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史實里的鰲拜什么樣?到底是忠還是奸?
從權勢滔天到鋃鐺入獄,鰲拜究竟有著怎樣的人生?歷史上,順治帝去世后年幼的康熙繼位,四位輔政大臣掌握實權,鰲拜是其中最有名、權力最大的一位。這一久經戰場的滿洲大臣,左右了康熙朝政的前八個年頭。直到少年康熙設計擒拿鰲拜,讓其革職下獄,才結束了輔政大臣執政的局面。
鰲拜身上具有哪些傳奇性,讓后世對他展開無數想象與文學演繹?本期問吧邀請清史研究學者張一弛,一起揭開“滿洲第一勇士”鰲拜的成長記。
鰲拜是忠臣還是佞臣
@李李永收:鰲拜究竟是忠臣還是奸佞?
張一弛:筆記小說中經常將鰲拜設定為欺凌幼主、圖謀篡位的奸臣,但清朝官修史籍并未對鰲拜給予多大的惡名。很多歷史人物,無法采用這種二元評價標準來歸類。例如康熙五十二年《起居注》中記載康熙帝在暢春園面諭大臣稱:“我朝從征效力大臣中,莫過于鰲拜巴圖魯者。伊功勞冊,大內現有,朕常誦與近御大臣、侍衛等聽之?!闭Z氣之中帶著明顯的褒揚意味。僅就鰲拜的個人事跡而言,他對順治中后期皇權體制的忠誠,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疑問。但他一方面無視清朝統治秩序的中心已經轉向中原地區,必須調整統治策略的客觀趨勢,力圖實施不利于漢化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專擅行事,殘忍對待反對者,這些都是比較反面的形象。
@njuchen:鰲拜何以位極人臣,一生有哪些功績?
張一弛:根據目前我所了解的情況,鰲拜主要的功績有:一是崇德二年(1637)清軍攻克皮島之役中,鰲拜擔任先鋒,戰后獲得巴圖魯稱號;二是崇德六年(1641)松錦戰役過程中,隨鄭親王濟爾哈朗包圍錦州過程中擊潰了明軍的步軍營,并于決戰時在右翼汛地追擊突圍的明軍主力,取得較大的勝利;順治五年(1648)大同總兵姜瓖反清,鰲拜當時在大同駐防,較早與姜瓖之軍接觸,是鎮壓姜瓖的主要指揮者;此外,在崇德七八年間清軍第二次進攻北直隸、山東的戰役,以及順治二年(1645)清軍在湖北進攻李自成的戰役中,鰲拜均曾率軍取得勝利。
@Sulphur:鰲拜有何能耐,讓康熙忍辱負重那么多年?
張一弛:嚴格來講康熙帝忍耐的時間并非八年,而是自康熙六年(1667)親政以后,到康熙八年(1669)擒拿鰲拜為止,大約兩年的時間。姚念慈先生在《康熙初年四大臣輔政芻議》一文中提出了一個看法,可以幫助我們認清這個問題。姚先生認為,輔政體制一方面從權力結構上,延續了順治中后期以議政內大臣控制部院的格局。另一方面從政策上講,鰲拜等人堅持滿洲本位的政治理念,對漢化采取反動態度,符合滿人貴族的政治訴求。在這一背景下,孝莊太后對輔政體制并沒有強烈的反對意愿。順治帝去世后,由孝莊太后認可的遺詔,對順治帝晚年的漢化政策大加批判,便是這種共識形成的標志。
影視作品中的鰲拜有多少是真
@午夜南瓜會變馬車:鰲拜家到底能不能被稱為“鰲府”?
