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宋宮詞》評分滑至3.8,我一點不同情
原創(chuàng) 毒Sir Sir電影
這事Sir說晚了。
但再晚也得說。
3月20日,李少紅導(dǎo)演,劉濤主演的《大宋宮詞》開播。
評分一路下跌。
從6.2、5.2、4.1,滑落到今天3.8……
好評差了差評贊數(shù)4倍。
3.8,2021國產(chǎn)劇開年最低實錘。
這可是李少紅啊。
拍出過國產(chǎn)古裝審美獨一份的《大明宮詞》。
讓彼時還是新人的周迅驚艷屏幕,讓剛生完孩子復(fù)出的陳紅再次翻紅。
這只是一個人/一部劇的墮落嗎?
沒了周迅,沒了陳紅,差距就這么大?
不會吧。
所以,在憤怒背后。
我們更想追問的,是那個始終不敢面對的問題:
從《大明》到《大宋》的20年里。
我們國產(chǎn)劇到底失去了什么?
大宋宮詞
官宣時就有不詳預(yù)感。
片名。
當(dāng)初《大明宮詞》,應(yīng)該這么念,大明宮+詞。
劇借太平公主的一生,回望唐朝武則天稱帝前,李隆基拿回政權(quán)后,這一時期內(nèi),唐朝皇室的紛爭。
“大明宮”,唐朝都城主要宮殿里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和象征,有17位唐皇在那處理朝政(唐有22個皇帝)。
簡單說,大明宮≈大唐。
那“大宋宮詞”怎么拆?
大宋宮?什么宮?
宮詞?什么詞?
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時期。且宋朝沒有××宮的說法,都叫××殿。
(后來導(dǎo)演在專訪里解釋,大宋宮詞=大宋+宮詞,行吧)
這是打定主意要自毀招牌嗎?
這陣容,真不像啊。
女主劉濤,飾劉娥。
男主周渝民,飾趙恒(真宗),宋朝開國的第三代皇帝。
他爹趙光義,宋朝第二位皇帝,飾演者涂門。
還有齊溪、曹磊、梁冠華、歸亞蕾和趙文瑄等實力派護航。
點開劇,畫面也妥了。
調(diào)色克制,沒濫用濾鏡。
女子裝束也符合那個朝代的偏好,簡單質(zhì)樸,色彩淡雅,上襦襖,下長裙。發(fā)髻挽起,身形瘦長,蹁躚美好。
△ 左為山西太原晉祠圣母殿北壁宋朝仕女泥塑彩像西起第二人
宋朝盛行的點茶工藝,工具齊全,手法看著也像模像樣。
(中國茶史有“茶興于唐,盛于宋”的說法,日本茶道就是從南宋開慶年間傳入日本的)
第2集,秦王為了掩飾野心,躲避皇帝懷疑,在府里沉迷歌舞。
一個偽長鏡頭,讓表現(xiàn)宋朝生活的長卷名畫“韓熙載夜宴圖”動了過來。
鏡頭掃過,每一幀,都仿佛畫中情景。
與歌女閑聊。
男主人敲鼓縱歌。
看到這,你以為上頭的差評都是無中生有。
李導(dǎo)楚楚可憐?
可惜,這些精美的食材都被辜負。
像這張布景圖,看似古樸典雅,可一動,花瓶會晃,茶湯是涼的。
美則美矣,空心美人。
拉胯《大宋宮詞》的,剪輯要背大鍋。
開局20分鐘,鋪開三條線。
一、奪嫡。
過程Sir就不說了。
怎么狗血怎么來。
二、后宮(宅)爭斗。
過程Sir也省略了。
怎么硬怎么凹,目的就是要男女主瞧上眼。
△ 不準你不也是進來了
三、男女曠世之戀。
這Sir可要好好說說。
襄王打仗時摔下山崖,被劉娥救下。劉娥是蜀地逃難到山西的村婦,婚后一年丈夫去世。
救下襄王后,二人彼此慰藉,情根深種。
接著襄王帶她入府,從此專寵,連老婆都不碰一下,兒子也不感興趣。
劉娥呢,一副“我就要來搞事”的坦蕩,和襄王嘰嘰歪歪親親我我。
這……20分鐘啊。
20分鐘里塞滿了朝堂爭斗,內(nèi)宅恩怨,深情款款……
怎么做到的?
