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歷史外刊掃描︱德川幕府為什么要厚待一個中國和尚
用來衡量官員激進程度(超出正常水平的糧食征購)的公式。EPR代表超出正常水平的糧食征購,i代表省份,t代表一年,NPR代表凈征購率,APR代表平均征購率。AT代表農業稅,TPG代表總的糧食征購量,RG是再次銷售到農村的糧食,TGO是總的糧食產量。
上文發表于2011年的《美國政治評論》(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Dali L. Yang, Huayu Xu和Ran Tao在2014年3月的《當代中國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上發表了踢館文章:A Tragedy of the Nomenklatura? Career incentives, political loyalty and political radicalism during China's Great Leap Forward。作者對上述計算從數據到結論到方法都提出了嚴肅的質疑,他們的觀點是,促使激進的政治氛圍發酵的原因是官員對于毛澤東的政治忠誠,而非所謂的“職業性激勵因素”。
作者首先對該文引用的數據做了批駁:該文數據主要有糧食征購量、官員在黨內排名兩個方面。除了數據錯誤或混用、前后不一致等問題外,黨內排名的結論也頗有爭議。原文主要根據一些傳記資料來確定官員的排名,然而反駁文章指出,1959-1961年間省級官員的人事變動很普遍,算法還需考慮排名的變動。最后,作者用同一出處但修訂過的數據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原文的一個邏輯是:計算發現,省級官員在1959-1961年間的經濟工作上表現越激進(超額征購糧食越多),越是身居高位。可以解釋為,他們為了在仕途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而“大放衛星”。而反駁文章指出,這些人事實上是毛澤東早在1956、1958年親自提拔的一批官員,對毛的信仰和政治忠誠是他們越來越“左”的原因。政治精英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政壇的人際關系網絡的影響。
作者提到,當代政治經濟學的分析的往往預設了一個基本前提——激勵制度很關鍵。這種“職業性激勵因素對政治家選擇有影響”的觀點,尤其是以經濟工作的表現來解釋官場的升遷,是當下時髦的做法,但是并不能用來解釋“大躍進”。在中國,官員升遷主要取決于上級領導,經濟增長確實是經濟改革發展的時期提拔地方官員的主要考核指標。然而,原文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試圖用理性的、當代政治經濟的視角和方法來解釋五六十年前的紅色中國。
關于大數據時代計算機能否代替人來研究歷史的討論曾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如果單就這個用電腦和函數來計算歷史的案例效果來看,歷史學家可能暫時還不會失業。
17世紀的“和尚外交官”與德川幕府一廂情愿的東亞秩序
《東亞歷史》(East Asian History)
隱元(1592-1673年)是中國福清黃檗山萬福寺住持,被尊為一代僧杰。1654年,隱元應邀率30位知名僧俗赴日本長崎,得到德川幕府的高規格禮遇,并破例允許其在京都新建寺廟。
過去人們較為關注隱元在日本宗教界的影響,而Jiang Wu發表于《東亞歷史》(East Asian History)第38期上的文章認為,要理解“隱元的成功”,即隱元為何能成為大君所重視的“禪宗大師”,必須將其置身于世界政治的語境中,考慮早期德川幕府的外交政策以及當時日本與中國、朝鮮、琉球的關系。
作者在這篇題為Taikun’s Zen Master from China: Yin Yuan, the Tokugawa Bakufu, and the founding of Manpukuji in 1661的文章中指出,隱元在日本的影響力不只是靠宗教文化獲得的,而是有德川幕府出于政治目的在推波助瀾。在隱元抵達日本的1654年,“日本型華夷意識”正在興起,日本人拒絕并試圖挑戰中國的朝貢體系,建立以日本為中心、以朝貢為基礎的新國際秩序。彼時德川幕府已將歐洲人拒之門外、不予通商(荷蘭人除外),并與朝鮮、琉球建立了外交關系,此時正需要一個象征中國的存在。
所以,在幕府眼中,隱元不只是一個和尚,更是一個來自中國的代表。德川幕府賜予隱元越來越顯赫的地位,是經過衡量的、帶有政治意味的舉動。幕府規定萬福寺的住持必須是中國人,并定期到江戶覲見大君——這是新的幕府將軍繼承將軍職位時必經的環節。這樣的拜訪,雖然沒有被明確規定為外交意義上的“朝貢”,但是在同時期人們的心目中和朝鮮、琉球大使的做法是類似的。作者還列舉一系列官方文獻,認為德川幕府對和隱元有關的宗教信息興趣不大,他們更渴望從他身上獲得的是一個來自中國的政治意義的代表。
