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什么是西夏王陵?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寧夏西夏王陵
作者:那日蘇
制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在我國西北廣闊的戈壁荒漠中,封存著很多中國歷史文化的瑰寶。如莫高窟千佛洞、額濟納黑水城遺址,還有新疆羅布泊深處千年不腐的小河美女。
中國西北的一連串綠洲
由于歷史變動,繁榮與衰退交替,環境惡劣
導致大量歷史遺跡處于“封存狀態”
(底圖來自:shutterstock)▼
而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南郊賀蘭山中段東側山麓洪積扇中上部,有這樣一個地方,西面背靠高峻挺拔的賀蘭山,東方面對奔騰不息的黃河,位置背風向陽,氣象雄渾。在這片的風水寶地上,矗立著九座依照星象排布的塔形巨冢,歷盡千年風霜雨雪而不倒。
賀蘭山下的西夏王陵
(圖片來自:tuchongshequ / 圖蟲創意)▼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孫子,安塞王朱秩炅看到這些巨大的古冢,寫下了一首詩:賀蘭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漚。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時王與侯。
那么,這些神秘的巨冢究竟是何人所建?“昔時王與侯”指的又是哪朝君王呢?
突然消失的文明
寧夏在我國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中,存在感一直很低。人口不到七百萬,僅僅高于環境惡劣的青海和西藏。但是不同于大眾印象中西北的干燥與荒涼,寧夏曾是一個繁華的地方。
這些西北省份的人口基本取決于有多少農業區
寧夏雖然面積很小,但保有一個不小傳統農業區
黃河自青海發源,逶迤前行,經甘肅省由南向北流向寧夏,進入到南止黃土高原,東到鄂爾多斯高原,西接賀蘭山的寧夏平原,形成了大面積的自流灌溉區。這里在黃河的滋養下成為了農牧業發達,風景優美的樂土。
真,黃河九曲唯富一套▼
隋朝尚書左丞郎茂曾經這樣形容寧夏一帶:“其江左之人,崇禮好學,習俗相化,因謂之‘塞北江南’”。時至今日,寧夏產的大米仍然是西北地區的重要糧食來源。
“江左”與“江右”不同
“江左”背后還有賀蘭山保護
所以可以在漫長的黃河沿岸脫穎而出
(圖片來自:google map)▼
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有八個部落逐步從西羌中分離出來,他們合稱為“黨項八部”。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羌人,他們的血統中有鮮卑、漢等民族成分,是寧夏這片溫潤之地民族融合的現實見證。
黨項各部內遷散居的地區,屬唐朝所置“六胡州”區域,是安置粟特人、鐵勒、突厥降戶之地,也是黨項、吐谷渾、室韋等北方民族雜居的地區,吐蕃、回鶻等族也因戰爭而長期在此駐防。
“六胡州”的位置并不穩固,曾多次變動
或者說,相比于位置,其實質是一種管理組織
其大致范圍在黃河與無定河之間高原與荒漠地帶
這里環境惡劣,定居城市也基本止步于區域以南
很適合安置各種各樣的內遷民族▼
黨項拓跋氏在走向強大的過程中,中亞粟特人、漠北回鶻人、河西隴右的吐蕃人、陰山以南的契丹人、青海地區的吐谷渾人等,都融合在黨項部落中,在唐末形成了一個有著自身獨特文化凝聚力的黨項民族。所以即使安史之亂后受到了吐蕃的統治,也沒有使其再次分裂或消弭,反而激起了其民族意識。
這里是中原王朝在西北最重要的農業區
同時也是戰爭頻仍的農牧過度地帶
各類民族因各種原因匯聚于此▼
五代戰亂后,黨項占有河西之地,西起敦煌,東到黃河河套兩岸,控扼了河西走廊,建立了西北地區國祚兩百年、歷經十二帝的地方民族政權大白高國,也就是中央王朝史書上著名的西夏國。