張一弛:歷史上鰲拜宅邸門口不會有和鰲拜姓名有關的牌匾。有一部關于北京地方風土的筆記《宸垣識略》,成書于乾隆后期。根據它的記載,“一等超武公第在東堂子胡同?!边@里說的應該是鰲拜后人的宅邸——“超武公”的稱號,是雍正時期才授予的。這是目前我們對“和鰲拜有關的住宅”所知的唯一史料。目前沒有明確的記載顯示清代北京的官員府邸門口會掛有什么樣的牌匾。鰲拜是名字,至于當時的人怎么稱呼鰲拜,清朝的稱謂體系和現在差別特別大,稱謂與語境高度相關。會稱呼名字的場合,多是行文涉及鰲拜的政府文件,或是地位比鰲拜要高的人需要提到他的時候??紤]到鰲拜權力很大、地位很高,皇帝又年幼,我認為大多數旁人都很少有機會用鰲拜的名字,甚至名字的第一個字來稱呼鰲拜,很可能是用某種敬稱,但我們今天不太容易斷言這個敬稱是什么。
影視劇中關于“鰲拜府邸”的牌匾
現存關于清前期北京城市建筑的幾種常見史料如《藤陰雜記》、《宸垣識略》等。在記載北京的院落時,倘若遇到比較特殊的匾額,則會注明。例如《宸垣識略》卷十記載康熙朝大學士王熙的別業“怡園”有三塊牌匾,分別是“席寵堂”、“耆年碩德”和“曲江風度”。這三塊牌匾不僅和主人的姓名沒有關系,也和院落的名稱無關。除此之外,現存史料中似乎沒有提到過清代北京城市中的宅邸,一定會張懸一塊能夠展示主人身份的匾額。如果這種習俗存在的話,以清代北京城市風土文獻的記載方式,應該至少會提到一下。當然,今天的電視劇,喜歡事無巨細都用帶字幕的對白或帶文字的道具明白無誤地寫出來,以免觀眾看不懂。這種情況之下,我覺得與其絞盡腦汁去考慮牌匾上寫什么文字更為“符合歷史”,不如直接使用“鰲拜宅邸”的浮動字幕算了。
@我的QQ登錄呢:電視劇中的鰲拜欺凌幼主、圖謀篡位,與史實相符嗎?
張一弛:并不完全符合。例如電視劇《康熙王朝》的鰲拜形象不僅強橫霸道、目無君上,欺凌幼主,而且還圖謀篡位。電視劇比小說走得更遠的一步是,設計了班布爾善“黃雀躡后”的情節。歷史上鰲拜被逮后,清廷公布其罪狀,定性為“暴虐肆行”,具體罪狀除誅殺其他大臣外,亦多屬違反行政慣例專擅行事、言行舉止不敬之類,并未提到有圖謀篡位的行為。如果像小說和電視劇里那樣逼迫篡位,那對鰲拜的處置一定會嚴厲很多?;蛟S小說作者為了能夠強化人物的形象,仿照《三國演義》里的董卓(同樣是欺負幼主的強橫武將)來杜撰了鰲拜的情節吧。至于班布爾善篡位、宮中交兵的情節就完全是虛構的了。另外,電視劇里鰲拜將一名叫濟世的大儒推薦給康熙帝當老師。但歷史上的濟世其實是一名滿洲官員,被推薦的職位也不是皇帝的老師,而是工部尚書。濟世與康熙帝并無多大情分,鰲拜被逮后,濟世被康熙帝處死。
徐錦江飾演的鰲拜
@Frajka:歷史上康熙帝有沒有殺死鰲拜?還是只把他下獄?
張一弛:官修史籍中對鰲拜的死亡確實措辭不夠明確。國史館傳記中的記載可以《清史列傳》卷六的《鰲拜傳》為代表。這篇《鰲拜傳》記載了康熙帝宣布對鰲拜處置結論的諭旨:“以所犯重大,擬以正法,本當依擬處分,但念鰲拜在累朝效力年久,且皇考曾經倚任,朕不忍加誅,姑從寬革職、籍沒、仍行拘禁。”這條記載后,《鰲拜傳》就說“鰲拜死”云云,沒有遵循清代國史館傳記一般體例寫清鰲拜的死亡時間和死因。這種模糊的記載,給了后人很大的想像空間。我還是傾向于認為鰲拜是在關押過程中自己死去的。清代囚禁罪人的場所,條件十分惡劣,并不利于居住,被囚禁者因故死亡也屬常見。如果康熙帝真的想要秘密殺死鰲拜,則可直接賜令自盡,史籍里也會留下明確的時間,不至于像現在一樣模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