我們又擁有了如《長安十二時辰》《和平飯店》(剛開頭)一樣不拖泥帶水的快節(jié)奏敘事?
想多了。
《大宋宮詞》的快節(jié)奏,全靠暴力剪輯+流氓拼貼。
每個鏡頭之間,要么是前因和結(jié)果的生硬關(guān)聯(lián)。
上一秒說軍情告急,襄王申請出戰(zhàn)。
下一秒,出城、到戰(zhàn)場。
Sir沒抽幀,看動圖感受一下這個無過渡剪輯。
要么,是看似故作高深,實則濫用回憶的穿插亂用。
皇帝和秦王被同時埋在了大殿下,不一會二人就被救出。
廢墟里發(fā)生了什么?
接下來10分鐘,分成4個片段,分別穿插在秦王的回想、和大臣的對話里。
而劉娥和襄王的亂世情誼,則分成5段,分別穿插在丫鬟對她敲打、襄王和老婆同床共枕、襄王跟皇帝交代二人情深、劉娥見新人入府。
密度之大,怕觀眾無法區(qū)分,甚至還給回憶做了虛化背景處理。
再加上,劇情趕進度地亂飛。
這凌亂的剪輯,不止Sir,連彈幕都一直在懵逼。
因為剪輯混亂,劇里也出現(xiàn)了很多無法細想的bug。
襄王妃喪子后,劉娥懷孕,襄王妃隨后也懷上了。
可男女主出去經(jīng)歷一場生死戀回府后,劉娥的兒子尚在襁褓中。
襄王妃的兒子都能打醬油了???
古色古香的畫面,又經(jīng)不起細看。
隨便一截,總能看到摳圖質(zhì)感。
以及初看良心的宋朝生活,你會發(fā)現(xiàn),在《大宋宮詞》里被簡化成了一招鮮——
無時無刻的點茶。
一部歷史劇,基礎(chǔ)打好了,人物才能立住。
可是你看,當(dāng)家主母會這么跟侍女說話,侍女也能這么反駁。
-我真是愚鈍,究竟還是學(xué)不會
-茶即是心境,若心有雜念,茶湯便不凝(咋,還要你教人老板娘怎么情緒管理
)
明明侍女闖入王府的禁地,被主人抓包。
可王爺態(tài)度不像王爺,侍女態(tài)度不像侍女。
男主呢,偶像包袱重,演技拉胯,每次說臺詞都抿嘴,演床戲要拉被子。
Sir更加確定,《大宋宮詞》是李導(dǎo)不想營業(yè)的下崗代表作。
原本想站在巨人的肩膀,借力打力,沒想到跌得卻更慘。
可惜啊可惜。
《大宋宮詞》的主線,在于女主劉娥。
宋朝一代奇女子。
出身卑微,四川人,十多歲嫁給銀匠,后逃難來到東京。
15歲時,丈夫為生計把她賣給襄王府,卻不曾想被襄王看上,哪怕老爹抵死不肯讓她進宮,也在宮外設(shè)了別院給她住。
宮外生活18年后,一步步從妃子到皇后、太后。
一生無子,丈夫死后,對非自己所出的宋仁宗關(guān)懷教養(yǎng),垂簾聽政。
至死都未曾僭越,只在年老時,穿過一次皇帝服制進祠堂跪拜祖宗。
史書評“有呂后之才,但無呂后之惡”。
一個在女子普遍地位不高的年代,卻走到權(quán)利的最高峰,更奇怪的是,她又在巔峰時止住“更進一步”。
她是怎樣一個人?
怎樣的才能把她送到高位,又是怎樣的性格讓她制住野心?
無論是事業(yè)線、還是情感線,劉娥都是一個太值得展開去聯(lián)想的人物。
《大宋宮詞》里的劉娥,打開方式讓人失望。
一個自帶傳奇劇情的人物,卻被還原成曾經(jīng)“大女主劇”里千篇一律的幸運兒。
不信?
