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興文:僰苗習俗千古流傳,喀斯特地貌享譽世界
>>> 講好自然保護地故事
這是保護地故事發表的第40個作品
作者:俞木 設計:張也 魏明格 林佰川
音頻:小東 毛懷國 視頻:Zeno
編輯:阿圈 SVG動效:毛懷國
支持單位: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本文共4669字,預計閱讀時間16分鐘
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境內,十余個少數民族在此安居樂業,“僰苗文化”在這里綻放光彩。如今這里已成為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地,而同苗族齊名的“僰人”卻已難覓蹤跡,只有大山深處的僰人懸棺依舊存放在陡崖絕壁之上,向世人訴說著僰人曾經燦爛的文明。
小巖灣天坑內外?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興文,原名戎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卻在400多年前“棄戎從文”,改名“興文”。如今,興文縣作為中國僅有的41個世界地質公園之一的興文世界地質公園所在地,以國寶級的自然景觀享譽世界,面貌一新。
戎馬之地,緣何改名?古老僰人,蹤跡何在?又是什么樣奇特的地質遺跡讓它聞名世界?
這其中的故事都得從僰人說起。
01 偃武修文
據《珙縣志》(舊志)記載:“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滅開明氏,僰人居此,號曰僰國。”興文與珙縣毗鄰,古時同為僰人聚集之地。
僰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2500多年前的西周,相傳他們曾參加過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并且立下了不小的戰功,被封為“僰侯”,在今宜賓一帶建立了“僰國”。
據史料記載,歷經宋、元、明等數百年間的一系列戰亂和天災,僰人逐漸消失。也有觀點認為僰人在長期的遷徙和改名、混居過程中與其他民族融合,自然消失。
人世變遷,石山依舊,當僰人銷聲匿跡,留下的只有僰人懸棺。
據了解,僰人死后,既不土葬、火葬,也不天葬或水葬,而是將棺材置于懸崖絕壁之上,即“懸棺葬”。
崖壁上的懸棺?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懸棺葬是中國南方古代先民的葬禮形式之一。
他們會在懸崖上鑿兩三個孔,楔入木樁,將棺木放置其上;或是將棺木的一端置于崖壁天然洞穴、裂縫或平臺,另一端架在絕壁所釘木樁上,遠觀如懸云間,與自古相存的天空、山石、峽谷河流繼續保持著聯系。
九絲城的僰人懸棺主要在九絲城外的德勝河和毓秀河兩岸,有崖框葬、懸棺葬多處。
僰人懸棺?圖蟲創意
02 “喀”普天下
直到僰人消失的400多年后,后人在他們曾經生存的土地上發現了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2005年,興文石海國家地質公園與僰王山風景名勝區、太安石林風景區、凌霄山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如今,興文早已以它的“興文式”喀斯特地貌而聞名全國乃至全世界。
興文世界地質公園由小巖灣景區、僰王山景區、太安石林景區、凌霄山景區4個景區組成,面積156平方公里。
凌霄城桌狀山?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公園地處四川盆地南部與云貴高原過渡帶,保存了距今約4.9億~2.5億年期間的碳酸鹽巖地層,加之良好的水熱條件,這里洞穴縱橫交錯,天坑星羅棋布,石林形態多姿,峽谷雄偉壯觀。
知識拓展:國內著名地質學家朱學穩認為,“興文式”喀斯特具有“世界級大漏斗,大量的流入型洞穴,完整的喀斯特流域,優越的喀斯特發育條件,漫長的喀斯特演化歷史,古今不同階段喀斯特發育的疊置、繼承和新生”的基本特色。
從“滄海”到“石海”
如今的興文世界地質公園地表石芽密布,奇峰林立,猶如巖石組成的茫茫“大海”,故又名“石海”。而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在距今4.9億~2.5億年之前的古生代,興文地區本就是一片汪洋大海,這廣布的碳酸鹽巖便是證據。
