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可疑的沉默
回應質疑是獲獎者的義務。能夠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研究,須為“重大科學發現”,并有三個授獎條件:前人尚未發現或尚未闡明;具有重大科學價值;得到國內外自然科學界公認。這三項條件中,第三項是前兩項基礎和前提。正是基于這一邏輯,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獎評出后,中國計算機學會曾發表聲明,認為“政府不是學術共同體,對專業發展和水平并不具備專業判斷力”,要求政府退出國家科技獎評審。反過來說,真正符合上述要求的獲獎研究,自然必須經過并且能夠經得起同行的嚴格審視和反復質疑。
回應不應該是單向度的。張教授有機會通過媒體為自己辯護,質疑者也應該得到向同行和公眾發言的機會,對張教授的回應做出回應。如果他們被張教授說服,改變質疑的立場,固然很好,但如果他們沒有被說服,甚至提出了新的質疑,也屬正常。可惜的是,這樣的情況沒有發生。
張堯學回應爭議前后,大量質疑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網絡和自媒體仍在針對張堯學的辯護,展示相反的證據,但大量博客文章和媒體報道,特別是有關“透明計算”項目學術價值的討論,以及對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評獎標準和規則的爭論,目前都無法檢索。科學界陷入了可疑的沉默。
沉默不代表質疑者已經被說服。爭議沒有消失,只是被取消了。我們認為,這樣的沉默是不正常的。人為的沉默不利于澄清爭議,對中國科學的發展,有百害而無一益。
設立國家自然科學獎,是為了促進中國科研發展。1999年國家科技獎勵機制改革以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九次空缺,給人留下了甄選嚴格的印象。我們認為,只有繼續保持嚴格的甄選標準,并且勇于面對質疑和爭論,才能維持這個獎項的聲譽,并借此掃除中國科技界長期存在的虛浮、夸大、造假和唯上不唯實等積弊,引導新的學風。而一個沉默的科學界,是無法通往這些偉大目標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