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乐官网 (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朝鮮半島︱想象與困境:危機后面是什么?

張小明/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2021-06-11 19:45
澎湃研究所 >
字號

東北亞地區的國際關系具有一些突出特點,其中之一就是朝鮮半島總是在東北亞地區國際關系中占據著極為突出的地位。從某種程度上說,(至少從近代以來)迄今為止的東北亞地區國際關系一直都是圍繞著朝鮮半島展開的。

無論是朝鮮半島國家,還是朝鮮半島周邊大國或者相關域外大國(美國),對朝鮮半島此種地位的認知比較一致,這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思維定式。本文把這種認知稱為有關朝鮮半島的想象,此種想象影響了相關國家的對外政策和整個東北亞地區國際關系的發展,并造成本地區國際關系的困境,即“朝鮮半島困境"。

那么,如何解釋有關朝鮮半島的想象產生的原因昵?筆者認為,地緣政治(geopolitics)和歷史記憶(historical memory)這兩個相互關聯的因素是主要的原因。

地緣政治

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地位通常被理解或表述為如下兩點:一是朝鮮半島為歐亞大陸與太平洋之間的橋梁;二是朝鮮半島與諸多陸上和海上大國為鄰。在已經出版的多種相關著述中,盡管表述并不完全一致,朝鮮半島的此種地緣政治特點總是被提及。

筆者在2003年出版的《中國周邊安全環境分析》中是這樣表述的,“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地位有其特殊之處。首先,它一直是中國同多個大國利益交匯之處。近代以來,與朝鮮半島相鄰的國家均是國際舞臺上的大國。它的兩個陸上接壤的國家是中國與俄國(以及蘇聯),海上近鄰則為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又成為影響朝鮮半島局勢發展的一個重要國家。從某種意義上說,二戰后美國成為朝鮮半島的一個新的‘鄰國’。因為作為世界性的超級大國,美國的利益遍及世界的各個角落,朝鮮半島的戰略地位使它成為美國決策者們所關注的一個重要地區。朝鮮半島的這種地緣政治地位決定著它長期以來一直是大國關系盤根錯節的地方,是中、日、俄、美等大國利益的交匯點。另外,朝鮮半島是歐亞大陸東北部同海洋之間的一個重要聯系橋梁,這種地理位置使得它極易成為海洋大國向大陸擴張的踏板或者大陸國家進攻海上國家的通道。”

朝鮮半島的上述地緣政治特征使得該地區被認為易于成為陸上大國和海上大國爭斗的場所,或者成為海陸大國互相攻擊對方的通道或據點。當然,所謂“陸上大國”和“海上大國”的概念是相對的,世界上并沒有純粹的陸上大國或純粹的海上大國,很多大國實際上屬于陸海復合型大國。

歷史記憶

歷史記憶是塑造有關朝鮮半島想象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歷史記憶屬于社會建構的產物,它既是客觀事實,也是觀念產物,正所謂“歷史是過去發生過的事情,但歷史敘述亦是我們對過去事物的一種認識和理解”。

歷史上陸海大國在朝鮮半島爭斗的記錄和詮釋似乎證明了上面提到的朝鮮半島地緣政治的特征及其后果,從而也參與構建有關朝鮮半島是東北亞國際關系中心舞臺和大國紛爭場所的想象。長期以來,歷史問題嚴重影響中日關系、韓日關系的發展,在中韓關系中也有一定的負面作用。用韓日歷史共同研究支援委員會韓方委員長樸脧雨的話來說,“歷史認識問題正在對韓中日三國為謀求建立和平與繁榮的東北亞共同體所做的努力構成重大障礙。”

至少從16世紀開始,半島周邊的陸海大國就在朝鮮半島或者圍繞朝鮮半島問題多次發生沖突,并且導致幾場較大規模的戰爭。其中,作為傳統陸上大國的中國就不止一次卷入與海上大國日本在朝鮮半島的武裝沖突,并付出巨大代價。另外一個陸上大國俄羅斯也因為朝鮮半島問題與日本發生過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作為海上大國和超級大國的美國也深深地介入朝鮮半島事務之中,其中包括參加1950-1953年的朝鮮戰爭。這場戰爭發生在東西方冷戰背景之下,戰爭一方是朝鮮及其兩個陸上大國盟友即蘇聯和中國,另一方則是韓國及其主要的海上大國盟友美國與美國的其他盟友。

