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初心之路|最美基層民警何巧:把為民服務腳印留在平凡崗位
5月8日上午,傅筱飛(左)告訴何巧(右)她要外出旅游。澎湃新聞記者 王鑫 圖
何巧用手比劃著,叮囑即將外出旅游的傅筱飛注意安全。
今年73歲的傅筱飛家住重慶市沙坪壩區國盛三千城小區,是一名聽障人士,該小區共住著161名聽障人士。為了服務好這些需要特殊關愛的人群,重慶市公安局沙坪壩區分局磁器口派出所社區民警何巧花了3個月時間學會手語,并在街道的支持下將“巧姐無聲警務室”開在了小區里。在小區里,時常能看到何巧用手語與這些聽障人士溝通,為他們排憂解難。
在成為一名警察前,何巧在重慶一所高職院校當老師。2012年,何巧走出有寒暑假、不用風吹日曬的“舒適圈”,投身警營。面對紛繁的社區警務工作,有著近8年黨齡的何巧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群眾問聲我在答、群眾來訪我接待、群眾難事我解決、群眾權益我維護”。
何巧與社區居民包湯圓。沙區警方 供圖
放棄教師工作,投身警營
36歲的何巧是四川綿陽人,她個頭不高,常扎著一頭馬尾。2007年,何巧從重慶師范大學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畢業后,在重慶市勘測院做城市仿真三維模型。工作兩年后,何巧前往重慶一所高職院校當老師。
何巧的父親是社區干部,也是多年的共產黨員。從長輩身上,何巧朦朧地感知到,“奉獻”就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2010年,何巧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在高職院校當老師壓力不大,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和寒暑假,身邊人都覺得這樣的工作對一名女性來說是非常安逸的,但我還是有個警察夢?!焙吻烧f,在報考警察時,她已是系里的教研室主任,發展前景也不錯,學院為了留她還提出漲工資,但何巧還是選擇換到陌生環境從零開始。
2012年,何巧被分配到沙坪壩公安分局特警支隊,她和男民警們一樣在訓練場上摸爬滾打,在巡邏路上日曬雨淋,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沖鋒陷陣,是支隊出了名的“女漢子”。兩年后,何巧被調入磁器口派出所。
磁器口派出所下轄4個社區,其中包括磁建村社區。原重慶高壓開關廠就在該社區。多年前,為鼓勵聽障人士自食其力,高壓開關廠招收了不少聽障人士。他們退休后,基本都住在還建的國盛三千城小區。因他們的生活圈子狹窄,加上自卑封閉,小區曾一度矛盾糾紛頻發。這對社區民警是個不小的挑戰。
“再復雜的結也得有人去解,讓我去試試吧”,何巧向所領導請戰,請求去磁建村社區任民警。從此,何巧開啟了與聽障群眾的不解緣分。
何巧在練習手語。新華社 圖
為與聽障人士溝通學習手語
不過,開局并不順利。當何巧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紙筆,來到聽障群眾集中居住的樓棟入戶時,不少聽障群眾因文化水平有限,根本無法用文字順暢交流??粗麄冇檬终Z焦急比劃,何巧不知所措,尷尬得滿臉通紅。
于是,何巧自費報名參加了重慶師范大學手語培訓班,還主動在社區“拜師學藝”。
就這樣,從問候到稱呼,再到話家常、聊心事、調查情況,何巧僅用3個月時間就掌握了手語。有了溝通的媒介,聽障群眾有什么想法和需求都愿意找她“訴說”,也逐漸認同了這位女警察。
有了手語的幫助,何巧解決聽障群眾的問題也得心應手起來——79歲的付某患有老年癡呆,傍晚外出時走失,何巧連夜幫助尋找,凌晨3點把老人送回家中;王文玉、夏孝梅夫婦因病生活不能自理,何巧主動幫忙聯系福利院妥善照顧;轄區兒童小源的父母都是聽障人士,何巧當起了他的家庭老師……
跨越了溝通障礙,細心的何巧發現,社區聽障群眾缺少一個相對固定的交流活動場所。在派出所的支持下,2019年初,原來不到10平方米的警務室擴建到近50平方米,并掛牌成立“巧姐無聲警務室”。不斷健全完善預約、接待、報警、救助等工作機制;經過不斷探索總結,形成無聲微課堂、無聲微信箱、無聲助力團、無聲融樂薈等“無聲”系列品牌,貼心服務聽障群眾。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何巧手繪防疫知識圖解,挨家挨戶上門手語宣傳疫情防控要求。疫情防控最吃緊時,口罩成為稀缺物資,何巧向親戚朋友求助,自掏腰包購買了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送到聽障群眾家中。
近三年來,何巧參與調解130余起涉及聽障群眾的矛盾糾紛,成功率達到100%;為轄區聽障群眾排憂解難240余件,轄區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始終保持在96%以上。
