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明天會好的》:papi醬專場脫口秀,雖暖但尬
papi醬也來拍電影了?我相信大多數人聽到《明天會好的》上映的消息時,都是這個反應。
不過,大家不用太為papi醬擔心。一來,謝天謝地,她沒去做導演;二來,這次她幾乎是本色演出,和角色貼近度較高,演起來也沒多大難度。
《明天會好的》海報
只是,我也沒搞懂,為何本片的宣傳要強調用了《后來的我們》的編?。课覍に寄且菜悴簧鲜裁措娪敖浀浒 念^看到尾,我倒覺得,這個宣傳思路沒錯。因為這話說得特別實誠,本片從優點到缺點,都和《后來的我們》如出一轍。
我不知道該怎么形容本片,就像當年不知道該怎么描述《后來的我們》。它們都有真情實感的一面,也都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把電影拍得不太像電影。
蕭渝(papi醬 飾)
往好了說,本片還有點文學散文的味道。飾演“北漂”的papi醬有那么幾場獨白,還是有動人的地方。比方說,她在影片末尾為自己的一事無成感到愧疚,卻能在幻想中和年少的自己達成和解。又比方說,明明在北京混得不怎么樣,還要在電話里和父母強顏歡笑。還比方說,她回到故鄉和老同學再相逢,想回憶往事,卻發現對方早就忘了。
這些橋段老套是老套了點,但貴在真實啊。漂在大城市的青年們,哪個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故事,沒有懷疑過自己的選擇,沒有在長夜里痛哭過一場?這些內容再講一千遍,還是會有人被感動,不為什么,就因為它們就是我們的生活本身。
但是問題也來了。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們,我們該怎么介紹這部電影?它講述了一位北漂女青年一段時間內的生活,好像除了這么抽象的一句話,我們沒法做得更好了。
季野(張超 飾)
如果說散文是形散神不散,那么本片就是形散神更散了。先說敘事,本片生動地詮釋了什么是踩著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一會papi醬工作受挫了,一會她有了個同居男友了,一會她和閨蜜開始談人生選擇了,一會她又回老家尋找初心了。
這些片段分開來都沒問題,但這些事為啥能湊到一起,敘事的邏輯和節奏又在哪里,我始終沒看出來。難怪,每段戲之后本片都要用一場脫口秀來救場,說穿了,本片就是papi醬專場脫口秀:她必須得在近兩小時內不停地說段子、講述人生哲理、烹飪心靈雞湯。但是,這真的是電影嗎?
不管是現在的《明天會好的》還是當初的《后來的我們》,都有炒熱話題的野心。前者把鏡頭對準廣大在大城市掙扎的青年,后者靠初戀情懷取勝,但有話題敏感度,不代表能拍出一部好電影。
因為哪怕就是寫一篇散文,你也得把零散的材料組織起來,繼而講述一個比較明確的中心思想。那么,《明天會好的》到底想表達什么?
本片顯然一直在雞湯和現實之間左右搖擺,不知如何是好。主創當然知道,這年頭給廣大觀眾端上一碗熱騰騰的雞湯,不能解決問題,也不會有人買賬。所以,影片哼哧哼哧放了快兩個小時,papi醬的事業沒有半點進展,還談了一場莫名其妙的戀愛(難道這是在暗示北漂的愛情都是這么不負責任?)。
這種“反套路”還是值得點贊的,女主人公總算沒有靠哪位貴人相助咸魚翻身,也沒有靠哪位帥哥的愛情得到救贖。但是,主創又不敢把“反叛”進行到底。女主在北京挺了一年又一年,根本看不到啥希望,那到底該怎么辦?難道就靠電影這一大段一大段的抒情小作文安慰自己?
這可能就觸及到了本片的天花板。北漂青年,真的都有個“光明的未來”嗎?他們的艱難處境,到底是從哪里來的?誰能來為他們指引一條正確的道路?很多東西,已經不是papi醬飾演的女主一個人能回答的。
《明天會好的》海報
談觀念、談思想、談社會,本片沒這個能力,所以到最后,還是只能靠一個個唯美的鏡頭來糊弄觀眾。就此而言,本片還真比不上脫口秀的犀利和扎實,甚至比不上papi醬短視頻的“麻辣”。至少那些脫口秀演員還敢直面問題,調侃一下社會熱點,本片卻硬生生把強悍的papi醬轉換成了一個只會自怨自艾的文藝女青年。
于是,本片到最后,也就只剩下了無止境的抒情。和爸媽打個電話要抒情,搬個新家要抒情,在天橋上看到老情人也要抒情。這抒情,還全都是靠最最直白的臺詞而不是鏡頭語言來表達,這不是對電影的正確理解。
其實,這也是《后來的我們》留下來的老毛病了。井柏然和周冬雨在電影里的對白可謂金句不斷,對愛情的理解很有打動人的地方,可問題是,這是在拍電影不是在讀課文啊。很多中國電影都恨不得把想表達的東西直接打印在大熒幕上,這并不是個好現象。
papi醬這次的試水不好不壞,但能不能在演員這條路上闖出名堂來,我看還不好說。在我看來,本片演技最精湛的不是別人,是她家的貓咪。至于北漂青年,我認為廣大電影工作者別再為了蹭熱度一次次戳他們的痛處了。實際的問題,還得在實際生活中解決,放過這些已經很可憐的年輕人吧,好嗎?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