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莫干山會議”30年:中國經濟學界再尋創新與動力
三十載激流澎湃,半甲子滄海桑田。
30年時間里,莫干山,成了中國經濟改革的代名詞。
6月21日,中國經濟學界的幾位代表人物重新聚首,再論莫干山。
只不過這次,會議地點不是莫干山,而是寓象征意義于他處的北京釣魚臺國賓館。
重聚
6月21日,以“莫干山:1984的創新與動力”為主題的2014搜狐財經夏季峰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此次會議的主辦方,除搜狐財經外,還有以經濟學家茅于軾為理事長的民間學術團體——人文經濟學會,以及林毅夫曾擔任主任(院長)的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按照計劃,參加會議并發表演講的,除茅于軾、周其仁、張維迎、陳志武等經濟學家外,還有來自商界的代表人士,如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攜程創始人梁建章。
上述學界權威和商界精英,將在此次會議上,“再度對中國改革做最大膽的建言”。
本次會議涵蓋兩項議程,分別是“思想市場與改革動力”和“中國下一個30年”。兩項議程中,除嘉賓發言和演講外,還安排有觀眾互動環節,主題分別是“有改革才有中國夢”,以及“哪些改革迫在眉睫”。
會議宣傳語仍然透露著1980年代的理想主義色彩:我們需要從歷史中尋求智慧,渴望在追尋來路的過程中得到啟迪。我們希望做些什么,推動整個社會去創造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事實上,這并非中國學界第一次再論莫干山。
2012和2013年,經濟學界曾兩度再上莫干山,參加“中青年改革開放論壇(莫干山會議?2012)” 和“中青年改革開放論壇(莫干山會議?2013)”。
2012年莫干山會議的主辦方,只有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一家單位。2013年則新增了一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
莫干山為何如此重要?它又是怎樣與中國的改革“扯上”關系的?
起點
在中國,莫干山于經濟而言,某種程度上并不亞于黃埔之于軍事。
這是因為,莫干山會議的與會者,以及藉此次會議形成的莫干山精神,在此后30年時間里深刻影響著中國的經濟改革進程。
如果說黃埔是中國現代軍事教育的起點,那么稱莫干山為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思想史的起點”也許并不為過。
1984年,那群還沉浸在書生意氣中的莫干山參會者,幾乎都在中國的經濟改革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足跡。其中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全國政協副主席、央行行長周小川,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中國國際金融公司原董事長李劍閣,經濟學家周其仁,經濟學家張維迎……
莫干山會議,是經濟學界對1984年9月3日至10日,于浙江省德清縣莫干山上召開的“全國中青年經濟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的通稱。
在會議籌備組副組長、時任國家體改委宏觀規劃組處長的徐景安看來,1984年的莫干山會議,既是“經濟改革思想史的開創性事件”,卻也是一次充滿著各種風險的會議。
緣起
1984年6月12日,《經濟日報》發表了一條題為《本報等五單位將召開中青年經濟學術討論會,廣泛征集論文邀請入選者作為正式代表出席》的新聞。
正是這條新聞,改變了中國一群年輕人的命運,同時也深刻影響了中國經濟改革的歷史進程。
新聞全文如下:
本報訊 《經濟日報》、《經濟學周報》、《世界經濟導報》、《中國青年》等報刊和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將于9月上旬在浙江省聯合召開“中青年經濟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討論的中心內容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從本月中旬開始,向全國廣大中青年經濟科學工作者廣泛征集論文。論文入選將作為正式代表應邀出席會議。論文寫明“九月征文”字樣,寄北京市《經濟學周報》社。論文不超過八千字,提綱不超過一千字,并請寫清作者姓名、性別、年齡和工作單位。
新聞的發布者自身可能也沒有想到,這條短短200字的短訊,將會對中國的經濟改革產生怎樣的影響。
1984年的中國,農村改革大有起色,城市改革卻舉步維艱。其中,圍繞如何建立合理的價格體系,經濟學界主張各異。有的主張“以調為主”,有的主張“以放為主”,誰也不能說服誰。
據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常修澤回憶,當時正值十二屆三中全會前夕,《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處于起草過程。遇到的突出問題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問題,即到底是繼續按照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或計劃經濟體制的變形“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慣性運作,還是另辟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新路。
也是恰在此時,幾位在政府智庫從事經濟研究工作的年輕人,萌生了舉辦一次只有中青年參加、不論資排輩、自由爭鳴,并直面當時中國重大現實經濟問題的學術會議的想法。
這幾位年輕人是:朱嘉明,時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前身國務院技術經濟中心經濟師;黃江南,國務院技術經濟中心助理研究員;張鋼,《經濟學周報》負責人,中國經濟學團體聯合會聯絡人;劉佑成,浙江經濟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后來的歷史證明,正是這四人,成為莫干山會議真正的始作俑者。
風險
在1980年代,盡管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起航,社會思潮也處處點綴著理想和浪漫色彩,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要召開一次主題如此敏感的學術討論會,卻仍然面臨著不確定的政治風險。
這一風險的歷史背景是,1984年5月在安徽合肥召開的“全國改革者大會”,遭到了時任部分中央領導的批評。
這個由民間組織的“世界新技術革命浪潮和中國改革研討會”,邀請了當時改革的先鋒人物——時任安徽鳳陽縣委書記翁永曦、浙江海鹽襯衫總廠廠長步鑫生、鞍山無縫鋼管廠廠長王澤普,意在把全國改革者聯合起來,推動社會進步,甚至有進一步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的意圖。
此會以一個響亮的名字流傳,叫“全國改革者大會”。
會議鋒芒畢露,遭到了中央領導的批評:“憑什么叫改革者大會,難道說參加是改革者,不參加就不是改革者?”
