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技術派|“出云”號的強與弱
【編者按】
根據作戰任務和現行的海上戰略,美國海軍的主要作戰活動分為反潛戰、防空戰、對岸突擊戰、反水面艦艇戰、兩棲戰和水雷戰等6種基本作戰類型。筆者認為,這種基于能力的劃分方法可以比較科學地對“出云”號的功能作用以及軍事意義作出相對合理的分析。
技術裝備
“出云”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22DDH直升機驅逐艦首艦(日本的叫法,實際上該艦更類似于直升機航母) ,舷號183。該艦標準排水量1.95 萬噸,滿載排水量 2.7萬噸,長248米,寬 38米,吃水7米,可攜帶14架SH-60K“海鷹”反潛直升機(一說為9架),并可同時起降5架,另外飛機甲板升降機增至4部,更方便地為艦載機機群提供彈藥。
引人關注的是,該艦還裝備有3部“密集陣”近程防御系統和2部“拉姆”近程防空導彈系統。
準航母性質
就其性質而言,“出云”號只是一艘準航母,而非嚴格意義上的真正航母。“準航母”其實并不是一個準確的技術稱謂,它反映的是艦艇功能及改裝潛力。說它并非真正航母原因在于:首先,其作戰使命不同于傳統航母;其次,它具備搖身一變成為航母的潛質。
真正的航母應該具備以下特征:具有固定翼艦載機起降能力;可存放、維護艦載機并為艦載機作業提供保障;擁有完善的指揮系統;能攜帶預警機、直升機等特種勤務飛機。
“出云”號是一艘大型水面艦艇,甲板較為寬闊,擁有較為完善的艦載機后勤保障和指揮系統。此外,“出云”號甲板采用直通設計,艦島位于右側,理論上只要在艦首加裝滑躍起飛甲板模塊、對機庫進行改造、并增設起降指揮設施,就可以搭載具有垂直或短距起降能力的固定翼艦載機——比如美國的第五代戰機F-35B。但目前“出云”號主要以搭載直升機為主,所以可稱其為“準航母”。
功能作用
從反潛戰的角度而言,由于“出云”號可攜帶14架SH-60K“海鷹”反潛直升機,因此對日本海上自衛隊反潛能力的提高將會比較明顯。
從防空戰的角度來看,“海鷹”反潛直升機并不適合用來奪取制空權,日本目前尚未購置美制F-35B,即使購買了,一次起降5架載彈量和載油量都十分有限的戰斗機對奪取制空權起不了多大作用,因此對防空能力的提高也是有限的。
就對岸突擊能力而言,無論是SH-60K“海鷹”反潛直升機還是F-35B,都不具備對陸地縱深目標的打擊能力,且 “出云”號并未裝備對地攻擊的巡航導彈,因此該艦下水對對岸突擊能力的提高沒有幫助。
在反水面艦艇戰中,“出云”號攜帶的14架SH-60K“海鷹”反潛直升機基本沒有反艦作戰能力,因此對反水面艦艇作戰能力的提高沒有實際意義。
就兩棲戰角度來看,“出云” 號由于其噸位大,運量足,因此對兩棲作戰能力的提高幫助較大。
14架SH-60K“海鷹”反潛直升機也可用來航空掃雷,因此,將會有效提高日本海上自衛隊水雷戰的能力。
總結下來,有如下結論。
第一,“出云”號的下水使日本原本強悍的水雷戰和反潛戰能力更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兩棲作戰能力,而對海上自衛隊能力的短板,制海能力弱和對地攻擊能力幾乎一片空白則沒有得到改善,海上自衛隊能力不足的窘境沒有改觀。
第二,就其海上自衛隊的性質而言,實際上是一支輔助作戰的武裝力量。而輔助的對象就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出云”號的下水不僅沒有緩解這樣的困境,反而加劇了這種困境——一支輔助型的艦隊是不需要發展制海能力和對地攻擊能力的,那是美國海軍的任務。換言之,“出云”號的下水使海上自衛隊從屬于美國海軍的特性更加增強,也使美國對日本的控制更緊密。
第三,由于中國近年來在國防科技領域取得了井噴式的飛速發展,作戰體系日趨完善,海上遠程精確打擊能力逐步提高。搭載“長劍”巡航導彈的轟六轟炸機、搭載殲-15的航空母艦以及東風系列彈道導彈使中國軍隊在第一島鏈內的遠程常規精確打擊能力足以威懾和殲滅一切對手。媒體報道的殲-26垂直起降戰斗機的研制計劃使一支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中國遠洋海軍呼之欲出。“出云”號這樣的巨艦在沒有美軍保護的前提下在這樣的作戰體系面前顯得脆弱,甚至是不堪一擊。因此,可以說“出云”號本身的安全都需要依托美軍作戰體系,日本在軍事上進一步加強了對美國的依賴。這大概也是美國希望看到的。然而,日本通過“出云”艦擴大軍事能力的企圖依然是非常危險的,作為戰后秩序與亞太和平穩定的維護者,中國不能對此掉以輕心——尤其是美國日益衰落且對日本開始松開鏈子的今天。大國的責任不僅僅在于提供地區繁榮,更在于保衛地區安全。
總之,“出云”號的下水使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作戰能力有量的提高而無質的飛躍,并增加了其在單獨面對中國海軍時的脆弱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