作為朝鮮的鄰居和蘇聯的盟友,新中國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跨過“三八線”并推進到中朝邊界之后派兵參戰,中國人民志愿軍同朝鮮人民軍一道,打退了“聯合國軍”的進攻,把戰線推回到“三八線”附近,最后交戰雙方于1953年7月簽署停戰協定。

眾所周知,朝鮮戰爭是蘇美為首的東西方兩大陣營之間在冷戰中的第一場熱戰,無疑具有濃厚的意識形態斗爭色彩。但是,這場戰爭和歷史上發生在朝鮮半島上或者同朝鮮半島密切相關的其他戰爭一樣,也可以被看作陸權強國和海權強國之間的較量,朝鮮戰爭的結果導致朝鮮半島南北政治分裂的局面固化并一直持續至今,盡管東西方冷戰早已結束,朝鮮半島的冷戰依然存在。

陸上大國和海上大國在朝鮮半島爭斗的歷史記錄,還表現在反復出現的有關大國在朝鮮半島劃分勢力范圍的方案上。

一是日俄之間的“三十九度線方案”。早在1896年6月,曾任日本首相、時任日本赴俄羅斯特使的山縣有朋就向俄方提出以朝鮮半島南北劃分日俄勢力范圍的構想,即以朝鮮獨立為前提,將朝鮮分為南北兩部分,日本和俄國分別施加各自的影晌力。但是,俄方拒絕山縣有朋的提案。

接著在1903年10月,在日俄有關朝鮮半島的交涉中,俄方提出“將韓國領土北緯39度線以北部分視為中立地帯,兩締約國相互約定皆不向此派入軍隊”。俄方在1904年1月再次向日方提出同樣建議。但是,日本只同意在中朝邊界兩側50千米處設置中立地帯的方案,拒絕在北緯39度線以北建立中立地帯的方案。

此后,日俄戰爭爆發,日本兼并朝鮮半島,直至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也就是說,日俄之間的“三十九度線方案”并沒有成為現實。

二是更為人們所熟知的“三八線”的劃分。1945年8月初,蘇聯出兵中國東北,參加對日作戰,并迅速進軍朝鮮半島。美國也關注著事態的發展,并且擔心蘇聯軍隊占領整個朝鮮半島。

1945年8月10日晚,美國政府相關人士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如何在朝鮮和亞洲其他地方接受日本軍隊投降的問題。當日夜間,兩位美國年輕軍官——迪安?臘斯克和查爾斯?邦尼斯蒂爾 ( 前者后來任美國國務卿,后者后來任駐韓美軍司令)——奉命劃定一個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占領區,以防止蘇聯紅軍占領整個朝鮮半島并向日本進軍。

這兩個人借助《國家地理》雜志中的一幅地圖,向上司建議沿北緯38度線把朝鮮半島劃分為兩個受降區,北部由蘇聯紅軍占領、南部由美軍占領。他們之所以選擇這條線,只是因為從地圖上看,它基本上把朝鮮半島分為面積大致相等的兩個部分。后來由杜魯門簽發的“第一號總命令”正是以此向蘇聯提出在朝鮮半島劃分受降范圍的。斯大林同意了這一提議,已經進軍朝鮮半島的蘇聯紅軍在“三八線”以北停止前進,而此時的美軍還遠離朝鮮半島。

“三八線”方案聽起來類似于“三十九度線”方案,但其出籠應該屬于歷史的偶然,因為美方人士在提出這個方案的時候,似乎并不了解歷史上俄國曾經向日本提出過類似建議,而且當時也沒有朝鮮問題專家參加決策。事實上,臘斯克本人后來承認,當時他和其他在場的人都不知道俄國和日本曾經討論過以“三十九度線”劃分勢力范圍。

