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荊棘鳥》作者麥卡洛去世,據說梅吉和拉爾夫都是有原型的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么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后,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荊棘上,便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創來換取... ...
這是小說《荊棘鳥》最著名的開頭,“無法得到的愛情,永遠禁止的……荊棘鳥”。在小說里,年輕的梅吉愛上了神父拉爾夫,而神父在他對梅吉的愛情和對教會的忠誠之間痛苦徘徊。
《荊棘鳥》的作者、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考琳·麥卡洛正在伏案工作。1月29日下午,《荊棘鳥》的作者、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考琳·麥卡洛因腎衰竭在澳大利亞諾福克島的醫院去世, 享年77歲。自1983年嫁給了諾福克島人Ric Robinson 之后,她就一直生活在這個遠離悉尼和澳大利亞本土的島嶼,島上居民只有2000多人。
近40年來,麥卡洛的這部小說在全世界暢銷3000多萬冊,幾代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靜靜地諦聽拉爾夫和梅吉的悲情故事,它的中文譯者曾胡對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記者說,“好多讀者給我寫信說她們流著眼淚看完的,或是在大學宿舍里的被窩里用手電看,看了好幾遍。這是本女人小說,它所描述女人對愛情的追求有時是盲目的,以死相拼的,所以很受女性的喜愛。”
1995年6月,正在參加中考的澎湃新聞記者,在完成上午的考試之后,跑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中午重播的電視劇《荊棘鳥》,看完一兩集再跑回考場,繼續下午的考試。進入高中以后,才在學校的圖書館看到了電視劇原著小說。2個月前,澎湃新聞記者去參觀譯林出版社的庫房,看到紀念版的《荊棘鳥》,就對著一邊的編輯說:“我想要一本書,你們別嘲笑我,就是這本《荊棘鳥》。”這是時隔十七八年后重讀這部小說。
《荊棘鳥》在1983年被美國廣播公司拍攝成一部迷你劇。圖為女主人公梅吉和男主人公拉爾夫的劇照。《荊棘鳥》講述的是克利里家族傳奇式的家世史。故事開始于20世紀初葉,結束于半個多世紀以后的1960年代末70年代初,從帕迪·克利里應無兒無女的老姐姐貴夫人瑪麗·卡森之召,攜妻子菲奧娜和七個子女從新西蘭遷居澳大利亞的德羅海達牧羊場,到帕迪唯一幸存的孫輩、才華橫溢的演員朱絲婷在遙遠的異國他鄉確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愛情歸宿,整整講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的人生經歷和情感歷程,其中最主要的是梅吉與拉爾夫神父之間那場刻骨銘心的愛情。
《荊棘鳥》書封。有人認為考琳·麥卡洛“將人生全部的方方面面都濃縮進了一本杰出的書里。”她試圖通過克利里家的滄桑和感情歷程揭示這樣一個道理:真正的愛和一切美好的東西是需要以難以想象的代價去換取的,正如小說的結尾所寫的那樣:“鳥兒胸前帶著棘刺,它遵循著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它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趕著,歌唱著死去……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但是,當我們把棘刺扎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我們依然把棘刺扎進胸膛。”
考琳·麥卡洛1937年生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西部。她原先是一名品學兼優的醫科學生,以理學優等榮譽學位畢業于新南威爾士大學,后來獲得了兒童健康研究所(倫敦)碩士學位,繼而領導美國紐黑文耶魯醫學院神經學系研究實驗室的技術工作。她是數家神經科學研究所和基金會的贊助人,還擔任皇家悉尼北岸醫院臨床神經生理學顧問。
但麥卡洛不甘心一輩子做醫生和研究,從小喜歡寫作的她嘗試寫作,她的第一部小說是1974年出版的《Tim》,這同樣也是一部羅曼史小說。 1977年,考琳·麥卡洛利用業余時間創作的《荊棘鳥》出版,小說甫一問世,長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59周,并很快在全球暢銷。考琳·麥卡洛這部時間跨度從1915年至1969年的澳大利亞家族小說,有關夢想、掙扎、郁積于胸的熱望和禁愛的家世傳奇故事吸引了一代代讀者,被譽為澳大利亞的《飄》。1983年,小說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并且贏得了六項艾美獎。電視劇版《荊棘鳥》的觀眾也有數億人之多。
包括《荊棘鳥》在內,考琳·麥卡洛一共寫了25部小說,還創作了傳記,寫散文或雜文,甚至寫音樂劇。考琳·麥卡洛的最后一部小說是2013年出版的《 Bittersweet 》,該書中文版將由讀客圖書公司出版。而在生前,1997年,考琳·麥卡洛被澳大利亞將她列為100件活著的國寶之一,她曾對媒體開玩笑說,自己位列第13。
曾胡是《荊棘鳥》一書的主要中文譯者。1月29日晚,曾胡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回憶了1980年代翻譯《荊棘鳥》一書的經過。曾胡說,他當時是從《時代》雜志評選的十大當代經典里知道了這本《荊棘鳥》,“情節看了很感動,就決定翻譯這一本。”當時他34歲。
當時的澳大利亞在世界文壇沒有什么太大影響,那個時代,澳大利亞本土文學占上風,而這本《荊棘鳥》是本土文學的一個代表。在曾胡看來,《荊棘鳥》是麥卡洛以某一家族史為依據進行多年調查而寫成的,“她沒有透露原型是誰,但是有依據的;類似紀實文學,但更小說化。”從寫作上來說,澳大利亞的小說文風比較質樸,麥卡洛的故事編得也不錯,但曾胡認為,和歐美小說比也未必見長,“但因為大家對澳大利亞都不是很了解,就覺得內容比較新鮮。我認為她對風光描寫很有特色,對澳大利亞的干風暴、草原火災描寫非常成功,我印象很深刻。”
《荊棘鳥》常被拿來和《飄》相比,但在曾胡看來,除了女性在愛情的執著上有共同之處外,其它各個方面差別都挺大,“大家把它比喻成‘澳大利亞的《飄》’,還是因為女人對愛情的這種執著精神上的相通。而且這個評價至今還很難有其他簡要的評價可以超過。”
曾胡在1980年代就翻譯完成了《荊棘鳥》,但他的翻譯版本直到1990年才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當時還有另外一個中文版本,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但只有曾胡的版本至今還在使用,小說后來先后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和譯林出版社出版。小說開頭那段凄美的開場白,曾胡說,他前后翻譯了7遍。
中國讀者從1990年代初開始從曾胡的版本真正閱讀《荊棘鳥》,隨著電視劇的引進,這部小說在1990年代的中國也成了暢銷書。曾胡說,他在那個時候經常會收到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來信,訴說她們的閱讀感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