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少年去哪兒?
十年來,每個秋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中國孩子告別父母,踏入美國大學的校門。
而在這“每個秋天”之前,這些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已經準備了多年,攢錢、學英語、考托福、考SAT、請中介、準備申請材料……曾經只有達官貴人家的孩子才能喝的洋墨水,現在中產家庭的孩子們也喝得起了。
去年,美國大學里外國留學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81.9644萬人,而其中每四個人里,就有一個是中國人。十年前,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約1.6萬人,而今這個數字已高達20萬人。根據布魯金斯學會最新的一份報告,2008-2012年間,持F-1簽證進入美國的中國學生約28.5萬人,而中國也超過印度和韓國,成為赴美留學生的最大生源國(圖1)。
從1870年代的“幼童”選拔至今,中國經歷過幾波留美浪潮,但沒有一波像現在這樣規模巨大、前仆后繼。從需求方看,激發這一波赴美留學浪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中國家庭對中國高等教育體制的不滿(過去十年,赴美讀本科的中國留學生人數翻了9番),又比如中外勞動力市場對美國教育經歷的偏好(至少許多中國家庭是這么認為的)。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中產階級的不斷龐大。說白了,就是中國人有錢了,付得起美國的學費了。從供應方看,美國大學也樂于錄取這些高素質且家境殷實的中國學生。尤其是近年來美國經濟不景氣,公立大學經費遭削減,不得不擴大對外招生——外來學生的學費高,以求補貼。比如說加州大學十所分校,對本州學生只收平均1.3萬美元/年的學費,而加州之外的學生則需支付3.6萬美元/年,翻了近2倍。
根據布魯金斯報告,2001-2012年間,持F-1簽證的外國留學生共計向美國繳納了565億美元的學費以及391億美元的生活費,其中70%來自本科及碩士留學生。2008-2012年,僅僅紐約都市圈(New York metro area)就從其10.2萬名外國留學生那里獲取了26億美元的學費收入。(圖2顯示了留學生消費支出水平最高的10個都市圈)同樣在2008-2012年,僅僅來自北京的留學生就給美國貢獻了超過2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價值。
一些美國大學課堂上的中國面孔是如此之多,以至于一個笑話不脛而走:“假如你想提高普通話水平,請到美國來,因為你會有很多很多來自北京的同學。”根據布魯金斯報告,中國留學生主要自北京、上海、南京等直轄市或省會城市。其中,2008-2012年間,持F-1簽證進入美國的北京學生多達近5萬人。在向美國輸送留學生最多的20個城市里,中國大陸占了7席,分別為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成都、武漢和深圳。圖3排列了赴美留學生最多的7個中國大陸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二線城市”赴美留學人數激增,2008-2012年,最高增長率不是出現在北上廣,而是在寧波,高達252%。圖4呈現了中國大陸赴美的留學生流。圖中標注的中國城市均有超過1500名的赴美留學生。吸納最多中國留學生的5所美國大學分別是普渡大學(5,600人),伊利諾伊大學(5,400人),密歇根州立大學(4,700人),南加州大學(4,700人),和俄亥俄州立大學(4,500人 )。
那么,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學什么呢?顯然,他們并非平均地分配在各個學科,根據布魯金斯報告,商科(包括商務、管理和營銷)最受中國留學生青睞——2008-2012年,35%的中國留學生學商。其次是工程(17%)和社科(6%)。對于許多中國父母來說,把孩子送到美國、供他們讀完大學,就算完成任務了。接下來的事,他們鞭長莫及。但故事并未就此完結。學成之后,絕大多數中國留學生的就業首選地還是美國。但在美國找工作,并不容易;要長期居住,更不容易。一來美國近年經濟不景氣,需求不足;二來政府對是否留住留學生的問題猶豫不決,遲遲不肯放寬政策。
根據現行的OPT (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計劃,持F-1簽證的外國留學生在畢業后可申請在美工作12-29個月。OPT人數無上限,但留學生們必須在畢業前提出申請。2008-2012年,美國批準了大約37.5萬個OPT,平均每年7.5萬個。參考同一時期發放的F-1簽證,可大致估算出每3位留學生中有1位在畢業后通過OPT項目暫時留在美國。
OPT期限過后,留學生要繼續留在美國,就必須由雇主為其申請H-1B簽證。根據當前政策,美國每年只發放8.5萬個H-1B簽證,其中能攤到留學生頭上的大約2萬個。即使能拿到這兩萬分之一進而申請綠卡,(前)中國留學生等到永久居留權的那一天,可能已經是十年之后——因為美國在發放綠卡上面,還有國別的限制。換句話說,中國留學生人數越多,能夠拿到綠卡的比例越低。
不出意外,布魯金斯報告最后給出了“留人才、用人才”的政策建議。道理很簡單,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有賴于其人力資本的累積。只是作為中國人才的培訓基地并收取哪怕是高額的培訓費,從長遠看,并非美國的最佳選擇。
建議成為政策需要時間,但中國方面卻不能沒有危機感。指望中國人才可以由“美國制造”并長此以往,并不現實。梁啟超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當中國少年競相赴美而不歸,中國也就到了反思舊有體制的時候了。說到底,自家院子風光正好,誰愿意骨肉分離,何況還要支付高額的教育成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