從另一個方面說,這也是歷史的重復,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為不管是“三十九度線” 方案,還是“三十八度線” 方案,可以說都是海洋大國和陸上大國之間在朝鮮半島劃分勢力范圍的政治交易形式。

上述有關海陸大國在朝鮮半島爭斗的歷史記錄在相當程度上證明了朝鮮半島地緣政治特點導致大國爭斗的真實性。與此同時,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朝鮮半島人民所懷有的不安全感或者受害者意識的合理性。當然,朝鮮半島人民的此種意識還與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系以及日本對朝鮮半島殖民統治的歷史記憶等因素有著密切關系。

總之,歷史記憶似乎證明了朝鮮半島是東北亞國際關系中心舞臺和大國紛爭場所的想象,或者說歷史記憶與地緣政治一起構建了這種想象。

而這種想象的意義在于,它會在一定程度上影晌相關國家的對外政策選擇。

想象與政策

透視這些國家圍繞朝鮮半島事務而采取的政策是很有意思的,當然每個國家對朝鮮半島的政策其實并非始終不變,而是一直在發生著變化。不過,相關國家對朝鮮半島重要性的認知度一直都很高——雖然不同國家有關朝鮮半島的想象具有不同的表達形式。

日本

日本同朝鮮半島隔海相望,相互之間交往的歷史很長。朝鮮半島對于日本的重要性,如同日本戰略家所說:朝鮮半島宛如亞洲大陸伸出的一把匕首,直指日本列島的側腹。因此,在朝鮮半島上有一個同日本保持政治軍事緊密關系的穩定勢力,是日本維護國防的重要條件。

從1592—1598年豐臣秀吉兩次出兵朝鮮,到1910年日本兼并朝鮮半島,日本對朝鮮半島的政策在相當大程度上正是為了防止陸上大國主導朝鮮半島并利用朝鮮半島進攻日本。與此同時,日本也試圖利用朝鮮半島作為跳板進攻陸上大國。雖然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并結束了在朝鮮半島的殖民統治,但它至今依然十分關注半島局勢并努力介入半島事務,尤其擔心陸上大國(特別是中國)主導或控制朝鮮半島,希望借助美國這個海洋大國的力量來實現對陸上大國的制衡。

日本雖然不是朝鮮戰爭的當事國,但是實際上派人參加了朝鮮戰爭。根據冷戰后解密的檔案,在1950-1953年朝鮮戰爭期間,日本作為美國的同盟國,除了向美軍提供軍事基地之外,還秘密派人員參加朝鮮戰爭。其中在1950年10-12月,日本在朝鮮半島附近海域就部署了46艘掃雷艇,配備了1200名人員。在此過程中,兩艘日本船舶沉沒,造成1人死亡、8人受傷。

朝鮮停戰之后,日本積極推動與同為美國盟友的韓國的關系正常化。冷戰結束之后,朝鮮核計劃和導彈計劃為國際社會所矚目,日本積極參與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和對朝鮮的制裁;同時也試圖實現與朝鮮關系的正常化和解決朝鮮綁架日本人問題,増強日本在半島事務中的存在感。

如今,由于無法與朝鮮實現最高級別會晤,加上與韓國之間矛盾難解——比如2019年發生韓日貿易戰,日本在半島事務中的存在感似乎是最低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它不重視朝鮮半島。

俄羅斯

俄羅斯與朝鮮半島關系的歷史比中國、日本與朝鮮半島關系的歷史都要短很多。1639年,沙皇俄國從西伯利亞擴張到太平洋地區,此后才開始與中國和朝鮮半島為鄰、同日本隔海相望,并逐漸成為東北亞地區國際關系舞臺的重要行為體。

沙俄通過建設西伯利亞鐵路(1891—1903年)打通了從歐洲波羅的海到亞洲日本海的向東通道。它希望在朝鮮半島獲得一個不凍港,打開南下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并擔心與其接壌的“朝鮮會落入敵視俄國的某個強國——英國或日本的勢力范圍”。