Sir一條一條給你捋。
一,男主絕對偏愛。
偏愛來源:一次落難依偎,就足以慰藉他幾十年的人生。
偏愛原因:一句無法為外人道的“她很特別”。
哪怕他有妻有兒。
哪怕他爹說她不詳。
哪怕自己的孩子命喪她手。
可他依然心疼她。
郭王妃還有家人
可是鶯兒他只有我了
△ 你親兒子剛死啊哥
二,絕對光環(huán)。
美貌,情商高,劇情里需要的才藝她全會。
點茶她是最好的,剛?cè)肼毦捅簧纤究粗校?/p>
繡花她會紋飾不一樣的蜀繡,老板娘喜歡蝴蝶,她剛好就擅長蝴蝶;
哪怕是沒畫完的畫,她也能錦上添花;
一張嘴,不但能把老板娘哄高興,還哄娃睡。
三,絕對好運。
皇孫死在自己手上,還沒翻案,大大方方走在大街上不會被抓。
侍奉她的丫鬟,拿她當(dāng)親姐。
有敵意的老板娘,拿她當(dāng)心腹。
萍水相逢的老婆婆,拿她當(dāng)親孫女。
將死的老丞相,拿她當(dāng)?shù)渿难?/p>
。
如此鋪墊,大女主從貧女到有實權(quán)的太后這條路,看著還有什么意思?
大女主?
太偷懶。
劉娥仿佛一具漂亮的工具人,裹挾著編劇所有的私心,用其他角色的弱,去襯托她的強。
同樣是劉娥,《清平樂》里只出現(xiàn)不到5集的吳越版,明顯更鮮明。
朝堂上,她思路清晰,邏輯清楚,字字有理。
面對異見,她能先包容,再破防。
后宮中,面對這一攤子家業(yè),她也會卸下偽裝。
和親近的侍官訴說曾經(jīng)的承諾,這是一個趙家的好兒媳婦。
面對養(yǎng)子,氣他要找生母,對自己生分了,聽到探病的兒子希望自己康復(fù)后,輕輕舒口氣(又有點小委屈)。
甚至對于欲望,也用死前想穿皇帝服制去朝拜祖宗這一點糾結(jié),補全了歷史上這個女人的故事。
用史書上寥寥的線索,串起對一個人物的想象,去還原她的心境和抉擇,哪怕不是正劇,也是一出耐人尋味的“戲劇”。
歷史劇,全然是歷史嗎?
它是在歷史灰燼中重現(xiàn)生命力的藝術(shù)。
不得不提曾經(jīng)李少紅的代表作《大明宮詞》。
結(jié)構(gòu)和剪輯在當(dāng)時也很受爭議。
人物帶出事件的結(jié)構(gòu),并且貫穿全文的,是太平的第一人稱視角,講述她和三個丈夫的婚姻。
這是當(dāng)時少有的,甚至先鋒的女性視角。
風(fēng)格也很抒情,句式更是帶著一股莎士比亞的朗誦感。
如果嚴格對比史實,《大明宮詞》很多經(jīng)典橋段都是立不住腳的。
歷史上,薛紹沒有娶過發(fā)妻慧娘,太平和薛紹這對表兄妹也不太可能在大街上才相識。
可小太平揭薛紹面具,不僅成就了周迅,更成就了《大明宮詞》。
哪怕是虛構(gòu),但你依然摸得見這個人物。
因為它確保了戲劇的真實。
當(dāng)時編劇之一王要,創(chuàng)作人物時,就為他們勾勒好了底色。
瑾娘,她是復(fù)仇的化身;太平公主,她愛而不得,終生尋找;四位太子,我們也事先設(shè)計,一個是同性戀“弘”,一個偏執(zhí)狂;“賢”,一個是道學(xué)者“旦”,一個是窩囊廢“顯”。張易之是虛構(gòu)人物,他身上有許多虛無和瘋狂的因素———其實歷史上有許多人,人是一代一代輪轉(zhuǎn)的,靈魂卻很相似。
摘自2000年4月17日《中國青年報》,作者:徐虹、郭曉虹
總之,言之有物。
回到Sir開篇的那個問題:
從《大明》到《大宋》,我們這20年失去了什么?
或者反過來看——
這20年我們擁有了什么?
演員,有了更直接的曝光平臺;
作品,有了更“病毒”的傳播形式;
市場,有了更兇猛的迭代能力。
《大宋》,則是這場競速比賽中最具代表性的敗者。
——誰能想到,從大女主爆火,到大女主式微,前后不過5年。
當(dāng)你追我趕的氛圍愈演愈烈。
我們也越來越容易失去等待一個好故事的耐心。
原諒Sir無法對這樣的敗者給予同情。
原標題:《3.8了,但我一點不同情》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