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科幻作品早就預言了未來
原創 mark X博士
編輯:素卡
2020年,各國政府都開啟并實施了宇宙航天的探索,從沙特阿拉伯到印度;有人說人類世界開啟了第二次“太空競賽”。
人類文明一直以來最善于將想象化為現實,如今許多的科技成果,最初可能只是某部小說中的科幻概念。
這讓我想起了中國上個世紀的經典科幻作品里天馬行空的想象,例如,無人駕駛、人類登月、新型能源。
反觀現在,我驚訝地發現這些只存在于科幻作品里的發明都被我們一一實現了。
如今被譽為“中國科幻大王”的劉慈欣,曾寫過這么一篇文章叫《被忘卻的佳作》,記錄了大劉中學時期看過的科幻小說和電影。
在這本書中,大劉特意提到了一部科幻電影《小太陽》,這是一部拍攝于1963年的科幻電影。
故事發生在我國北方的寒冬,一群小學生正在大棚里幫農民伯伯勞作。他們覺得冬天太冷不利于植物生長,就突發奇想,要讓春天來得更早一些。如果能夠造一個小太陽出來,問題就解決了。
小朋友們異口同聲地提出“要是我們的春天能快一點到就好了!”
這位西裝革履的小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們為什么不在這兒造個太陽?“
于是,這些想要造一個“人工太陽”的孩子們,積極向科學家們請教,從最基礎的知識開始學習。
專心地畫著圖紙
最終他們研制出了“人造太陽”,并且將這個人工裝置通過火箭發往太空。
于是,人造太陽給冰凍的北方帶來了溫暖,小朋友們也夢想成真。
一直以來,人造太陽都只是理論上的模型,日本也曾在他們的特攝劇中呈現了這一想法。
迪迦·奧特曼后續作品中曾出現過的人工太陽
誰會想到58年前,電影《小太陽》中提到的技術,如今能夠在現實中成真。
1985年,“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成立,由世界多國參與。這個被稱為ITER的裝置,是一個能生產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托卡馬克裝置,俗稱“人造太陽”。
2020年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終于在成都建成并實現首次放電。
能源轉換想象圖
目前,地球海水地量估計可以供?類使用上百億年;我們不用再擔心地球能源枯竭的那一天。
并且,這種新能源不會產生危害人體健康和環境的放射物。因此在未來,化石燃料都會被取締。
從電影中的《小太陽》到如今中國制造出了“人工太陽”,藝術上的想象從來不會停留在熒幕上,人類文明中最有價值的特性就是“想象力”。
只要你敢想象,那么人類文明的發展就不會停滯不前。
《小太陽》代表的是新中國時期的那種對未來的展望,而這種熱忱,其實從20世紀初就有了。
要論我國早期科幻作品中最具魔幻性的作品,莫過于1904年荒江釣叟所著的《月球殖民地小說》,其內容創作堪比現代的很多網絡小說。
作者“荒江釣叟”的真實姓名已經不可考,小說只寫到了第三十五回。不過在已有的章回里,整個故事的架構已經比較明確了。
小說中的主人公乘著一個先進的熱氣球漂洋過海,四處游歷尋找妻兒,期間甚至還遭遇了來自月球世界的“外星人”。最后主人公和他的妻兒一起移民月球。
在1909年宣統元年,一位筆名叫“高陽氏不才子”的清朝男子許指嚴就寫了一本奇幻小說,名叫《電世界》。
清 朝 鷹 眼
書中的男主角黃震球研發了一套能助人飛行的電力工具,穿上它,人就可以在天空中任意翱翔,并且還能使用電氣制造的武器來攻擊歐美列強。
到了1938年,導演楊小仲指導了一部《六十年后上海灘》的科幻劇情片。
由于戰亂,如今已無法找到其底片
根據各方資料,在這部科幻電影中,兩位主人公來到了60年后的上海灘,目睹了家庭使用全自動家電等高科技生活。
不由得贊嘆,這部老電影中的導演和編劇的想象力,如今我們的家用電器也幾乎都是全自動。
20世紀70年代里,也出現了一本深受小學生喜愛的科幻小說——《小靈通漫游未來》,反映了當時中國人民對未來的樂觀向往。
在這本小書中,也對我們如今的生活風貌做出了許許多多樂觀的預測,并且十分準確,十有八九都已經實現了。
其中有一段是,主人公小靈通和小燕、小虎駕駛未來汽車“飄行車”去未來市。
在未來市,這種“汽車”是主要交通工具,并且操作簡單,八歲的兒童就能駕駛,車輛能自主避讓障礙物和其他車輛。