所以,維護俄羅斯在朝鮮半島的利益,包括獲取出海口和阻止海上大國在朝鮮半島擴張勢力,就成為俄羅斯對朝鮮半島政策的重要目標。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之后,沙俄勢力擴張到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北部,引發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這場戰爭對俄國人來說是一件屈辱的事情,因為“俄國巨人被日本侏儒打得一敗涂地”。從此,俄國的勢力退出朝鮮半島以及中國東北的南部地區。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隨著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參加對日作戰以及進軍朝鮮半島,蘇聯才重新獲得沙皇俄國因為日俄戰爭而失去的在朝鮮半島的影響力,并且和美國一起成為左右戰后朝鮮半島局勢發展的兩個最為重要的國家。

對于斯大林重新介入朝鮮半島的動機,美國歷史學家梅爾文?萊弗勒(Melvyn P. Leffler)指出“關于在戰后的朝鮮事務中發揮作用的問題,他(斯大林)決不允許蘇聯被排除在外,因為朝鮮半島在戰略上與他本國的沿海省份接壤,那里擁有不凍港,而朝鮮半島也是日本人在40年前從俄國人的控制下奪走的。”

朝鮮半島隨著美蘇冷戰的爆發而分裂為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在冷戰尤其是1950-1953年朝鮮戰爭期間,蘇聯是朝鮮的主要盟友,向它提供政治、經濟和軍事援助。

冷戰結束以后,俄羅斯對朝鮮半島的政策經歷了一些變化。葉利欽時期的俄羅斯忽視朝鮮、重視韓國,導致俄朝關系的地位相對下降,俄韓關系快速發展。但是2000年上臺的普京政府再次調整了俄羅斯對朝鮮半島的政策,重新加強與朝鮮的關系,包括邀請朝鮮領導人金正日訪問俄羅斯。俄羅斯也參加了2003年開始的朝核問題六方會談。

有人認為今天俄羅斯對朝鮮半島的政策動機是傳統的不安全感使然。俄羅斯位于歐亞大陸腹地,幾乎沒有天然邊界,“俄羅斯總是處于不確定、不穩定的外部環境之中,得以生存的方式唯有不斷保衛其不穩定的領土,以防被具有擴張野心的鄰國奪走”。雖然俄羅斯面臨的安全威脅主要來自西面,但是其人口稀少和領土廣袤的遠東部分的安全也是俄羅斯人所不能忽視的。

保持在朝鮮半島的影響力,可能是確保俄羅斯東部安全的手段之一。當然,由于俄羅斯相對實力下降,它在朝鮮半島的影響力遠不如蘇聯,甚至有人認為,今天的俄羅斯“對朝鮮半島的參與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作為歐亞大陸上的一個大國和朝鮮半島的鄰國,俄羅斯無疑不希望海上大國(以及其他陸上大國)控制和主導朝鮮半島事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朝核問題上,俄羅斯與中國的立場比較一致,雙方都主張外國軍隊撤出朝鮮半島,也認為六方會談是討論和解決朝核問題的重要平臺。

中國

朝鮮半島對于中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唇齒相依”“唇寒齒亡”是中國人對朝鮮半島與中國安全利益相關性的一種傳統認知。這被認為是一種地緣政治思考,也可以說是中國有關朝鮮半島在東北亞國際關系中重要地位的一種想象,它無疑影響了中國的朝鮮半島政策。

今天的中國與朝鮮以鴨綠江和圖們江為國界,作為近鄰,中國不希望其他大國尤其是域外大國主導朝鮮半島事務。這其實一直是影響中國朝鮮半島政策的一個因素。正因為如此,中國歷史上主要基于自身安全利益多次介入朝鮮半島的戰爭,并付出巨大代價。

比如,在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后,特別是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跨過“三八線”并到達中朝界河邊之后,中國領導人十分擔憂美國占領整個朝鮮半島可能會威脅中國的安全。毛澤東在1950年8月4日的政治局會議上說“如果美帝得勝,就會得意,就會威脅我國”。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開始進入朝鮮,參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了近三年的戰爭并付出了巨大代價。

