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央媽“背后鼓勁”,11月新增貸款創同期歷史新高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貨幣政策更加注重松緊適度”的話音剛落,在貨幣政策略顯寬松的背景下,原本是信貸投放淡季的年末,意外出現了銀行大手筆放貸的罕見畫面。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央行)12月1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11月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8527億元,比上年同期(同比)多增2281億元,比上月(環比)同樣多增3044億元,遠超市場預期,并創歷史同期新高。
同樣放量增長的還有包含信托貸款等影子信貸在內的社會融資規模。數據顯示,1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15萬億元,比上月多4656億元,比去年同期少847億元。
而截至11月底,直接代表市場資金寬裕程度的廣義貨幣(M2)余額120.86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3個和1.9個百分點。
表內和表外融資的集體回暖,似乎印證了一點——央行正在通過改進合意貸款管理,為商業銀行積極投放貸款助力。路透剛剛援引兩位消息人士報道稱,央行要求全年新增信貸控制在10萬億元人民幣以內,最近已大幅調整合意貸款規模;各家銀行也已開始行動,加大放款力度。
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已經超過了9萬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8.89萬億元的規模。
而按照過往的額信貸投放節奏,銀行在四個季度中分別按照3:3:2:2的節奏發放貸款,正是由于受到合意貸款規模的約束,雖然決策層多次要求降低融資成本,但定向降準應釋放出的信貸資金難以開閘投放,導致政策效應縮水。
不過,不少分析師對一片向好的數據頗為冷靜。
“看似‘美好’信貸數據的背后還是依靠票據融資和企業中長期貸款,前者銀行風險偏好收縮,只能用票據完成央行下達銀行的信用額度;后者反映銀行在風險偏好回落之時只敢將信用貸給有政府背書的公共部門。”民生證券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