《黃檗開山國師來朝到岸之圖》禪統真紹(1820–1876)
隱元的到來在17世紀中期的日本是一個公共事件,許多公開的和私人的材料都記錄了他的活動。當時日本的作家將隱元到日本的訪問描述為一種“朝貢”,和朝鮮使節一樣。同樣,在時人的繪畫作品中,隱元拜訪德川家綱是以一種“朝貢使團”的形象被展示的。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指出,以往對于外國使團及其文化政治含義多有研究,例如著名的瑪噶爾尼使團、江戶時期的荷蘭大使、赴日朝鮮使團、1666-1687年間在北京的荷蘭和葡萄牙使團等等。但是,研究者不常注意到和尚也曾有外交大使的身份,例如明朝和尚天倫道彝、一庵一如就曾作為外交使臣被派往日本, 1511年日本僧侶了菴桂悟還曾作為日本使團的首席使者在寧波見了王陽明。這在東亞歷史上并不罕見,尤其是在中國和日本之間,兩國有共同的佛教傳統。
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德川幕府要試圖將隱元和尚塑造為一個來自中國的外交代表。為了一個“新東亞秩序”,日本也是蠻拼的。
公投在即,關注蘇格蘭民族意識和民族認同
《英國歷史評論》(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No. 539, August 2014
今年9月,蘇格蘭將就獨立與否舉行公投。此前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公開講話中曾呼吁蘇格蘭人選擇留在英國,英國三大政黨皆表示反對蘇格蘭獨立但尊重公投的結果。
此時對蘇格蘭民族意識和民族認同的關注顯得尤其應景。英國學者Naomi Lloyd-Jones在2014年8月的《英國歷史評論》(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上發表文章《自由主義、蘇格蘭民族主義和<愛爾蘭自治法案>所引發的危機(1886-1893)》(Liberalism, Scottish Nationalism and the Home Rule Crisis, c.1886–93),從蘇格蘭民族主義的角度回顧了《愛爾蘭自治法案》頒布后蘇格蘭地區的反應,以及自由黨在其中的角色。
1886年4月,英國自由黨W.E.格萊斯頓政府第一次提出《愛爾蘭自治法案》,又稱《地方自治法案》,規定愛爾蘭將建立自己的議會和內閣,但其外交、軍事和關稅仍受英國控制。法案遭到保守黨的猛烈抨擊,也引起了自由派的分裂,最終夭折。1892年自由黨再度組閣,格萊斯頓向議會第二次提出自治法案,最終下院勉強通過,卻又被上院否決。作者認為,蘇格蘭地區對于該法案的反應值得玩味。
談及蘇格蘭的民族認同時,“聯合派的民族主義”(Unionist-nationalism)曾被一再強調,它的內涵之一,是在蘇格蘭和英格蘭合并的前提下,爭取蘇格蘭人的尊嚴與平等。這一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它在某種程度上給了合并后失去自身國族認同的蘇格蘭人某種心理安慰,也是自由黨領導人能夠接受的一種對于蘇格蘭人民族感情的表述。然而上述法案頒布后,在蘇格蘭自治協會的領導下,社會運動者開始呼吁恢復蘇格蘭的愛丁堡議會,認為除非有獨立的議會,否則不能保障自己的權利。他們也開始強調要重新審視1707年與英格蘭合并之前的歷史。作者認為過分強調“聯合派的民族主義”是危險的,對兩次自治法案的反應體現出的訴求,才能反映19世紀末以來蘇格蘭政治生活的關鍵特征。
新中國的幼兒園:紅色教育從娃娃抓起
兒童們團結起來做新中國的主人
2014年3月出版的《當代中國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刊登文章探討建國初期幼兒園的紅色教育(Turning a Chinese Kid Red: kindergartens in the early People's Republic)。作者Chang-Tai Hung認為,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全國幼兒園推行教育改革,通過游戲、歌曲、故事、參觀等形式進行思想和民族感情的教育,傳遞的信息包括:勞動最光榮、毛主席最偉大、解放軍叔叔為了祖國英勇犧牲、天安門的宏偉壯觀、敵人是邪惡勢力等等。
該文的新意在于,指出中國的教育官員和幼兒園教師并非盲目跟隨蘇聯的教育模式,而是適當地改變莫斯科的經驗以適應國內的需要,包括倡導民族主義的情感以鞏固新生政權的合法性和統治力量。文章還提到,改革推行的過程中遇到了人力資源上的困難,因為沒有足夠的、合格的教師,但新生政權基本上能夠實現對教育內容的完全掌控。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