1950年出兵朝鮮,實際上也使得中國在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之后開始重新介入和影響朝鮮半島事務。但是,今天中美關系的性質是陸上大國與海上大國之間的爭斗嗎?朝鮮依然是中國的安全緩沖地帯嗎?中國未來還可能介入朝鮮半島的戰爭嗎?這些問題都是不容易回答的。

美國

在主要大國中,美國與朝鮮半島的關系雖然歷史最短,但是影響巨大。

美國在二戰后成為超級大國,利益遍及全球,包括朝鮮半島。按照“邊緣地帯”理論,朝鮮半島正處于邊緣地帯,其對美國的戰略意義顯而易見。而在美軍上將麥克阿瑟看來,二戰以來,美國“在戰略上的邊界地處亞洲大陸的東海岸”,美國必須阻止亞洲大陸形成深入或穿過太平洋的軍事威脅。

如前所述,1945年8月,美國向蘇聯提出以“三八線”方案,把朝鮮半島劃分為兩個受降區,之所以這樣做,是“表明自己決心阻止蘇聯接管整個朝鮮半島”。接著,美國出兵 “三八線”以南,扶植李承晚建立大韓民國政府,實際上也成為朝鮮半島的一個“特殊鄰國”。

朝鮮戰爭爆發之前,美國一度把朝鮮半島排除在其“防御地帯”之外,但戰爭爆發之后,杜魯門政府迅速決定出兵干涉,并把朝鮮半島視為其在東亞遏制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勢力的重要一環。

有學者認為,這是出于與蘇聯競爭的需要,而不是出于朝鮮半島本身的戰略重要性。比如“遏制之父”喬治?凱南就認為,“我們把軍隊派到半島去,并不是因為那里有何等重要的戰略意義,而是因為根據分析的結果,如果我們袖手旁觀,全世界的信心和士氣會受到極大打擊……我們唯一的目的就是將世界格局恢復原狀”。

后來的歷史告訴我們,凱南的判斷并不準確——美國戰爭結束后至今一直在韓國駐扎軍隊,并與韓國締結有軍事同盟條約,美韓同盟是美國在東亞構建和維持的雙邊軍事同盟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二戰結束至今,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國博弈一直在朝鮮半島上進行著,也可以說,美國一直都是半島事務的最主要當事方之一。由于大國博弈的存在,朝鮮半島的南北關系不可能是單純的雙邊關系,大國關系和南北關系總是糾纏在一起,難以分清。這正是朝鮮半島問題的復雜性所在。

從一定程度上說,朝鮮半島的政治分裂和南北之間適度的緊張關系可能有助于維持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是否可以說,美國并不愿意朝鮮半島問題得到徹底解決,以便使其永久地介入該地區事務?

半島國家

關于朝鮮半島的想象,同樣影響著半島國家的對外決策。長時間以來,朝鮮半島流傳著“鯨魚群中的小蝦”的說法,這是半島人民的一種自我認知和關于半島地位的想象,帶有強烈的受害者意識和不安全感。在他們看來,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地位使其很容易成為大國爭斗的犧牲品。

出于維護自身安全的考慮,半島國家傾向于與某個(或幾個)大國建立并保持密切的關系,比如冷戰時期和今天的韓美同盟、冷戰時期的朝蘇同盟、朝中同盟,以及今天朝鮮與中國、俄羅斯的關系。

其中,韓國對于美韓同盟的依賴性最為明顯,而這又集中體現在對駐韓美軍的態度上。韓國前外務部長孔魯明曾公開說,朝鮮半島即便統一了,也還要保持與美國的軍事同盟關系。在這些韓國政要看來,美國可以充當“平衡者”的角色以維持本地區大國的力量平衡,其中也包括“平衡”中國的力量。

比如,金大中就明確表示,在朝鮮半島統一后,駐韓國的美軍將繼續存在下去,因為它對于維護朝鮮半島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均勢極其重要,特別是有助于防止中國和日本在朝鮮半島的爭奪。