據張鋼回憶,“改革者大會后,草木皆兵,這時開會非常扎眼。為了增加合法性,所以才想到用多家新聞機構聯名發起的辦法。”
經過籌備和運作,莫干山會議最終由 《經濟學周報》、《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世界經濟導報》、《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雜志、《中國村鎮百業信息報》、《經濟效益報》、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浙江省經濟研究中心等聯合發起召開,并有幾位時任國務院主要領導的秘書,中宣部理論局、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以及浙江省官員出席。
這些官方人士的參與,使得莫干山會議在很大程度上規避了政治風險。
莫干山會議的宗旨是 “為黨和國家獻計獻策”,中心議題是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會議的直接成果,是于9月15日就向中央上報的七份專題報告,分別是:《價格改革的兩種思路》,《與價格改革相關的若干問題》,《企業實行自負盈虧應從國營小企業和集體企業起步》,《沿海十四個城市對外開放的若干問題的建議》,《金融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發展和管理股份經濟的幾個問題》,以及《糧食購銷體制的改革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變動》。
9月20日,主管原國家計委和體改委的時任國務委員張勁夫批示,“中青年經濟工作者討論會上提出的‘價格改革的兩種思路’,極有參考價值。”
10月10日,國務院時任主要領導批示,“‘價格改革的兩種思路’很開腦筋。總題目是如何使放調結合,靈活運用;因勢利導,既避免了大的震動,又可解決問題。”
上述報告,成為是年十二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的重要智力支撐。
不僅如此,眾多莫干山會議的與會者,也藉此一舉成名,進入政府乃至中央高層視野,獲得了為中國經濟改革不斷建言的機會。
比如張維迎,當時只有24歲,正處攻讀碩士研究生的最后半年。當年12月,張赴國家體改委報到上班。
再如1985年4月,河南省政府組織河南省經濟咨詢團,時任省長劉杰親任團長,副省長何竹康任副團長,邀請莫干山會議骨干人員為政府咨詢顧問。
而國家體改委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北京青年經濟學會等智庫的成立,更是標志著“中青年”對于體制改革的研究越來越多地介入。“中青年”從此走上中國的經濟改革研究前沿,逐漸成長為一支不可忽視的政策研究力量。
這些青年人,有著強烈參與社會變革的熱情和愿望,其“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抱負,絲毫不輸民國時期起于青萍草莽的大風英雄。
會風
除成文的報告外,莫干山會議始終為后世稱道的,還有她那不拘世俗的會風和直面問題的勇氣。
在會議召集階段,組織者就摒棄了論資排輩的傳統,能不能參會只有一個標準:論文水平。
參加會議的正式代表124人,由會議籌備組從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1300余篇應征論文作者中挑選而來。選拔過程中,不講關系、不講學歷、不講職稱、不講職業、不講“名氣”,只憑論文水平確定代表資格。
正是這一標準,從起點上成就了莫干山會議的輝煌。
此外,參會者不允許帶論文上山,“只帶身子來”,不許念稿子,杜絕泛泛而論。
會議議題均為當時國家經濟發展和改革面對的尖銳問題,討論必須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議題掛牌討論,各組分散于各座小樓,成員可互相串,任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議題參加。
開會時間分三段,會議開得熱火朝天,有時火藥味兒十足。白天不夠夜里繼續,討論、爭論不休。與會者精神亢奮,專注,高強度,不休息。會議結束時,竟有一大半人病倒。
一張與會者在山路臺階上的合影顯示,因為天涼和生病,許多人套上了炊事員的白制服,形象頗為滑稽。
也許,于這些即將登山中國經濟改革大舞臺的中青年而言,這種滑稽或曰放蕩,恰恰釋放了他們不吐不快的滿懷壓抑和縱橫捭闔的萬丈豪情。
30年后的今天,不知當年這些莫干山會議的參與者們,心中是否與今人有一樣的疑問:下一個莫干山會議的歷史坐標,會在何時何地出現?
(本文參考2008年10年25日經濟觀察報《莫干山會議真相》,及2013年9月10日東方早報《“莫干山會議”再尋改革新共識》。)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