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大學搬往郊區的人文損失
看似多贏的格局,所造成的一些弊端卻要由學生承擔。最近有媒體報道說,學校搬到路途遙遠的郊區大學城后,交通不便,給學生校外實習、勤工儉學等社會實踐造成很大困難,使本該接觸社會的大學生在大學城里“被圈養”,形同繼續上高中。此外,很多教師如果沒有課,更愿意呆在城里,師生之間交流受阻。為此,有的大學實行高年級學生回老校區學習、生活的變通辦法,試圖化解弊端。
從人文意義上講,大學搬往郊區的損失尚未被注意到。
大學搬到郊區特別是遠郊后,學生與所在城市民間社會的人文聯系幾乎中斷。大學誕生以來,就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精神高地,它總是試圖拒絕過度世俗化,但世俗社會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從大學吸收精神營養,大學及其研究機構一直在引領一個社會的精神風尚是個不爭的事實。
盡管近代以來有大思想家主張大學應該搬到荒郊野外,以便專心治學,這是一種精英主義的態度。今天的大部分大學教育已不再是純粹的精英教育,而是更多與比較高級的職業訓練有關的大眾教育,因此籠統地提出大學應搬到郊區已沒有現實意義,而且大學搬到郊區后,不僅學生接觸城市民間社會比較困難,一個有一定精神追求的城市市民要到大學去聽一次感興趣的講座,感受大學的精神生活和智慧創造也顯得困難重重。從完整的城市生活來講,充滿活力的大學對市民的精神生活已經影響微弱,聊勝于無。
不僅如此,當大學還在城區時,城市民間和文化機構的知識分子與學院知識分子之間的互動很頻繁,很多民間知識分子樂于到大學與教師和學生進行簡便的交流,從中獲得精神創造的各種靈感,或了解未來社會精英們的所思所想。如今搬到郊區后,非獲正式邀請,他們已很難專程去大學一趟了。
天才思想家未必需要與人有多少交流,但在新的天才尚未降臨之際,如果普通知識分子之間缺乏相互交流、激蕩、辯難、激勵的機會,整個社會精神生活的原子化趨勢必定加劇。
中國大陸的著名大學,一般短則數十年,長的有一百多年歷史。一代又一代知名學者在校園中留下的足跡本身就是一道人文景觀,是一種很好的學術激勵,校園搬遷往往割斷了學校的這種文脈,這些學者也便成為書本上的歷史人物,與學校本身的精神聯系也就不那么血脈相通了。
新的校園興許可以形成新的人文傳統,但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至少在當前,那些嶄新的校園還不是精神故鄉,對生活在城市里的市民來說,所謂新校區還只是一個地名而已。
為今之計并不是要重新將放逐于遠郊的大學重新請回城里,人文損失有時候看不見,但可以明顯感受到,可怕的是無知無覺。感受到了,損失也就減少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