園區內可見碳酸鹽巖廣泛分布?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當時,興文地區處于淺海環境,海水中的鈣離子、鎂離子與碳酸根離子結合成固體碳酸鹽顆粒,在海底層層沉積固結,形成了約300~500米厚的碳酸鹽巖地層,成為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基礎。
到了距今約7000萬年前,構造運動使這一帶地殼抬升,成為陸地,并褶皺成山。
后來經歷了地表流水和地下河流千百萬年的溶蝕、剝蝕,千雕萬鏤,最終形成了今天的“興文式”喀斯特地貌。
石林山崗?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石的海洋
興文世界地質公園既有形成于2.5億年前二疊系地層中的石芽——石海涌浪,又有形成于4.6億年前的奧陶系地層中的石林——太安石林,還有形態萬千、數不勝數的奇峰異石,形成了一片石的海洋。
石海涌浪?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南方喀斯特都是經過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逐步演化而來,形成的地質年代有較大差異,而興文縣內時限相差2億年的兩個地層卻近鄰而居,獨具地質特色,且龜裂豹皮紋巖與竹林交相輝映,可謂別具一格。
石海涌浪形成過程示意圖?腳爬客
1、灰巖上的節理被流水溶蝕形成溝槽;2、溝槽逐漸擴大,形成溶溝,溶溝間的凸起即石芽,同時逐漸露于地表 (僅供參考)
石海涌浪是興文石海標志性景點之一,脊狀石芽密布,溶溝縱橫交錯,形態千姿百狀,顏色如銀,似波濤翻滾,浪花飛濺,蔚為壯觀,有“凝固的波濤”之美稱。更難能可貴的是巖石表面發育有不規則的硅質結核和眾多珊瑚、腕足等海洋生物化石。
石海?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不僅如此,其他形態各異的象形山、象形石在公園內也應有盡有。
夫妻峰,一高一矮,似夫妻攜手、侃侃而談;七女峰,遠眺七峰俊秀、直插云天,行至眼前宛如輕舒彩袖的七仙女;美人石,體態苗條、嫻雅俊秀,極為傳神;白龍馬,渾身乳白、馬頸銀鬢。還有天涯望歸人、金龜戲狗熊、翠屏古塔等等,不勝枚舉。
夫妻峰?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洞的故鄉
興文地區具有數量眾多、規模巨大、結構復雜的地下溶洞群,目前已發現較大溶洞有260多個,其中洞內表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的有10個,1萬平方米以上的有50余個,代表性的有天泉洞、天獅洞、天梁洞等。
值得一提的是,以天泉洞、天獅洞為代表的溶洞都為多層洞穴系統,其中天泉洞上下可分為4層,無論空間規模還是游覽長度均居國內前列。
多層溶洞形成過程 示意圖?腳爬客 (僅供參考)
此外,洞穴沉積物類型齊全,發育良好,且保存完整,天泉洞內的鐘乳石密集如林,天獅洞的百米石膏花廊,世所罕見。
洞穴天光?圖蟲創意
天坑成群
興文發育有多個天坑,主要有小巖灣天坑、大巖灣天坑及飛霧洞、道洞和楠星天坑等,其中最大的當屬小巖灣天坑。
小巖灣天坑地形示意圖?腳爬客
小巖灣天坑與天泉洞、紅軍巖相通,東西長625米,南北寬475米,最大深度為248米,開口面積達20萬平方米。
小巖灣天坑剖面圖示意圖?腳爬客
經過對比,小巖灣天坑在口部直徑和容積方面都在國內居于前列,并且可與世界上的著名天坑相媲美。它與石林、石芽、峰林、洼地等景觀相鄰,共同構成完整的喀斯特發育系統。
興文小巖灣與國內其他著名天坑的比較?腳爬客
瀑布云聚
瀑布成群是興文世界地質公園的另一大特色。
僰王山由南向北五條溪流,在山門溝谷中透迄穿行,形成數量眾多、形狀各異的瀑布群:有起伏跌宕、綿延數千米的夢溪疊瀑,有飛流直下、如白龍出洞的龍泉瀑,有“大吼三聲雨就來”的同聲瀑,還有雨后四面八方皆是瀑布的寶盆谷圍瀑……
多層疊瀑?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這些瀑布根據成因可以分為兩類:河流逆源侵蝕型瀑布和侵蝕型漏斗瀑布。
前者是由于該地區志留系泥灰巖、粉砂質灰巖、泥巖等巖石較容易被侵蝕,在其上河流的侵蝕作用下被破壞,而逐漸形成陡坎,河水和溪流從陡坎處傾瀉而下形成,如婚紗瀑、三泉疊瀑等。
飛霧洞?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后者是由于流水侵蝕和重力坍塌作用形成的漏斗或天坑后,溪流從漏斗或天坑一側的陡壁上跌落而下形成,瀑布下方往往有瀑潭,如龍潭飛瀑、飛霧洞瀑布等。
03 特色生態資源
石林映綠
在興文世界地質公園東部,石林、溶蝕坑、地下伏流密集分布,地表峽谷和水體、植被的色彩交錯糅合,深綠、碧青、泥褐、灰白、淵黑……在自然光輝的交響曲中,綠色是柔和卻宏偉的主旋律。
