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武俠電影《繡春刀》導演路陽談明朝貪腐:買官賣官系潛規則
8月7日,一部被稱為“明朝反腐大戲”的武俠電影《繡春刀》正式上映。
電影劇情圍繞三個錦衣衛行刺倒掉的“大老虎”魏忠賢展開。當時,明崇禎皇帝剛剛登基,打算鏟除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東廠提督趙公公為自保,夸大圣旨,欲借三名錦衣衛之手,殺死魏忠賢。刺殺行動之后,三名錦衣衛盧劍星、沈煉、靳一川也面臨著被政治清洗的命運。
電影中,明末官場的反腐斗爭、買官賣官、結黨營私等,均有體現。
《繡春刀》上映以來,雖票房遇冷,但在影迷中贏得良好口碑,在豆瓣網和時光網,分別獲得7.7和7.6分,均高于同期熱映的《后會無期》。
官場“大老虎”魏忠賢被打倒,也引起了眾多影迷對明朝反腐的討論。《繡春刀》的情節,到底有多少取自真實歷史?明末崇禎帝,怎樣對待腐敗官員?8月14日,澎湃新聞專訪了正在北京拍攝新戲的該片導演路陽。
澎湃新聞:有人說這是一部披著武俠外衣的反腐劇。
路陽:我要講的不是政治,是人性。實際上,這個故事還是在訴說,一個復雜的生存環境下,小人物怎么去發現自己的一種可能性,小人物的暖。生活絕對不是一帆風順,會很多波折和苦悶,在很黑色的生活環境下,人的內心有光亮,對生活仍舊抱有希望,這是一種浪漫。他不能左右自己的命運,甚至不知道真實的情況,他們還是在反抗,這是有意思的,是可以打動我的。
其實,我們都是這些小人物。
澎湃新聞:你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最早想拍現代戲,但是擔心無法通過審查,把故事設置在古代。
路陽:這個電影肯定有黑色電影的影子,使用了很多元素和設定,必須保證電影是能通過審核的。如果放在現代,可能就是三個警察或者三個公務員的命運,講故事時,肯定會有很多約束和限制,所以不如就講一個古代的故事,而且沒有任何那種借古諷今的意思,還是想寫人物的命運。
澎湃新聞: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路陽:恩,對,這個我也說不好,大概吧,會有這樣的巧合。
澎湃新聞:為什么會選擇明末作為電影背景?
路陽:很早就確定要寫錦衣衛這群人,其實寫的是小人物,但是要融到大的時代背景中。在整個明代的歷史進程中,找到一個適合小人物發揮人物命運的時期,最后選擇崇禎時期。
當時,皇帝很想有所作為,但是國家已經在崩潰的邊緣。國家政治混亂,存在很多種可能性。在這樣的時期,小人物想和命運做出抗爭,但他們只是很小的沙礫,即使是皇帝也對歷史進程無能為力。
澎湃新聞:談到明末錦衣衛,必然會涉及到崇禎清除閹黨的這段歷史背景。
路陽:對。希望找到能讓錦衣衛有所發揮的時間節點。明末時期,有多股政治勢力,難分黑白,此時,錦衣衛這也不像明早期、明中期那么具有權威性,那么耀武揚威,逐漸式微。皇帝不再倚重特務政治,反而變得警惕。錦衣衛的地位變得很尷尬。
澎湃新聞:張震飾演的錦衣衛沈煉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是嘉靖年間的錦衣衛。
路陽:對。我很喜歡這個人物的名字,包括劇中很多人物的名字也是從歷史中來的。比如,借用了《五人墓碑記》中顏佩韋的名字。
澎湃新聞:魏忠賢沒被錦衣衛殺死。不過,崇禎皇帝處決了三名錦衣衛的負責人盧劍星后,并沒有擴大處理,他說“再殺下去,朝中無人可用”,為什么這樣設置情節?
路陽:崇禎在位17年,一直感嘆身邊沒有能臣,換首輔的速度是很快的,但他本身很愛惜人才。作為一個新皇帝,清除閹黨是他新上任必須要做的事情。
后來有一些資料也寫道,崇禎對于干掉魏忠賢是后悔過的。之后,文官的不作為相比魏忠賢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他會有這樣的感慨,他需要用人,不要把人都干掉。
澎湃新聞:電影里有很多涉及買官賣官的情節。錦衣衛盧劍星想獲得應得的百戶資格,花錢上下打點,仍被上司刁難。首輔韓曠也在公開場合,與下屬談論他花錢打點的事情。這種情況在明末普遍嗎?
路陽:這種普遍,是我的一個想象,明代的對貪腐的處理是非常嚴格的。貪很少的錢會被干掉。但在當時的官場體系下,買官賣官已經成為一種潛規則,大家心照不宣。
朝中首輔會把買官的事情拿到臺面上來說,盧劍星感到很尷尬,但旁人覺得他的這份尷尬很奇怪,因為大家都是這么做的。所有人都有這么一步,不需要尷尬。
澎湃新聞:你不只是導演,也是編劇,是不是查閱了大量的資料?
路陽:對,翻看了很多資料,關于明代各方面的資料。包括,明代的政治情況、通貨膨脹、物價等等,有些內容是在電影里不會體現的,但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把他捋通順。比如,靳一川的年薪是二十兩銀子,換算到現在就是普通公務員一年三四萬的年薪。這些都要讓觀眾有基本的了解。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