時,扎根中國并非關起門來研究中國,而是在國際化、全球化背景下討論和研究。我們強調學習國外的先進理論、經驗,與國際學術界進行廣泛充分的交流,甚至辯論,從而提煉出既能解釋中國,又能進行國際對話和交流的有效理論。
具體到教學上,我們有很多形式,比如老師會講自己最前沿的研究(大部分光華管理學老師的研究都是基于中國場景、中國數據或者中國問題的)。另外,作為商學院,我們幾乎所有課程都會用到很多中國的案例,結合中國場景和故事,這些有利于學生更好更深入地去理解中國實踐。
中國高校進步巨大,但仍與世界一流大學有較大差距
澎湃新聞:最新QS世界大學排名中,清華北大躋身世界前20名的消息受到關注,你對此怎么看?如何看待這類排名?
周黎安:現在各類世界排名很多,每個排名都有自己的側重點,一個排名不能太當回事,最多只是一個參考。
但從各種排名來看,近些年中國高校在世界高校體系中確實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步。這說明中國的科學研究、教學水平,包括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迅猛的發展,所以QS世界排名也在一定層面上反映了中國高校的巨大進步。
澎湃新聞:如果說我們仍與世界一流大學有些差距,差距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我們應該怎么去進一步縮小差距?
周黎安:中國大學尤其是名校,跟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在不斷的縮小,這是有目共睹的。原因是,過去二三十年,我們有大量海歸進入各高校從事一線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我們高校和科研院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學術交流,出國交流、訪問等各類機會非常多,這些豐富的學術交流有利于中國科研水平快速提升,并與世界實現融合。
另外,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國力的增強,國家對高等教育、科研的投入也在不斷增加,現在一些硬件條件(如實驗室、經費支持)上可以與哈佛、MIT等這些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媲美,這有助于我們大大縮小與國外的差距。
但客觀來說,我們跟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依然非常明顯,主要體現在基礎學科。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世界上最優秀的科學家、研究團隊主要還是集中在美國,部分分布在歐洲、日本,這是歷史形成的,并且歐美國家的這種優勢是經過幾十年的積累而成的。
中國雖然進步很大,這些年不少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回國發展,在一些學科和領域形成局部優勢,但畢竟在數量上、規模上跟西方仍有很大差距。
另外,過去幾十年,我們不管是國家、學校還是企業,在基礎研究方面的投入相對不足。我們做的更多是跟蹤性、應用性、拓展性的研究,對基礎研究的重視程度和投入程度有欠缺。
近幾年國際形勢的發展讓我們意識到,完全靠“拿來主義”不行,一些“卡脖子”的領域要有突破性進展,就必須重視基礎研究。包括一些中國已經世界領先的領域,也需要持續投入才能保持領先優勢。在一些追趕的跟蹤式的研究里,也要加大基礎研究的投入,讓我們科學技術有更快發展,從而補上短板。
疫情之下,若非能到世界頂級名校深造,出國不是最優選擇
澎湃新聞:全球疫情影響了一些學生出國求學、深造心態。當前中國學生出國求學環境如何?一些已經拿到世界名校錄取通知書的學生,要不要出國?
周黎安:新冠疫情加上中美關系緊張,確實影響了一些人對出國學習的態度。過去,光華管理學院最優秀的學生通常會申請去國外最好的學校深造,而不會在國內讀博。但從去年開始,在碩士、博士招生中,我們最優秀的學生絕大多數自愿選擇留在光華或去國內其它頂尖高校深造。
除了疫情影響之外,這應該也跟近些年國內名校博士培養進步很大有關。
近些年光華培養的優秀博士生,在畢業時求職,競爭力并不弱于那些從國外頂尖大學畢業的海歸。事實上,國內高校很多教研人員本身就是世界名校獲得博士學位,他們將國外的前沿理論和方法帶回國,使得我國高校人才培育培養體系與國外名校差別逐漸縮小。
另外,國內師生關系比國外普遍要更密切,國內導師愿意手把手教學生,一起做科研和寫論文,這些因素疊加,讓一些學生意識到,除非申請到世界最頂尖大學深造機會,否則出國求學與在國內頂尖高校學習區別不大,并且現在國內更安全。
這對國內名校來說,是一個吸引最優秀學生來接受培養的好機會。
當然,對于那些能申請到世界頂級高校研究生項目的學生,我仍然鼓勵他們出去。對于經濟學來說,如果不是最頂尖的名校,比如在美國排名前15的高校,那還不如留在國內名校深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