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漫談國軍︱方先覺與第十軍:死守衡陽的是非成敗
對于湖南,尤其是長沙、衡陽的朋友,國民革命軍第10軍必定是耳熟能聞的部隊。作為第9戰區的主力之一,這支被譽“泰山”軍的部隊為讓日軍吃足了苦頭。著名的47天衡陽保衛戰,更是鑄就了它的威名,然而也因第48天的不名譽行為而飽受爭議。這一切還是先從它的誕生之日說起吧。
人事復雜,李玉堂打造抗戰預備軍
第10軍在民國歷史上出現過七次,最初由黔軍王天培部組成,作為北伐戰爭時期的主力部隊之一,曾有過不俗的戰績,但因派系斗爭而被吞并消亡。第10軍的番號被兩支張宗昌直魯聯軍的余脈使用。前者是方振武部,曾投奔馮玉祥,后脫離單干,1929年因參加反蔣戰爭而被裁撤;后者是徐源泉部,在與紅軍和日軍的交鋒中都以保存實力為己任,同樣落得一個被裁的命運。
時間一轉,到了抗戰的第三個年頭(1939年)。軍事委員會為了增強預備力量,命各戰區編組預備軍。位于湖南的第9戰區司令長官薛岳,看中了一支新成立的部隊——第190師。
第190師成立于抗戰爆發初期,由湖南、廣東兩省新兵組成,起初番號為預備第4師。在武漢會戰中,預4師在師長梁華盛的率領下,于鄱陽湖和德安給日軍以重創,由此受到重視,薛岳決定作為戰區預備機動力量使用。
1939年7月5日,在軍委會要求各戰區組建戰略預備軍的指導思想下,薛岳以第190師為基礎,在江西高安組建第10軍司令部,軍長一職由原第190師師長梁華盛升任。1940年5月,為了戰斗力,經薛岳申請,軍委會批準,將第8軍與第10軍合并,保留第8軍軍部,但使用第10軍的番號,由原第8軍軍長李玉堂擔任軍長。經過改組,第10軍轄第3師、第190師和預備第10師。
1941年9月,正在衡陽整訓的第10軍奉調參加第二次長沙會戰。該軍于9月23日抵達戰場,在高橋、金井、福臨鋪一線陣地構筑防御工事。24日,第10軍遭到日軍猛烈進攻,經兩晝夜激戰,福臨鋪和金井接連丟失,第190師副師長賴傳湘殉職。李玉堂被迫撤往撈刀河以南收容整頓,隨后開赴在長沙外圍的東山、瀏陽河、撈刀河一線繼續阻擊日軍。
這一次,李玉堂親自上陣督戰,官兵士氣提升,在堅持了四晝夜后等到援軍,將日軍擊退。第10軍在保衛長沙的戰斗中,以慘重的代價遲滯了日軍的攻勢,這是第二次長沙會戰取得大捷的一個重要因素。
仗打完了,第10軍卻沒有得到嘉獎。因為軍委會首先追究的是金井丟失的責任,李玉堂首當其沖,得了一個撤職的處分。李玉堂被撤職遭到了全軍官兵的強烈抗議,他們一致認為第10軍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有功,就算不獎,也不能把軍長撤職。另一方面,接管第10軍的鐘彬在了解到內情后也借故推遲上任時間,使這支部部隊一度沒有軍長。
曾在第10軍服務的軍官蔣鴻熙回憶,蔣介石給李玉堂打了個電話,內容大致如下:“(蔣):你是第十軍軍長李玉堂嗎?(李):報告委座,是的!(蔣):你是黃埔一期學生嗎?(李):報告校長,是的。(蔣):那好了,那么長沙交給你了。”然后電話就掛斷了。蔣介石簡單的幾句話,包含著處分的解除和上級對下級、校長對學生的充分信任,堅定了李玉堂守城的決心,從而成就了李玉堂軍事生涯的最高峰,也造就了第10軍的威名。
1942年1月1日,日軍集中優勢兵力猛攻長沙。第10軍奮勇抗擊,三個師的高級指揮官都到前線督戰。經過四晝夜苦戰,終于擊退了三倍于己的日軍。第10軍也是傷亡慘重,其中預10師第28團打到只剩下58人!
