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56歲上海“西宮”再傳要拆:陳毅指示修建,官方稱未聽聞
面臨拆除的傳言,對上海市滬西工人文化宮已不是第一次。
1月14日,同濟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燕寧發微博稱,根據他得到的一份相關材料推算,滬西工人文化宮的主體建筑工人文化俱樂部或將被拆除。
對此,上海市總工會相關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尚未收到滬西工人文化宮要拆除的消息。普陀區總工會資產辦負責人也表示,沒有收到“紅頭文件”。
滬西工人文化宮被市民簡稱為“西宮”,曾是很多上海市民兒時最愛的游玩地標之一。現在,這里也仍是很多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網友傳言文化宮要被拆
1月14日上午,網友“leonlyn2015”發微博稱,滬西工人文化宮由時任市長陳毅于1954年指示修建,著名建筑師陳植帶隊設計,是上海民用設計院的代表作品,至今已有56年歷史,但“近期將在俱樂部位置開辟一條道路,并將歷史建筑拆除”。
這條微博迅速被建筑業內人士、熱愛上海歷史文化網友轉發和評論,字詞間均表達了惋惜和不舍。
網友“石玉松翠”表示,“對于很多上海人而言,滬西工人文化宮應該承載了很多記憶”,也是“新中國最早一批公共文化空間”。
作家陳丹燕則認為,尊重歷史痕跡是保護城市文化記憶的重要部分,“西宮”不應該拆除。
網友“leonlyn2015”告訴澎湃新聞,其真實身份是同濟大學建筑與城鄉規劃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燕寧。
據李燕寧透露,他的一位朋友最近參與普陀區一個影劇院綜合體工程的招投標。根據招標方出具的材料,他們分析發現,這個影劇院綜合體位于滬西工人文化宮、滬西工人影劇院所處地塊,整個工程還包括新建一條馬路、一個大型地下停車場。
滬西大劇院標志。 澎湃新聞記者 雍凱 圖據李燕寧和朋友分析,規劃新建的這條道路正通過現有的滬西工人影劇院;而從整個工程狹長的可建范圍來看,滬西工人文化宮主樓正在其中。因此,他們推斷,這兩幢建筑可能將被拆除。
李燕寧認為,從歷史和文化價值上看,滬西工人文化宮主樓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上海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工人活動聚集點之一。
他還表示,從建筑價值看,滬西工人文化宮主樓1959年建成,滬西工人影劇院1972年建成,都帶有鮮明的新中國建筑特色。這兩幢建筑既有細膩的花格窗、民族特色的坡屋面,又有西方現代主義建筑所強調的自由平面、底部架空特色,還有包豪斯學派所注重的實用、經濟、美觀的原則,充分體現了建國初期上海的設計和建造水平。
市總工會表示未有聽聞
關于滬西工人文化宮面臨拆除的說法,滬西工人文化宮一名張姓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這需要咨詢普陀區總工會資產辦公室。對此,普陀區總工會資產辦公室一名金姓負責人表示,目前尚沒有接收到相關的“紅頭文件”。
上海市總工會相關人士也表示,未聽聞滬西工人文化宮將被拆除的消息。
地處武寧路的滬西工人文化宮及其附屬建筑、園林占據了內環高架和蘇州河之間的一大片區域,占地6.9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1萬平方米,是全市面積最大的園林式工人文化宮。
據《普陀區志》記載,滬西工人文化宮以一幢3層主體大樓為中心,前有南、北草坪、花壇及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雕塑像等,后有足球場、籃球場、游泳池以及各類室外游藝設施,南側有藝術培訓教學樓和招待所,北側有1萬多平方米的人工湖,可供劃船、垂釣。湖中設有大島、小島。西北部有餐廳、茶室及橫濱?上海友好館。
據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網站介紹,滬西工人文化宮建成后,積極開展職工文化活動,舉辦各類藝術培訓班,成立各種工人業余藝術團體。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誣為“黑色染缸”,職工文化活動被迫停止。