今天的銀川市,也就是曾經西夏的國都興慶府。
西夏疆域遼闊,核心地帶在寧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其地緣基礎其實較為薄弱
(圖片@圖蟲·創意)▼
從今天考古勘探出土的遺存來看,這個國家曾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了輝煌璀璨的文明,崇佛尚禮,有自己的文字和獨具一格的建筑和雕塑風格。但是這一切都沒能延續下來,黨項民族和西夏這個國家,都在公元1205至1227年蒙古滅亡西夏的那六次戰爭中銷聲匿跡,從此再不見諸史料記載。
西夏文-孫子兵法
(圖片@寧夏檔案館)▼
西夏青銅法令(發送書信驗證身份用)
(圖片來自:wikipedia@Editor at Large)▼
如今通過史料分析和體質人類學的印證,黨項遺民分散在如今的土、藏、漢、蒙古等民族中。當然,他們也已經遺忘了這段歷史,這個歷經九位皇帝的西北王朝似乎只是富裕河套一個來了又去的過客。
而賀蘭山下的荒漠中,西夏舊都銀川附近,還存在著一群巨大的墳塋,它們就是西夏大白高國曾經存在過的證據。
就在西夏向西的賀蘭山腳下
(底圖來自:google map)▼
沙漠中的神秘巨冢
1907年,一名來自俄羅斯斯摩棱斯克的考古學家來到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他在這里發現了西夏古城黑水城遺址,再一次證明了這個掩埋于風沙之中的王朝曾經存在。
黑水城遺跡(內蒙古額濟納旗達來呼布鎮附近)
(圖片來自:客半山居 / 圖蟲創意)▼
這個探險家就是彼得·庫茲米奇·科茲洛夫。有人稱他為文物大盜,因為他在黑水城遺址發掘出了三千余件文物,幾乎都帶回了俄國;也有人稱他為世界西夏學之父,發現了中國人自己都未曾注意到的西夏遺址,也讓俄羅斯擁有了世界上最高造詣的西夏學。
1914年的科茲洛夫
(圖片來自:wikimedia)▼
科茲洛夫的重大發現包括但不限于發現西夏文字,以及碩果僅存的漢-西夏文字典《番漢合時掌中珠》。
《番漢合時掌中珠》影印
現在其實看懂西夏文了
(圖片來自:wikimedia)▼
自科茲洛夫開始,民國時陸續有外國學者對其感興趣。但因沙漠廣袤而荒涼,他們并未發現西夏王陵。
然而讓學者們疑惑不已的西夏王陵,卻在一次施工開挖地基時偶然被發現了。后來考古學家們又陸續在賀蘭山東麓發現數座形似金字塔的高大墓葬。當時沒有人知道是誰堆砌了這些神秘的土堆,一度認為它們不過是一批唐墓。唯有當地人口耳相傳的傳說中,“昊王墓”這個稱呼在暗示著它們的西夏身份。
這讓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
西夏實際開國者李元昊...
(圖片來自:wikimedia)▼
然而70年代通過對現場出土文物的鑒別,尤其是西夏碑文板塊的發現,最終還是讓專家們確認了這些墓葬中九座最為宏偉巨大的巨冢,就是西夏十二代帝王中九位的陵墓。而“昊王”,就是西夏的開國皇帝元昊。
(圖片來自:Lenw / 圖蟲創意)▼
在對西夏陵遺址的勘探工作中,考古學家們開始對各個地標和殘存的遺跡遺物進行測繪。不久有人驚訝的發現,高聳的九座陵區地面建筑,在圖紙上構成了一個北斗星的圖案。他們的陪葬墓,也是按各種不同的星象排布的,這更給西夏王陵平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其實這里大大小小的地上建筑遠不止九座
不過只有帝王規格墓葬帶算得上是“王陵”
(圖片來自:googe map)▼
西夏陵的發現,促進了中國西夏學的興起。隨著對西夏陵的深入研究,那段曾經不為人知的歷史,也逐漸向人們鋪展開來。
凝固的歷史
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樣,如今我們能看到的西夏王陵陵塔也不是它最初的樣子。
西夏建國之后,元昊對遼宋稱臣,但在內卻躲進小樓成一體,以帝制規模建造陵墓。西夏先后為元昊的爺爺李繼遷、父親趙德明建造了西夏陵的1號和2號陵墓。而規模最大的3號陵的墓主人,則是元昊本人。