駐足山間,極目遠眺,在一片片竹海中太安石林若隱若現,如同海浪中奇崛的礁石,綠浪翻滾,山石巋然。
石林?圖蟲創意
將視角放大到整個公園,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廣泛分布,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溫暖潮濕的氣候加之變化多樣的地貌,為植物生長繁衍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疊翠?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園區中的溝谷、山地之間不乏珍稀植物的身影,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銀杏、紅豆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桫欏、楨(zhēn)楠、香樟、潤楠、紅椿等,還有四川省級保護植物杜仲、筇(qióng)竹等。
竹子的生長 示意圖?腳爬客
孑遺植物——桫欏
值得一提的是興文世界地質公園還有生長著許多有“植物活化石”之稱的孑遺植物:桫欏(suō luó)。在竹林間、陡崖上、溪流旁零星可見大大小小的桫欏,高度在2米~6米之間,大多獨棵生長,少數三兩聚生。
桫欏?圖蟲創意
桫欏已有3億年的繁衍歷史,比恐龍的出現還早1億年左右,曾是恐龍的主要食物之一。桫欏為研究古生態、古地理、古氣候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有著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
04 僰、苗文化
僰人賽神節
雖然僰人已逝,但是他們的傳統節日“賽神節”流傳了下來,“賽神”并非與神仙比賽,“賽”字乃是祭祀酬神之意。
僰人槌牛節?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僰人擊打銅鼓,吹響號角,以椎牛祭祖敬神。以原生態的鳳鳥舞、蛙舞、雩(yú)舞、帗(fú)舞、武舞等多種舞蹈形式,載歌載舞,晝夜狂歡。舞者在臉部、赤身涂上色彩,或者身披獸皮,或者手執祭器、兵器,舉行祭獻貢羊、迎請天火、祈雨求神等民俗活動……
槌牛祭祀?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神秘、古樸、粗獷、熱烈的節日場面體現了興文僰人賽神節在四川乃至全國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和原生性。
苗族花山節
興文是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縣,苗族的苗語、苗歌、蘆笙舞、銀飾、刺繡等文化特色鮮明、極具魅力,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則是“花山節”。
擠蘆笙比賽?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花山節是興文苗族民間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又稱“踩花山”、“耍花山”,一般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或者端午節前后舉行,是苗族青年男女尋找知音、中老年人互相祝福的一個盛大聚會。
興文花山節?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2012年興文縣苗族花山節被中國人類民族學研究會、國際節慶協會等評為“2012中國優秀民族節慶”,并榮獲“2012最具國際影響力民族節慶”獎。
05 結語
獨特的地質條件形成獨特的地理環境,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獨特的生態資源,獨特的生態資源孕育獨特的人與文化,這些因素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共同造就了興文世界地質公園的雄、奇、秀、美。
夕照石海?興文世界地質公園 李鵬健/攝
僰苗擂銅鼓,天坑亦烘爐。在磋磨古今的時光流轉下,人類的世代不斷更替,而像天坑這樣被自然偉力造就的景觀也在不斷形成、發育、消亡。世世永更新,而人類對世界的觀察和探索也將繼續前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