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習近平即將訪韓,韓國學者期待中國送出“大禮包”
外交部發言人秦剛6月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應大韓民國總統樸槿惠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7月3日至4日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秦剛表示,習近平主席訪韓期間將同樸槿惠總統舉行會談,就雙邊關系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交換意見。
韓國《中央日報》28日報道稱, 習近平訪韓系首次單獨國事訪問,這顯示出對中韓“蜜月關系”的重視。在被問及韓國方面對習近平訪韓有何期待時,參加“變化中的東北亞新秩序與新態勢”研討會的上海外國語大學韓國朝鮮問題研究院教授崔春欽告訴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2013年韓國總統樸槿惠訪華促成了韓國歸還437具中國軍人遺骸這個“大禮包”,此次習近平訪問韓國,韓國也期待中國能有一個等同于歸還志愿軍遺骸的“大禮包”送給韓國;在朝鮮核問題上,朝鮮堅持研發核武器,進行核試驗,因此,中國和韓國也更應提高戰略合作,他希望習近平訪韓能推動中韓戰略合作,以促進東亞地區的和平。
外界推測,此次訪問還可能讓中韓自貿區談判取突破性進展。東北亞歷史財團研究委員都時煥告訴澎湃新聞,他認為未來中韓自貿區推動速度會加快,中韓自貿區的成立可謂水到渠成。但是,成立中日韓自貿區的談判雖然已經啟動,但將會面臨巨大阻礙,韓國在與日本處理經貿問題之前,必須先與日本處理好歷史問題的分歧。
韓國、中國與日本在歷史問題上分歧巨大,韓中兩國對日本政府否認歷史、歪曲歷史的行徑表示憤怒。最近,安倍政府公布“河野談話”調查報告,稱當年“談話”出臺受到韓國政府干預。此言一出,即遭到中國、韓國等亞洲鄰國強烈反對。6月25日,在由上海社會科學院與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NHAF)聯合舉辦的“變化中的東北亞新秩序與新態勢”研討會上,中韓兩國學者深入分析日本的錯誤歷史觀,對日本歪曲歷史進行批判。NHAF研究員車在福博士表示,中日矛盾基本上歸咎于忘卻侵略歷史的日本首相安倍。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也有責任協調東亞地區的內部矛盾。他認為,如中日間對抗和矛盾長期化,韓國的立場非常尷尬。去年原本計劃在首爾召開的韓中日首腦峰會就是因為中日關系陷入僵局而不得不取消,目前仍未能看到韓日或中日舉行首腦峰會的征兆,原因就在于“日本首相安倍的歷史認識”這個關鍵性問題。
在東亞一體化進程中,中日韓三國起到重要作用。但中日間矛盾重重,日韓之間也存在各種分歧,因此東亞一體化的推進過程將會阻礙重重。車在福表示,韓國國內普遍蔓延著對中日關系的消極看法。在中日對峙關系中,韓國密切關注著兩國關系走向,解讀兩國的“內心”和“戰略互惠“。等到中日解凍期重來時,韓國將會積極利用韓中日三國合作事務局,在中日間歷史領域尋求創造三國合作的基礎。
此外,韓國學者認為,美國的重返亞太再平衡戰略也對東亞一體化發展起到阻礙作用。韓國梨花女子大學閔丙元副教授認為,當今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即為“奧巴馬主義”中實行的”遏制戰略“和”離岸平衡戰略“,東亞地區國家在應對美國霸權國時,需要使用“軟制衡”政策作為戰略手段,即通過非軍事手段謀求勢力均衡,最終消弱對方國家的軍事能力。
韓國方面一直致力于朝鮮半島統一。今年2月,韓國總統樸槿惠宣布將成立總統直屬的“統一準備委員會”,探索統一方向。最近,韓國媒體輿論稱,有信心于2030年完成朝鮮半島統一。崔春欽告訴澎湃新聞,韓國經濟水平領先朝鮮、韓國的民主制度亦可以包容不同的政治體系,韓國希望能與朝鮮方面通過統一協商的方式推進統一進程,爭取早日實現朝鮮半島的和平統一。也有韓國學者認為,朝鮮半島統一與否取決于中美關系,只有中美關系進入蜜月期時,韓朝兩國的矛盾與分歧才能在中美兩國的幫助下得以消除。NAHF政策企劃室長洪冕基教授表示,中國新一屆國家領導人提出了“新型大國關系”和“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與外交方針,中國正開啟著“創造性介入”的進程,致力于在全球層次扮演建設性角色。而中國的“創造性介入”也能向朝鮮半島和平統一這一方向靠攏,中國可以借此打消蔓延于西方世界的“中國威脅論”,降低中國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恐懼與戒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