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市科技功臣葛均波:是科創達人,更是患者的“救心人”
5月25日,上海市科技功臣獎名單出爐,獲獎者是世界心血管病學領域最具影響的專家之一、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
葛均波長期致力于推動我國重大心血管疾病診療技術革新和成果轉化,創造了多個心臟病領域的“中國第一”和“世界第一”。
他率先開通心梗救治的“綠色通道”,大大提升搶救成功率;他帶領團隊十多年不輟鉆研,研制出國內首例生物完全可降解支架于2020年獲批上市。從醫數十年來,葛均波一直是患者的“救心人”。
葛均波 本文圖片 受訪者提供
開通“綠色通道”搶救心梗患者逾萬名
1999年葛均波從歐洲回國,在他倡議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率先建立了華東地區第一條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搶救快速反應的“生命通道”。
這條特殊“通道”破除了科室間壁壘,去除了不必要的環節,讓重癥患者到達醫院后90分鐘內即可得到有效救治,醫院能夠更快更有效地開通患者閉塞血管,救助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醫生的壓力隨之驟增。建成之初,葛均波經常會被急促的電話鈴聲吵醒,無論是凌晨深夜,還是酷暑嚴寒,他都會第一時間趕到醫院,成為打開患者生命通道的救“心”人。
近20年來,通過這條綠色通道,中山醫院已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逾萬名,成功率達96%以上,并為中國胸痛中心建設提供參考模式。2012年,該院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綠色通道”團隊榮獲 “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中山醫院心血管醫生應該承擔更多的疾病防治的社會責任,綠色通道這件事意義深遠,我們要更好地做下去,它不僅僅是成功搶救了多少病人,主要是一種理念的傳達,是對心臟科醫生的,更是對患者。”葛均波說。
葛均波救治病人
多項全國第一和世界第一
“科創達人”葛均波通過不斷努力和鉆研,多年來實現了心血管領域多項第一。
為打破國外壟斷,經過15年探索,葛均波團隊于2013年成功研制出國內首例生物完全可降解支架,植入體內三至五年,即可完全降解吸收。經過我國首個且最大樣本量的該領域人群研究,四年隨訪結果顯示,1200例中的治療失敗率僅為5.3%。2020年,該支架通過國家審批順利上市,這標志著我國冠脈介入治療完成了“第四次革命”。
2021年3月18日,葛均波院士團隊正式完成了全球首個經心尖二尖瓣夾合器ValveClamp的上市前臨床研究階段最后一例病人的入組,這也意味著首款國內自主研發的心臟醫療瓣膜器械產品距離上市邁出了關鍵一步,并有望打破國外產品壟斷格局。
使用ValveClamp進行經心尖二尖瓣夾合術,被稱為是“在跳動的心臟上完成的超微創手術”。手術過程無需開胸及切開心臟,無需心臟停跳,只需在心前區切開3厘米切口,穿刺心臟送入器械進行手術操作。葛均波在國際首創的經心尖二尖瓣夾合器,可顯著縮短手術時間,惠及無法耐受外科手術的高危患者。
2015年,葛均波完成了世界首例深低溫冷凍消融去腎動脈交感神經術,這也標志著國內心血管器械創新的一次重大進步。2019年他完成亞洲首例經皮異位三尖瓣植入術,通過網絡實時轉播到了當時召開的東方心臟病學會議會場,贏得了中外會專家一致贊譽。
2019年,葛均波冠心病診療勞模創新工作室被評為中國長三角地區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他個人榮獲ICI心血管創新終身成就獎。
葛均波為病人做檢查。
全身心為病人付出
2016年《人間世》節目錄制現場,葛均波成功為19歲女孩做了一臺高難度心臟介入手術。手術過程中,他的手因高度疲勞、兩度抽筋,他一邊自我按摩,一邊緊緊盯著手術臺,這個鏡頭讓很多觀眾難忘。
“當醫生要努力解決患者的病痛,更多的還是責任和奉獻。”這是葛均波從醫的信念。
辛苦的科研加上長時間的手術壓力,葛均波曾長期飽受椎間盤突出的病痛折磨,先后兩次接受外科手術。病痛中,他也放心不下病房和心導管室的工作,常讓導管室的同事將手術病人的造影圖像接送到病房,通過對講機指導手術的進行。為保證手術的質量,他甚至讓同事把他的病床推到導管室指導手術。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后,葛均波關注其對心臟救治領域的影響,第一時間組織國內相關專家制定《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防控形勢下急性心肌梗死診治流程和路徑中國專家建議(第一版)》、《致全國心血管醫師——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控制背景下的防護策略》,這為疫情的科學防控、精準施策提供強有力的專業和理論保障。
從醫數十年來,葛均波一直為“心”而辛苦,他的心中裝滿了無數病人,他也為“心”而欣慰,因為他的努力拯救了無數患者和家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