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本富有詩意的科普書,讓我們讀懂上海的溫度與濕度
從東海之濱籍籍無名的小漁村成長至今,上海的發展離不開濕地,離不開水與土的交匯。上海有哪些重點濕地?濕地滋養了多少生靈?一本由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創作的科普書給出答案。
《上海城市濕地生態——自然與人文的交融》是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連續第五年打造的科普作品。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 供圖
在迎來第50個世界環境日之際,由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科研工作者和繪畫愛好者聯合創作的科普讀物《上海城市濕地生態——自然與人文的交融》亮相。
6月6日新書分享會上,主創們與市民分享科普讀物的創作歷程。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 供圖
在6月6日舉行的該書分享會上,主創人員與市民分享科普讀物的創作歷程,普及上海城市濕地生態知識。該書既有專業性強而又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又有60余幅手繪畫作,還有24首古詩詞與章節主題相得益彰,從濕地類型特征、濕地生物類群、濕地服務功能等角度,探究和展現了濕地與城市的關系。
主創人員談到,在人類歷史的長河里,文明的發生和發展與濕地有著緊密聯系。上海作為長江口通江達海的特大型都市,也是長江經濟帶最重要的節點城市。城市濕地為市民提供了多樣化的生態系統服務,發揮了巨大的生態、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雖然隨著產業發展和城市擴張,人類的活動在擠壓著城市濕地的面積和濕地生物的生存空間,然而近十幾年來得益于濕地生態保護的進一步落實,民眾生態保護意識不斷提高,上海城市濕地生態逐年向好,濕地生物多樣性也在穩步回升。
書內頁 澎湃新聞記者 張慧 攝
該書的定位就是在于讓讀者在書中暢游上海的種種濕地,熟悉與市民相鄰共生的水生植物、底棲動物、兩棲爬行動物、魚類、鳥類等濕地生物類群,從而讀懂“一座城市的溫度與濕度”。
主創人員們還提到,為了盡可能去寫好、畫準上海濕地景觀和生靈,他們查閱了大量的文字與圖片資料,在野外考察中積累了大量素材。為了盡量精確描摹一些生物的性狀、生境等特征,往往會對某一張圖不厭其煩地修改甚至“回爐重造”。
主創團隊期望,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上海這座城市以及城市的濕地,從而關愛、呵護生態環境,成為生態文明的踐行者。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