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漲知識|清明節就是寒食節嗎?掃墓就是踏青游樂嗎?
2012年,曹星原女士所著《同舟共濟:<清明上河圖>與北宋社會的沖突妥協》一書出版后,在學界引發諸多爭議。筆者認為,她書中關于畫作局部幾處細節的討論,恰可以引做清明節與寒食節之辯。
《清明上河圖》中所繪酒肆局部,長期被學者視為清明節掃墓之證,但曹星原認為,在北宋時期,清明節與寒食節是兩回事,寒食節掃墓,而清明節在寒食節之后。宋人在清明節動火燒飯,有點開齋節的意思,其所依據的證據,正是此酒肆局部中的灶內在燒火,而寒食節一如節名所指,是不能生火的。
曹星原又以汴河閘口局部為例指出,在趙宋時期,清明嚴格意義上并非一個節日,只是一個節氣,在清明節氣的第一天,是開封城重要日子,是日,宋人會將黃河之水開閘,引入為漕運而開鑿的汴河,運送各地物資。
此外,在學界被認為是送親、掃墓等不同含義的郊外轎隊人馬局部,在曹星原看來,這其實是宋人清明踏青狩獵的場景,其依據是挑夫扁擔兩端掛著的獵物。
姑且不論曹星原對《清明上河圖》的注解對錯與否,但她提及了幾個信息點:其一,清明節與寒食節至少到了北宋時期仍是不一樣的兩個節日,寒食節在前,清明節在后;其二,寒食節的主要內涵是掃墓,而清明節則是游樂,兩節氣氛截然不同。
可見,清明在很長時期內并不與晦氣、鬼神等詞有聯想,否則多數學者認為的《清明上河圖》所示“盛世氣象”用“清明”二字也太不搭了。
那么,在區分寒食節與清明節的古代,寒食節到底在清明節之前的幾天?
以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五引北宋呂原明《歲時雜記》所載:“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間以一百四日禁火,謂之私寒食,又謂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塋,經月不絕,俗有寒食一月節之諺。”
由此算,在清明節氣的前兩天是寒食節。但在明末清初,耶穌會教士湯若望幫著改定歷法后,寒食節就位移一日,到了清明節氣的前一天。
《歲時廣記》引述《歲時雜記》所載內容,也表明宋人對寒食節的看重。有種說法是寒食節曾是中國古代第一大節日。比如李唐時,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說:“秋貴重陽冬貴蠟,不如寒食在春前。”由此表明,寒食節的重要程度,超過了重陽節和年終臘祭。
學界廣泛認為,寒食節成型在先,清明節的出現拜寒食節所賜,后者最初是一個節氣,用以精確每一年寒食節的正日子。可隨著時間演進,人們逐漸將清明從節氣轉為寒食節的正日子,直至兩節在內涵上合并。
寒食節的起源,許多人都以《左傳》所載,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回國后,大封群臣,獨忘了介子推。后者遂帶著老母隱居綿山,重耳方才想起介子推昔日之功,想要請他出山。介子推不仕,重耳聽一門客之言,縱火逼介子推出山,但介子推母子卻寧可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晉文公感念介子推之義,下令在其死之日,不能生火做飯,所以就有了寒食節。
《左傳》的這則故事,后被《史記》《資治通鑒》等名著反復引用,大概是因介之推此舉合禮法上所講的忠君愛國、功不言祿之類的東西。但今人考證認為,所謂介子推這人是否存在尚存疑問,《左傳》常用佚事之法描繪某一個人的性格、命運。從風俗上說,清明前后山火難防,古人在此時節不燒火做飯,恰是古代改火習俗(原始社會,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的遺跡,漢代就稱寒食節為禁煙節。
春秋及更早前并不盛行墓祭,從《史記·孔子世家》能看出,人們祭祀先人是拜祭牌位而非上墳。
墓祭之風由戰國時興起,逐漸在秦漢成型。唐時,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已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于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于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這不僅表現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蕩秋千等也都被清明節歸并了。
現在,很多地區把寒食節與清明節放在同一天過。但在山西大部分地區仍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少數地方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則把清明節前一天定為寒食節,前兩天稱為“小寒食”。
【參考書目】
《同舟共濟:<清明上河圖>與北宋社會的沖突妥協》,曹星原(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謎一樣的清明上河圖》,野島剛(著),張惠君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清明》,王詠(著),三晉出版社;
《中國傳統節日與文化》,張海英(著),書海出版社;
《中國傳統節日》,王文章(著),中央編譯出版社。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