其中規模最大的3號陵
(圖片來自:googe map)▼
123號陵的陵塔高二十余米,源自于唐代的“積土為冢、改墓為陵”的帝王陵思想。但不同于唐代因山為陵的陵寢制度,從外觀上看,西夏王陵更像是平地造山。這也是西夏文明獨特性的寫照,他們很善于在糅合漢文化、西域文化、草原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新的風格。
西夏陵塔的原貌并不是簡單的塔形土堆,而是內部由夯土充實,外部有磚瓦木檐建筑的攢尖頂佛塔。
其實是有一層外殼的
(圖片來自:katoosha / Adobe Stock / 圖蟲創意)▼
安史之亂后,河西走廊為吐蕃之地,吐蕃的佛教文化也隨之傳入,西夏皇帝一直尊奉藏族高僧也為佛教深入民心的過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據《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銘》記,在西夏地域內,“浮圖梵剎、遍滿天下”,成為建筑一大景觀。
西夏文《金光明最勝王經》
(圖片來自:wikimedia)▼
西夏王陵采用的陵塔形制在佛教中的寓意是表示墓主人是轉輪圣王,表現了一種中國帝王葬制與佛家瘞葬儀軌奇特的結合,以佛家紀念佛陀的宗教性為起源,與佛教傳統建筑形式崒堵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相比大遼的佛塔,更粗更圓....
(圖片來自:wikimedia@abelStone)▼
同樣因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西夏人相信來世,把陵園修造得如同佛界宮殿一般。屋脊獸、摩羯、迦陵頻伽等都是佛國世界的神靈,也是唐卡中神靈居住宮殿的裝飾物象,用佛教藝術裝飾陵區來世世界,也寄托了西夏王室對彼岸世界的期待。
西夏王陵建筑裝飾
(圖片來自:wikimedia@BabelStone)▼
而塔,在佛教中則有更為特殊的意義。塔的意象在佛教中有表人勝、令生信、為報恩三個方面,所以塔有佛陀生涯中最后大事涅槃的象征。涅槃是獲得永生的渠道,是大多數中國古代帝王夢寐以求的目標,西夏皇帝也不例外。
從現有的出土遺物中推測,西夏王陵由內外神城、闕臺、碑亭、獻殿、角闕、角臺以及高大的陵臺等地面建筑組成,面積達十幾萬平方米。陪葬墓由神城、碑亭、封土等組成,有的面積達數萬平方米。這些陵墓布列在50平方公里的陵區內,氣勢宏大。
單座陵的微縮模型
(圖片來自:老山貨 / 圖蟲創意)▼
綜合這些特征,讓西夏王陵與中原傳統陵園相比,無論從形制、建筑、裝飾,都別樣而獨特,氣勢恢宏,別具一格。如果將其復原,在景觀和規模上,絕對令人嘆為觀止。
可惜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卻是一派破敗荒涼的景象,到處殘垣斷壁,遍地破磚敗瓦。這是因為經過蒙元的報復性破壞、后世的盜掘和西北風沙的摧殘,外部磚木建筑已經不復存在,只有內部的夯土結構依然挺立,在近一千個寒來暑往中守護著地下的先王。
似乎是女力士像的基座
(圖片來自:wikimedia@abelStone)▼
然而劫難之余,那巍然高聳的陵臺、形制獨特的闕臺等建筑遺址依然在頑強地證明著西夏陵昔日的輝煌,也為今天的寧夏留下了一處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
《西夏王陵對唐宋陵寢制度的繼承與嬗變——以西夏王陵三號陵園為切入點》,余軍
《西夏藝術的遺存、分類與價值》,湯小芳,寧夏人民出版社
《東方金字塔西夏王陵 千古之謎待揭開》,李作明,《地名獵奇》
《西夏王陵的現狀綜述及實行大遺址保護的可行性》,吳悅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來自:tuchongshequ / 圖蟲創意
END
原標題:《什么是西夏王陵?》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