隨著外線國軍的反攻,日軍被迫于1月5日夜間開始后撤。李玉堂見狀,果斷命令所屬部隊出城追擊,給日軍以重創。會戰結束后,第10軍所屬三個師被分別授予榮譽旗(俗稱飛虎旗)。由于代號“泰山”,第10軍的“泰山軍”之名就此聞名全國。
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束后,李玉堂升任第27集團軍副總司令,軍長一職由原來的預備第10師師長方先覺接任。但是方先覺的高升,并沒有得到同僚的認可。比如時任第190師師長的朱岳就十分反感,處處抵制軍部命令。
1943年10月常德會戰爆發,第10軍奉命由長沙馳援,將困守常德的第57師解救出來。由于部隊在地形復雜的洞庭湖畔沼澤地帶運動困難,司令長官薛岳又不斷嚴命該軍加快速度,迫使第10軍在面對優勢日軍的情況不得不強行發起進攻。擔負左翼進攻的預10師冒險于12月3日向德山前進,但遭到日軍伏擊,師部官兵非死即傷,師長孫明瑾、參謀主任陳飛龍先后陣亡,副師長葛先才身負重傷,第30團團長李長和失蹤。預10師剛上前線即遭此重創,只得后撤休整。
右路攻擊部隊第3師雖然突入德山,但因缺乏后援,而無法擴大戰果。方先覺于是命令預備隊第190師增援。但朱岳不愿執行這個任務,故意拖延。結果又遭到日軍迂回穿插,不得不向衡山轉移。第3師孤軍奮戰,第9團團長張惠民力戰殉職,沒能完成解圍的任務。
常德會戰結束后,第10軍調往衡山整補。薛岳決定強行調整第10軍人事,他將方先覺撤職,另委親信方日英接管。第190師師長朱岳也被撤職,部隊改由另一親信容有略接管。此外,預10師因師長陣亡,改由副師長葛先才接管。薛岳對于師長以下人員的調動,進行得比較順利,但要撤方先覺的職,卻遭到了第10軍官兵的一致反對,他們聯名拒絕繼任軍長方日英到任,這使該軍第二次面臨沒有軍長的尷尬境地。
衡陽失守,軍長自殺未遂,兵敗被俘
1944年5月長衡會戰爆發,戰區長官部緊急命令仍在整補的第10軍進駐衡陽,擔負起城防任務,同時命令離開部隊的方先覺返回第10軍重掌軍權。方先覺臨危受命,決定積極布置、固守衡陽。
6月23日拂曉,日軍向衡陽發起進攻。第10軍和臨時配屬的暫編第54師一部皆奮勇抵抗,堅守陣地,使日軍每占領一處就要付出慘重代價。但隨著補給線的中斷,以及包圍圈的逐漸縮小,第10軍面臨彈盡援絕的死地。而對于戰區長官部許諾的“解救”,第10軍官兵從盼望到失望、由失望到絕望、由絕望而發展到對上級的咒罵。
戰爭進入到第45天,第10軍已經四面楚歌,方先覺決定召集團以上軍官商討出路,有的軍官主張以死殉國,有的提議向日軍投降。兩種意見相持不下,會議無果而散。
正當停戰事宜準備之時,日軍于8月7日凌晨經過兩小時的猛烈轟炸后發起了總攻。守軍陣地大部被毀,五桂山、接龍山陣地先后失守。中午時分,日軍突入城內,第10軍官兵仍在一片廢墟中堅持作戰。
這時預10師28團團長曾京帶著一些士兵跑到軍部,想保護方先覺突圍,但被其拒絕。方先覺命令曾京重返陣地繼續作戰后,深感戰局無法逆轉,萌生了自戕之意。他在下令解散軍部后,拔出右邊腰后的左輪手槍,對著太陽穴扣動了扳機。正在此時,副官王澤洪立即飛身上前打其手臂,最終子彈向斜上方穿過屋頂而出。緊接著,同在軍部的周慶祥走到方先覺身旁,請他不要輕生,終使對方打消了自戕之意。
入夜后,方先覺派遣參謀長孫鳴玉、副官處長張廣寬前往天馬山方向尋找日軍指揮官聯系停戰事宜。8月8日凌晨,日軍第11軍司令部派遣情報參謀竹內實孝少佐前往第10軍軍部接洽停戰。方先覺回復第10軍絕無投降之意,同時提出“保證生存官兵安全,并讓他們休息;收容傷兵,并鄭重埋葬陣亡官兵”的要求。竹內參謀表示日軍對第10軍官兵的敬意,并同意方提出的要求。
凌晨4時許,方先覺、周慶祥、容有略、葛先才、饒少偉等人被日軍士兵送到位于五桂山的第68師團部后,方先覺再次提出救治負傷官兵的要求,卻被師團長堤三樹男以缺乏醫療用品為由拒絕,以致第10軍傷員無人照顧,多在絕望中自殺,情景十分凄慘(注:第10軍高級將領在衡陽最后三天的情況有多種說法,筆者在搜集參考多種資料后,結合方先覺、葛先才、饒少偉、陳國柱四人的回憶為寫作依據)。
8月8日下午1時,方先覺等高級將領被日軍拘押于城外天主教堂內,日軍隨即強求方先覺等人組建“先和軍”,并任命方為軍長,周慶祥、葛先才、容有略、饒少偉分任師長。
方先覺等一干被俘將領陸續脫離日軍戰俘營,回到重慶后先后被授予青天白日勛章,他們的事跡被政府和媒體多方報道,戰敗的陰云被光輝的形象所取代。而第10軍,這支曾經在湖南戰場展現異彩的泰山軍,就這樣結束了它的歷史。
1944年12月27日,第10軍的殘部官兵成為重建該軍的基礎。雖然經過新編和并編,新組成的第10軍卻風光不再。內戰爆發后,第10軍(一度被整編為第3師)接連三次被解放軍殲滅或重創,歷任軍(師)長趙錫田、李楚瀛、覃道善先后成為階下囚。
1949年2月,第10軍第七次重建,這一次,它“成功”撤往了臺灣,并在經過歷次整編和縮編之后,發展為現在的花東防衛部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