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國前副總統在北京談氣候,那天PM2.5為236
11月25日傍晚,美國前副總統、諾貝爾獎和奧斯卡獎的雙料得主、世界氣候變化意見領袖阿爾·戈爾先生受《財經》邀請出席“《財經》年會2015”開幕式,發表了關于氣候變化及應對策略的主題演講。
盡管戈爾在世界各地演講的主題都是同一個,但顯然他和他的團隊都做了大量功課。這次在北京的演講中,戈爾所展示的PPT里,出現了不少中國的圖片,不少是拍攝于今年下半年,其中就包括籠罩在濃霧中的北京CBD。
面臨氣候災難的人類社會
在持續50多分鐘的演講中,約三分之二的前半部分時間,戈爾向聽眾展示了面臨氣候災難的人類社會,氣候變化導致滿世界洪水滔天,同時又導致滿世界干旱,而干旱又帶來山火蔓延,這一切都最終導致糧食減產,繼而引發社會動亂……
這正如戈爾在演講的開始所說的,危機這個詞同時存在兩方面的特質,第一是危,第二是機。“今天我的演講當中,這兩方面的特質大家都會看到。大家會看到很多圖像,向我們描述社會因為氣候變化帶來的危,但是不要著急,因為在演講最終的部分,我同樣會給大家介紹相應的機會,以及希望。”
“全球有1.1億噸溫室氣體污染排放到非常狹窄非常稀薄的大氣層中,它會讓熱量停留在那里,每一天都在這樣排放著,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地球越來越暖的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燒以及二氧化碳不斷地被排放到大氣當中。大氣層鎖住的熱量相當于每天爆炸40萬枚原子彈。”戈爾說。
戈爾指出,除了化石燃料燃燒以外,還有其他使氣候變暖的原因,包括森林的燃燒,交通、采礦、農業活動、永凍層的融化。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化石燃料的燃燒。從1850年第一個油井被發現開采,到第二次工業革命引入更多的化石燃料,到現在人類燃燒的更多化石燃料,最后的結果是所造成的污染全部進入了大氣層。
2013年是連續第37年全球的溫度高于20世紀平均溫度,過去的十年是最熱的十年。戈爾介紹:“歷史性的高溫導致了很多死亡和不適,它給人類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對牲畜和植物,對生態系統,都會帶來很多影響。”
戈爾在演講中引用美國國防部今年10月13日發布的2014年氣候變化藍圖表示,“不斷上升的全球溫度,正在改變降水模式,提升海平面,并且更多極端的天氣活動將激化全球動蕩、饑餓、貧困和沖突等挑戰。”
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正如戈爾在演講最開始所說,他在演講的后半部分談到了污染和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機會。
戈爾認為,人類正處在一個歷史轉折點,需要當下這一代人做出正確的選擇,放棄燃燒所有的礦物燃料,只能燃燒其中的一部分,克服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使得人類的文化能夠延續下去。“在四年前,我們看到了可再生能源的投資首次超過了礦物能源的投資,如果我們能轉向低碳的經濟,還能帶來上億的就業機會。”
“12年前一個預告說2010年太陽能市場將每年增加10億瓦特,但是我們超過了這個目標的17倍,我們今年將會實現這個目標的55倍。”像平板電腦一樣,戈爾認為光伏的安裝量和產量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會迅猛增長。而在這背后是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急劇下降。“在資本市場上,如果技術比替代的方法更便宜,這就帶來一個非常積極的市場。”戈爾表示,人們越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價格就會越低,相反人們使用化石燃料越少,它的價格就會越高。
在演講的結尾,戈爾樂觀地表示,人類自己造成了這些危機,也一定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問題是到底要多長時間才能組織出非常有效力的回應。“我相信最終是能找到解決方案的,我也非常樂觀,尤其是我們有了習近平總書記和奧巴馬總統的聯合聲明,這是他們前不久剛剛做出的。”
戈爾所指的是不久前在北京舉行的習奧會上,雙方簽署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兩國宣布了各自的行動目標——美國力爭到2025年,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排26%-28%,爭取減排28%;中國則計劃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努力早日達峰。
“這還不夠,但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戈爾演講的會場外,北京的濃霧之中,機動車穿梭不息,摩天樓燈火璀璨。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11月25日18時的監測數據,當地PM2.5為236,空氣質量狀況為重度污染。在濃霧環繞下失去光芒的太陽,16時就消失在濃霧之中。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