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施學理:從菲律賓來到中國,“上好佳”代表“家在上海”
出生在菲律賓的第三代華人、上好佳(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施學理第三個出場,分享了他在上海的經歷和故事,他還以視頻方式邀父親同框,父子兩代人對中國對上海的感情和感恩,打動了聽眾。
上好佳(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施學理近照 受訪者供圖
施恭旗(右)和施學理二人雙雙獲得上海市榮譽市民獎章
施學理坦言,因為自己不是一個專業的演講者,為了講好中國故事和上海故事,他下了很大功夫,從準備5分鐘的演講稿、挑選和補充故事,到自然流暢地說出來,排練了將近一個月時間,每個周末都練習到很晚。因為疫情原因,待在菲律賓的父親沒法趕到上海,他就想,不如讓父親錄個視頻,讓父親親口來講他與中國、與上海的緣分和感情,體現兩代華人在上海的經歷、感受和故事。
出生在菲律賓的第三代華人、上好佳(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施學理在特別對話會上第三個出場,和大家分享了他在上海的經歷和故事。
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父親后,父親二話不說,第二天就把錄好的視頻發給了他,“對話會我是第三個出場的,剛上場時還有點緊張,但講著講著就不緊張了,講完之后感覺特別開心。” 施學理說。
施學理告訴記者,他們是菲律賓的家族企業,1946年創立,1974年開始生產零食,在菲律賓當地用的是英文商標。
1993年,他父親看準時機來上海發展,成為在改革開放初期就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上好佳這個名字就是父親起的,主要有三層意思,一來代表正能量,二來上好佳在閩南語里是好吃的意思,三是代表“家(佳)在上海”的意思。因為名字起得好,很多中國消費者都認為這是上海本土的食品品牌。
施學理說,1996年1月,他來到上海時還不到23歲,是個參加工作僅一年半的小伙子。當時上好佳在中國剛剛起步,消費者還不是很了解。他記得,當時在南京路食品一店門口租了一周攤位搞促銷,結果人流量遠遠超預計,一天營業額達一萬多元,相當于一天賣掉了4000-5000包蝦條、蝦片。
在施學理看來,從菲律賓來到上海,是改變他人生的最重大的決定,也是上好佳能夠成功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關鍵。因為上海制造、上海品牌、上海產品的品質,在全中國都得到認可,通過上海的平臺,也能夠認識很多境外資源。比如,通過在上海的華僑圈,他們認識了一位熟悉柬埔寨的華人,通過他的介紹上好佳成功進入柬埔寨市場,經過8年發展,現已成為該國休閑零食市場占有率第一品牌。
再比如進博會,上好佳在首屆進博會食品與農產品展區參展,就遇到了烏茲別克斯坦副總理帶隊的政府代表團。接觸后,上好佳果斷地在烏茲別克斯坦買了地,建了工廠,計劃明年上半年正式投產。施學理說,這樣的機遇,是可遇不可求的,而這正是上海和進博會帶給他們的。今年,上好佳將連續第四年參展進博會。
“上海市場的成功,堅定了上好佳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信心。我非常慶幸,能夠親眼見證中國改革開放和近30年的發展成就。外來者如果沒有親身參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是很難感同身受的。正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中國才能取得這樣的成功、這樣的高速發展,而且這樣的發展還在持續下去。”施學理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施學理說,從上海起步的上好佳,在國內已經建了13家工廠,有7600多名員工,公司也有黨支部,目前已擁有150多名黨員,“我和父輩一樣,對中國抱有充分的信心,也期待能在上海這片全世界投資的熱土,收獲更多的驚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