在這本20世紀70年代由葉永烈創作的中篇科幻小說里,車輛導航、輔助駕駛,甚至無人駕駛均已實現。
葉永烈先生一定沒有想到,這幾個技術的核心系統就是如今的“全球衛星導航通訊系統”。
在全球衛星導航通訊系統的領域,一直由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和歐盟的GALILEO,這三大衛星導航系統供應商為主導。
同樣是在過去的一年里,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BDS)標志著我國已掌握自主研發衛星導航系統的技術。
北斗衛星導航通訊系統的研究員徐穎坦言:“美國的GPS可靠而不可信,而歐盟CALILEO或許可信?!?/p>
北斗衛星導航的成功,也標志了中國對宇宙航天事業的一次突破。
2011年,美國“鋼鐵俠”馬斯克在訪談中表達了他的雄心壯志——在2020年左右,殖民火星。
我認為他在暢所欲言
馬斯克能不能“殖民火星”我不知道,但是中國對于月球的探索開始跟上美國的步伐。
2004年2月,我國公布了中國月球探測計劃,以“繞、落、回”為三個步驟。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嫦娥五號”于11月24日成功發射升天,完成目標任務后,嫦娥五號返回器于12月17日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獲得月球土壤樣品1731克。
如果你細心觀察,在所有的中國科幻作品中,總會有這樣一個角色,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例如《小太陽》中,一心想要制造“小太陽”用來溫暖冰雪的小學生們;《小靈通漫游記》中,參觀了未來市的小靈通。
好奇心是學習的內在動機之一、尋求知識的動力,也是推動國家、社會發展的諸多因素之一。
以前都只能在科幻作品中看到的發明,現在其實也可以在昨晚的一場晚會中看到,人造太陽、嫦娥五號、北斗導航,這些引領世界前沿科技的原理和故事,其實離你并不遠。
2021初春,今日頭條聯手湖南衛視打造了一場與眾不同的開年演講。
在一眾名人明星中,三組科技領域的“重量級嘉賓”尤為顯眼,他們是將科幻作品搬進現實的背后英雄們。
在這場演講中,鄧湘金和鄭燕紅兩位負責嫦娥五號采樣封裝分系統的工程師,為大家揭秘了嫦娥五號在月球上采集月壤時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
而嫦娥五號所采集的1731克月壤,可以幫助我們研究月球的起源和演化歷史。
就像通過研究樹木的年輪可以推斷出樹木的年齡,通過對月壤的研究,我們也可以解開月球神秘的面紗。
而來自中核集團工業物理研究院的兩位專家,鐘武律、蔡立君則向大家解釋什么是核裂變,核裂變安全嗎,人造太陽有什么意義,人造太陽實現后,人類未來的場景是什么樣的等一系列問題。
因為,在未來的一個世紀里,化石燃料一定會被新型清潔能源所替代。
倘若“人造太陽”發電普及,環境、氣候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日月同輝”,從“人造太陽”的成功到“嫦娥五號”成功著陸,中國在“可控核聚變”領域和“太空領域”實現雙突破。
從左到右:鄭燕紅、鄧湘金、鐘武律、蔡立君
而來自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的研究員徐穎,是負責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研究的科學家,她會和大家一同分享“大國重器”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背后的故事。
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的問世,解決了許許多多的事情。小到日常的汽車導航,大到國防通訊系統。北斗導航系統切實填補了我國在全球衛星導航領域的空缺。
“大國重器”北斗使我們的衛星導航系統不再受限于他人。
多數人的生活最后都會陷入平凡,但看見更大的世界,卻能讓我們保持對生活的好奇。
原標題:《中國科幻作品早就預言了未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