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官方證實牡丹江師范學院早前更名大學失敗,已再次提出申請
“牡丹江師范學院更名大學”又有新消息。這所高校多年前已瞄準“黑龍江師范大學”之名,但再無下文。
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提問,牡丹江師范學院更名大學曾列入全省高校設置十二五規劃,但遲遲沒有實際進展。目前已經進入十四五期間,牡丹江師范學院作為黑龍江省東南部重要的高等師范院校,對全省基礎師范教育做出重要貢獻,為了促進全省高等師范教育均衡發展,省政府、省教育廳對十四五期間協調推動牡丹江師范學院更名大學有什么規劃?有什么支持政策?十四五期間能否完成更名?
黑龍江省教育廳5月25日答復稱,教育部《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中明確規定了稱為“大學”的本科高校設置標準。牡丹江師范學院雖然列入了我省高校設置“十二五”規劃,但經過努力并未達到國家要求,因此,未能更名大學。目前,黑龍江省正在編制高校設置“十四五”規劃,牡丹江師范學院再次提出更名大學申請,我們正在按照國家校設置程序積極推進相關工作。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誰來擔起“黑龍江師范大學”之名?》提到,在2011年3月牡丹江師范學院呈送黑龍江省教育廳的《牡丹江師范學院關于更名為黑龍江師范大學的請示》中,學校提出,更名為黑龍江師范大學有利于社會對學校的認可,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同時易于境外人士識別、理解學校的性質和地位。必將在學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對外合作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牡丹江師范學院當時還提出,更名為黑龍江師范大學符合該省高等院校布局的需要。全國以省命名的師范大學有19所,除原來坐落在省會的學校直接升格外,其他坐落在省會外的學校,更名時也直接升格為大學,沒有一座城市兩座師范大學同時存在。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很快,高校數量不斷增加,辦學體制也趨于多樣化。高校間有合作也有競爭,對于我們這樣的學校來說,挑戰與機遇同在,相比較而言,挑戰可能還要大于機遇。我校更名不是要就此掛上一個更大更亮的招牌,而的確是發展的需要,讓校名更好地體現學校本身的性質和內涵,從而能與全國其他同類院校站在一個起跑線上。同時,也有助于學校在校名上與其他院校保持一定差異度,近年來,我校省外生源比例逐年增加,避免在招生咨詢會上部分考生,特別外省的考生把我們學校當成牡丹江大學的一個學院。”牡丹江師范學院表示。
《牡丹江師范學院關于更名為黑龍江師范大學的請示》還提到,“我校就更名黑龍江師范大學事宜與哈爾濱師范大學等校進行了溝通,得到了兄弟院校的支持。”
牡丹江師范學院始建于1958年,歷經東北農學院嫩江分院(1958年-1964年)、北安師范專科學校(1964年-1965年)、寧安師范專科學校(1965 年-1970年)和牡丹江師范學院(1970年至今)四個發展階段,是全國首批學士學位授予單位。1995年9月,學校遷入牡丹江市,結束了近 40 年農村辦學的歷史。
經過六十余年的發展,牡丹江師范學院已成為黑龍江省東南部地區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省屬本科院校,是黑龍江省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之一。2001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06年,學校被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9年,學校被教育部評為“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單位”。學校現具有學士、碩士兩級學位授權體系。
然而,多年時間過去,牡丹江師范學院更名一事始終未能落定。其中在2014年4月,牡丹江師范學院召開了第三次校長辦公專題會議(擴大),專題研究“更名大學”工作。會上提到,一是要充分認識本次會議的重要性。二要充分認識完成“更名大學”此項任務的嚴峻性和不確定性以及學校“更名大學”面臨的四個嚴峻挑戰。三是要充分挖掘各種潛力,利用各種有利條件,集中優勢人力、物力、財力做好此項工作。會議稱,“更名大學”工作是對每個人的考驗,要本著對學校、對師生員工負責的態度,自覺履行工作職責。不斷樹立新目標,不斷實現新追求。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