文在寅2018年9月25日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也表示,駐韓美軍問題與終戰宣言及和平協定“毫無關聯”,駐韓美軍“不僅有助于維系韓國的安保,也與美國的世界戰略息息相關”,它扮演著東北亞安定和平均衡者的角色。

除了平衡大國關系之外,韓國還有人提出,美軍留下來可以保證半島民主進程的順利進行、維護朝鮮半島的經濟穩定、幫助朝鮮半島對沖中國文化的壓力等。耐人尋味的是,2000年8月30日,時任韓國總統的金大中在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的采訪時披露說,甚至朝鮮領導人金正日也同意,朝鮮半島統一后有必要讓美軍繼續留駐。他說,金正日是在兩人的首次會晤中做出這一表示的,金正日說“沒錯,我們是被大國——俄國、中國、日本所包圍,因此美國軍隊應該留下來”。不過迄今為止,朝鮮領導人和該國官方媒體并沒有公開發表過這樣的言論。

應該說,半島國家并非總是大國斗爭的犧牲品,利用有關大國之間的博弈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甚至充當東北亞地區國際關系的“均衡者”,往往也是它們的一種政策選項。比如冷戰時期,朝鮮領導人在中蘇之間的行走可謂游刃有余。

結論

如前所述,由于特殊地緣政治地位以及大國相爭的歷史記憶,一種關于朝鮮半島的想象被建構出來,并持續存在至今。在這種想象之下,相關國家往往從競爭和沖突的視角看待朝鮮半島事務,因此陷入到一種阻礙東北亞地區合作的安全困境,即“朝鮮半島困境”之中。

有關朝鮮半島地位的想象無疑是一種社會建構的觀念,但這種觀念一旦被建構出來,尤其是成為一種思維定式之后,很難發生改變。特別是在21世紀初中國快速崛起、大國之間(首先是中美之間)博弈加劇的背景下,朝鮮半島成為沖突熱點的可能性進一步凸顯。

但是,也沒有什么觀念是永恒不變的,有關朝鮮半島的想象,未來也可能會被一種新的觀念所取代。事實上,相關的地緣政治因素已經發生改變——朝鮮半島及其周邊早已在導彈、飛機和艦艇的有效作戰范圍之內,朝鮮半島過去充當安全緩沖和交通要道的作用已經明顯下降。此外,相對于陸地空間,海洋空間、大氣空間、外層空間和網絡空間正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樣一來,歷史上主要基于陸地思維的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意義也會日漸淡化,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未來,關于朝鮮半島的各種可能性都是存在的,甚至東北亞共同體也是可能的,只要我們具備足夠的想象力和超越固有的思維定式。

-----

本文原題“地緣政治、歷史記憶與有關朝鮮半島的想象”,刊發于2019年《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2期。“澎湃”經授權編發,作者在刊發前有批注修改。

    責任編輯:單雪菱
    校對:欒夢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嫩江县| 大发888娱乐城动态| 足球百家乐官网网上投注| 百家乐注册开户| 大发888送彩金| 赌场百家乐破解| 玩百家乐官网高手支招篇| 老虎机的规律| 百家乐投注信用最好的| 免费下百家乐官网赌博软件| 太阳城娱乐城官方网站| 网上玩百家乐好吗| 皇冠在线投注网| 网上百家乐大赢家| 大杀器百家乐官网学院| 澳门百家乐官网娱乐场| 新全讯网网址g5vvv| 百家乐最佳注码法| 王子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赌场牌路分析| 澳门百家乐官网威尼斯| 涟源市| 大发888怎么注册| 百家乐视频交友| 真人百家乐官网开户优惠| 博狗百家乐官网现场| 鸿博娱乐城| 姚记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大佬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娱乐城送38| 最佳场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三亚市| 网上现金赌场| 球探网即时比分| 百利宫娱乐城官方网| 大发888 加速器| 大发888网页ban| 新加坡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网投注| 在线龙虎斗| 皇冠网小说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