20世紀80年代,文化宮的事業得到全面恢復和發展,新增12個景點,添置大型游樂設施,相繼成立工人的美術、攝影、集郵、書法、影評、書評、釣魚等愛好者協會。每逢重大節日還組織大規模游園晚會、青少年游園活動等。1989至1990年,每年入宮活動的人數達1300萬人次。
1980年,文化宮創作并演出的話劇《開窗》,入選由全國總工會、文化部等舉辦的文藝調演;獨幕話劇《婆婆媽媽》及滬劇《金蜂記》等劇目,參加市首屆“十月劇展”和市第二屆戲劇節,獲得一、二等獎。1980年起,該宮被市政府外事辦公室列為接待國外工會、工人代表團參觀訪問的單位。
現在,這里的滬西小商品市場、滬西花鳥市場也是很多市民休閑娛樂的場所。
幾代人兒時的游樂“圣地”
2015年1月14日,上海普陀區滬西工人文化宮,門口的小商店不少打出“租約到期”的牌子。 澎湃新聞記者 雍凱 圖63歲的收藏家劉德保住在西宮附近。在他的印象里,20世紀60年代,剛建成不久的西宮,有很多展覽和活動。滬西工人文化宮的規模和影響力,在上海的幾大工人文化宮中是最好的。
滬西工人文化宮剛建好時,劉德保還是小學生,他只能和同學們戴著紅領巾集體參觀。讓他們羨慕的是,附近工廠的工人們,可以憑會員證進進出出。
75歲的吳阿婆記得她在滬西工人文化宮過了一個熱鬧的勞動節,時年30歲出頭的她,是上海電氣科學研究所的工作人員。當時的文化生活很匱乏,在她印象里,當時的演出就好似草臺班子,即便如此,也極大地豐富了她的生活。退休后,她經常來文化宮的空地上遛遛彎,鍛煉身體。
對80后、90后而言,滬西工人文化宮則是放學后的樂園。
1984年生的張小姐仍清晰地記得,1998年,還是初中生的她幾乎每天放學后都會和小伙伴們一起去人工湖畔玩捉迷藏,他們深知附近的“暗道”和假山中哪里有最適合掩藏的角落。
“當時,滬西工人文化宮的游戲機廳在全上海都很有名氣。”雍先生至今仍記得一塊錢換四個游戲幣帶來的快感。據他回憶,當時PS2剛上市,西宮的游戲機房弄了兩三臺,大家都排著隊玩“拳皇97”。
1990年出生的徐小姐在高中時期,從市三女子中學出發,坐三站公交車,到滬西工人文化宮也不覺得遠,因為那里能滿足她這個“吃貨”的胃。雖然已經有近10年沒有去過文化宮,但是,從曹楊路入口的油墩子到文化宮外的麻辣燙,她依舊能回憶起當時的味道。
在西宮吃一兩小籠喝一碗豆腐花,在湖上泛舟,在游樂園玩激流勇進,在花鳥市場買狗糧貓糧,幾乎成為曹楊地區乃至整個上海孩子的集體回憶。
關閉各種設施已略顯破敗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城市發展,滬西工人文化宮已經略顯破敗。
1月14日,澎湃新聞記者看到,其主樓在雨中顯得灰撲撲的,左側的屋檐破了一個洞,露出里面的木條。大廳里早已沒有當年的熱鬧場景,一個便攜式音響放著音樂,四五名中年人在跳交誼舞,他們身后貼在墻上的一張紅色海報上,還印著陳毅題寫的“工人的學校和樂園”。
一樓左邊的兩個辦公室大門緊閉落滿灰塵,右邊的展覽廳雖有展覽但也沒有開放,原本的小劇場已經不見蹤影。二樓原本設講演廳、游藝廳和藏書近10萬冊的圖書館,現如今,這些都已經消失,徒留已經關門的游戲廳。原本設有活動室和辦公室的三樓已經改為培訓機構和桌球房,但培訓機構里悄然無聲,桌球房也只有前臺工作人員獨自坐著。
據滬西工人文化宮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介紹,曾經的人才招聘會“滬西天天職場”已經不再開設,展覽廳主要搞小型展覽,場地租賃給培訓或是游藝單位使用,也有一部分租賃給相關單位辦公。
這名工作人員稱,對于“西宮”要拆的傳聞他們聽了20多年,但始終沒有動靜,“上面沒有文件,只是小道消息,不可信”。
2013年,普陀區規劃和土地管理局曾在“關于貫徹實施《城鄉規劃條例》情況的報告”中指出,將建設上海中心城區西北部核心區。
其中特別提到,將滬西工人文化宮地塊等項目作為抓手,提升普陀區作為上海西北門戶的整體形象,并形成研究報告,明確了滬西工人文化宮地塊規劃總體方向是構建大眾文化中心、生態娛樂中心、文化商務中心,形成上海西北核心區域文化主題板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