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校師生制作音頻助游視障者:每個人都有權體驗旅行之樂
喬光輝與學生討論“新視界”項目。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朋友,歡迎來到杭州!你肯定聽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把杭州比作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西湖……”
浙江工商大學國際酒店管理系大二學生張歡正在錄制一段音頻,將在剛上線的“盲盲視界游”微信公眾號發布——這是浙江工商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副教授喬光輝帶領學生開展的“新視界”公益項目的內容之一,幫助視障人士體驗旅行的快樂。
“旅行是每個人的權利,要讓視障人士也能享受到旅游休閑帶來的精神福利。我國有1732萬視障人群,但專門針對他們的旅行社不足10家,各類景點、展館沒有視障群體的觸摸體驗設施,在視障人群正常購票且有陪同人員的情況下,游船、纜車、玻璃棧道、漂流等一些活動場景也拒絕他們參與,有人甚至嘲笑視障人士‘看不見還出來旅游’。”4月28日,喬光輝告訴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通過聽講解、觸摸,發揮想象力,在腦海形成畫面和真實感受,這是視障人群獲得旅游體驗的關鍵。”
來自天津的視障人士觸摸西湖邊的古樹。
40歲的喬光輝曾在國外求學多年,2010年回國任教。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關注到視障人士旅游。“2015年我在澳大利亞旅行,看到一位父親帶著視障的女兒游覽瀑布。女孩聽到瀑布的聲音、感受到水汽迎面飄來,高興地手舞足蹈。我非常感動。”喬光輝說。
2019年底,他帶著學生推出“新視界”公益項目。這是一個視障者助游服務平臺,將形成出行前信息、出行中匹配、出行后交流三大內容。“出行前信息”主要展示景點、酒店等,可收聽、查看介紹、行程等;“出行中匹配”指根據目的地、時間等進行視障者和志愿者間的匹配,如語音輸入“杭州”“本周六”,可以查看適合的視障者或志愿者,便于雙方對接;“出行后交流”采用論壇討論方式,在視障者、志愿者、旅行社間交流信息,用戶可以表情、圖片、語音、視頻等發表旅游體驗、途中故事、圖片等。經過一年多調研,“盲盲視界游”公眾號4月27日上線,已錄制了杭州西湖、廈門鼓浪嶼等景點的音頻。
學生志愿者為視障人士導游。
為錄制音頻,浙江工商大學的同學在景點蒙住眼感受環境,一邊更好地滿足視障群體的需求。4月下旬,4名天津的視障人士來杭州旅游,在同學的帶領下前往西湖、錢塘江、靈隱寺等。導覽中,同學們不斷記錄著視障人士的關注點、興趣點。
“我發現他們最感興趣的是美食,只要價格能承受肯定會選擇。他們還會用手去摸西湖邊的樹、雷峰塔的漢白玉欄桿,在‘花港觀魚’俯身觸摸地上的魚形石雕。有水聲、鳥叫,會駐足聆聽。雖然看不見,但他們特別渴望與美景同框,每到一個著名景點,都會讓我拍視頻,附上不同的音樂發朋友圈——這樣,以后他聽到這個音樂就能想到來過杭州。”旅游管理專業研究生張俊藐說,一名從事盲人按摩的視障人士告訴她,自己平時的工作、生活很單調,這次旅游就像打了次雞血,讓他能快樂地走下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