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女大學生起訴“恐同”教材背后,相關標準已修訂二十年
從2017年7月立案,到2021年2月二審判決,這場耗時四年的“恐同教材”案得以告一段落。
此前,一審法院的判決認為由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學教材中,其有關“同性戀是心理障礙”的表述,并非“知識性差錯”,而是“認知性分歧”。為此,在二審中西西及其代理律師葛昂精心準備了三十多份證據,從國內采用的ccmd-3到國際通行icd-10,無不說明——同性戀不屬于心理疾病。
但是二審法院認為,圖書編校中的知識性差錯是指由于知識欠缺、記憶模糊或技術疏忽而引發的文字表述不當,并由此而造成的內容上的差錯,一般包括時間差錯、取材差錯、專名差錯等。而原告提供的證據擬證明的差錯,不屬于知識性差錯規定的范疇,不屬于圖書編校的范圍。
因為《圖書質量管理規定》第五條規定,“圖書編校質量差錯的判定以國家正式頒布的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和相關行業制定的標準為依據。”,而現行法律法規層面沒有對知識性錯誤的明確規定。
二審最終駁回了西西的訴訟請求,判決卻首先在心理醫生和心理咨詢師群體內引發了討論。知乎上有問題名為“「恐同教材案」二審維持原判,法院認為「同性戀是心理障礙」表述系學術觀點,不屬于知識性差錯,你認同嗎?”涌入了超過百萬的關注。
有人說:學術的問題,讓學術去解決;社會的問題,讓社會去解決。也有人反問:過兩天我在物理教科書上寫地心說,是不是也屬于正常的學術爭議?
我們明明在2001年就已經從心理學上講同性戀去病理化,至今還有各種機構在“矯正同性戀”;我們在2016年就通過了反家暴法,拉姆卻還是被前夫燒死;我們把男女平等定為國事,但是今天女性就業仍然面臨各種歧視。
根據權促會的調查,中國大學使用的91本心理學教科書中,近一半稱同性戀是一種病。究其原因,還是在于像CCMD-3這樣的標準既沒有強制力也沒有執行力。
西西曾經回憶自己在大一那年參加一場關于同性戀伴侶是否可以組建家庭的辯論,一位同學引用一本心理學教科書來反對同性婚姻。另一位同學問西西,如果她身邊都是同性戀的話,她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我就是同性戀。”西西說罷,教室里爆發出一陣笑聲。她回憶一名男同學回應,“你說你自己的事情沒用,書上的才是對的!”
縱觀東西方社會,在那些通過同性婚姻立法的國家里,歧視也沒有真正停止。同樣沒有停止的,是不同種群、不同族裔之間追求平等的行動,法律如果得不到執行,那就是廢紙一張,只有行動,才能把法律真正變成與我們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存在。
2004年,一位旅客乘坐北京開往上海的列車出差,他在餐車上用餐消費了100元,當他索要正式發票時,服務人員只給了一張收據,于是他將北京鐵路分局告上法庭,再然后,我們在任何地方消費都能索取到發票。
這個旅客叫郝勁松,他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打了六場官司,每一場都是一起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他說:人的尊嚴只來自于人追求尊嚴。
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價值觀面前,有人充當了歷史的看客,也有人成為了當下的行動者。
葛昂律師認為,恐同教材案最后的判決跟整個社會對同性戀的態度密切相關,也說明目前的社會討論遠遠不夠,但另一方面,通過該訴訟,引起學術界和輿論關注,對于未來的進步是有益的。
西西在法庭上宣讀了自己的公開信,她寫到:“我相信你們能共情性少數學生在校園里的‘日常’:被孤立、被咒罵、被毆打、甚至被性侵,我們不應該承受這一切,我們更不應該繼續容忍歧視,我們應該做出改變。”
雖然本案在訴訟程序上暫時告一段落,但是西西和與她同行的人們并不會放棄。
中國很大,能裝下14億個千差萬別的個體,也能裝下不同的性取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