設在小區里的“巧姐無聲警務室”。澎湃新聞記者 王鑫 圖
幫助聽障人群融入社會
隨著對聽障群眾的了解不斷深入,何巧發現他們中的很多人內心敏感,容易產生自卑、迷惘等負面情緒,加上與外界溝通的渠道不暢,法律意識不強,遇到問題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確處理。
“如何幫助社區聽障群眾學法守法用法,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幫助他們樹立自尊自信,以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融入社會、實現價值”,這成了何巧一直在思考并努力解決的問題。
2019年底,服務聽障群眾的棋牌室開張了。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新的問題又來了:聽障群眾本身存在聽覺障礙,嗓門大,加之年齡大了,對時間不敏感,夜深了還在打牌娛樂,導致棋牌室噪音擾民的投訴激增。因不清楚制造噪音的法律責任,聽障群眾對投訴很不理解,與其他居民的關系一度比較緊張。
得知此事后,何巧一邊安撫雙方情緒,一邊通過張貼海報、上門家訪等方式對聽障群眾進行法制宣傳。在何巧的耐心引導下,聽障群眾規范了活動時間,加強了音量管控措施,生活噪音大大減少。隨后,何巧四處協調,又找到一處更寬敞、隔音效果更好的活動場所,從此棋牌室再也沒有引發噪音擾民投訴。
為了給更多的聽障群眾普法,2020年10月29日,何巧首次把普法課堂搬進了社區活動室。聽說巧姐要上課,聽障群眾早早地就擠進了活動室。何巧手隨嘴動,表達流暢,她向“學生”講授《民法典》、《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還列舉發生在身邊事例幫助大家理解,活動室時時響起歡快笑聲和掌聲。
如今,何巧主導的特殊普法課舉辦了近10場,《殘疾人保護法》、《勞動法》等都已納入授課計劃。聽障群眾表示,普法課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法律知識,知道了如何用法律維護合法權益,遇到問題也懂得怎么去處理。
社區有個14歲的聽障少年小李,曾一度對未來很迷茫,認為自己是殘疾人,看不到未來希望,自暴自棄決意輟學。何巧了解情況后,一方面聯系專業心理咨詢師對李某心理疏導,另一方面在生活上予以細心關照,小李最終同意返回校園。緊接著,何巧針對社區聽障青少年開設了“巧姐無聲微課堂”,邀請少年們看勵志影片、開展文體活動,幫助他們樹立樂觀陽光的人生態度。上學期期末考試中,小李考得不錯,受到學校的通報表揚。小李在微信里告訴何巧:“何阿姨,您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盞燈,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我一定好好讀書。”
何巧給社區聽障人士上課。新華社 圖
居民評價:工作細致入微,無聲勝有聲
在何巧的倡導下,社區8名中青年聽障人士成立了一支“無聲義務巡邏隊”。去年國慶節,這支巡邏隊在她的帶領下,開始了第一次巡邏?!皠e的社區居民能干的事,我們也行!”如今,只要走進這個社區,就會看到這些聽障群眾戴著鮮紅袖標,信心十足巡邏在轄區樓宇、街巷間,成為街區一道特別的風景。“想不到殘疾人還可以干這么多事情。”社區居民都驚訝于聽障群眾的變化。
現在,何巧關注聽障群眾的目光放得更遠了。她常常與各行業的專家教授們交流探討,為更多社區、重慶市乃至全國的聽障群眾尋找更高效便捷的交流方案。何巧計劃與相關行業的專家教授共同制作一份《手語交流手冊》,這份手冊類似《英語常用100句》,好上手、易操作。她計劃先在公安系統內部推廣,時機成熟后普及到各部門和窗口單位,方便工作人員更便捷有效地為聽力障礙群眾提供咨詢辦事服務。何巧還與西南政法大學合作,將磁建村社區設立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讓未來的法律工作者在這里學習手語。
一言一行見初心,一舉一動擔使命。憑借出色的工作,何巧先后被授予“重慶市最美渝警楷?!薄叭珖蠲阑鶎用窬薄爸貞c好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在聽障群眾看來,何巧雖沒有刑警偵破大案要案的顯赫戰功,也沒有特警隊員英勇善戰的輝煌榮耀,卻把為民服務的腳印留在平凡崗位上,把共產黨員的口碑印在老百姓心里。
在“巧姐無聲警務室”的墻上,記錄著聽障人士們的心聲:“何巧警官,工作細致入微,無聲勝有聲。”“雨打風吹,在何警官心里,我們的事永遠是大事?!薄盁嵝膸椭@啞人,聾啞人愛你。”
警務室墻上的貼紙,全是社區聽障人士對何巧的贊美。 澎湃新聞記者 王鑫 圖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