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關于“小馬云”,那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原創 窈窕媽媽 窈窕媽媽
hi,我是窈窕媽媽
“二加二等于幾?”
“等于二!”
面對陌生人的提問,范小勤的神情有些呆滯,他一邊用滿是泥巴的手比劃著,一邊猛地吸了口飲料。
雖然今年已經13歲,但最基礎的算數對他來說依然困難。
在鏡頭前,范小勤口齒不清地唱著“阿里巴巴是個快樂的青年”,他只會唱這一首。唱完之后就向人伸手要錢,別人問他要多少,他說“五十”,不過并沒有人真的給他。在他的周圍,聚集著看熱鬧的村民,還有一些不明就里的孩子。
成名5年后,“小馬云”被送回了老家。
回來的這些日子,范小勤家里又來了一些拿攝像機的陌生人。
面對鏡頭時,范小勤不會害怕,也不會害羞。因為在過去的五年里,他幾乎每天都要面對鏡頭。此時的他,已經有了同村其他孩子沒有的鎮定和熟練。
但除了這些,他一點也不像13歲— —
有人拿出100元鈔票讓他認,他說那是“兩個雞蛋,是五塊”,拿出一張十元的,他也說不出話,最后只有一張五元的面額勉強能答對。
看到想要的玩具,他會哭鬧著索要,得不到滿足就會在地上撒潑打滾。家人給他剪掉了以前的標志性“馬云”同款發型,送他回了學校,但他不想學習,經常不寫作業。
這些天,范小勤不缺零食吃。因為作為交換,那些陌生人會問他各種問題,拍攝成短視頻繼續上傳網絡,標題多為“小馬云悲慘現狀”。
誰也不知道,這些陌生人還會來多久。
雖然回家后的范小勤身邊依然有很多關注他的人,但輿論的評價似乎和之前大相徑庭— —
之前的人們,覺得“小馬云”被命運選中,能有所作為。但現在很多人都說,這孩子徹底被毀了,但到底怎么被毀的,是誰毀的,誰也說不清。
一位村里的大爺經過范小勤的家時,若有所思的搖了搖頭,他說:“他不會再賺到錢了,被經紀公司解約,已經沒用了。”
還有人在范小勤的腿上發現了大量針眼,有人猜測是公司給他注射了抑制生長的激素藥物,以延長可以賺取利益的“小馬云”形象。
對此,曾經的保姆王云輝說,范小勤患有矮小癥,而且智力不正常,“連一加一都答不上來”。
當然,這些猜測和討論范小勤可能都不懂。
對他來說,他只是又回到了闊別5年的家鄉,回到了家人的身邊。
久在深山無人問,長成馬云天下知。從五年前的一張照片開始,這個長得像馬云的男孩就注定有著不同的命運。因為實在太像,以致于馬云本尊都調侃說“還以為是家人上傳了自己小時候的照片”。
那時候的范小勤和家人并不知道,長得像馬云意味著什么。只知道很少有人關心的自己,突然成了焦點;從未有大車進來的山溝,竟然也會堵車。
范小勤的人生,第一次面臨拐點,但到底往哪里拐,全憑爸爸怎么選。
有人要買“小馬云”的頭像,宣傳自家商品;有人要請他去私塾免費上學;還有人要把他捧成網紅,做成品牌。甚至有傳言說,馬云也要提供他到大學畢業的費用。
面對無數復雜的選擇,范小勤的爸爸化繁為簡,只遵循一個原則:“能讓我賺到錢的我就答應,賺不到的我就拒絕。”
無數人斥責范小勤的爸爸唯利是圖,但他卻說出了原因。
多年前,他自己被毒蛇咬傷,只剩一條腿;妻子智力障礙生活不能自理,右眼還被牛角戳瞎;年邁的母親患有老年癡呆,時刻需要人照顧;兩個孩子也沒條件上學。
家里真的太需要一點希望了。
眼前這個機會,他不想放過。
最后,范小勤被河北的一位老板接走。
他開出的條件很“誘人”:承諾支持孩子上到大學,即使考不上也會安排一份工作,還要把他打造成和馬云有一樣影響力的名人,去造福社會。
范小勤的爸爸同意了,因為他曾經說過“只要能賺錢,讓他干什么都可以”。讓孩子跟老板出去,不僅有學上,有人照顧,還能給家里減少負擔,怎么想都沒有壞處。
但是到了大城市,范小勤最主要的任務不是上學,而是參加各種活動。學校的老師曾經說過,范小勤曾有大半年的時間都沒去上課,保姆給出的理由是“有疫情”。
在鏡頭前,他起居有保姆照顧,出入有豪車接送,成了名副其實的小明星。而他,只需要在適當的時機喊出那句“大家好,我是小馬總,我愛你們”并做出么么噠的手勢就夠了。
五年,范小勤見識到了一個他從未想象過的世界。
這個世界是美好的,也是虛幻的。如果不是自己特殊的相貌,他這一輩子都可能不會享受到,但只要身后的人改變主意,他也得隨時準備被拋棄。
但對于年幼的范小勤來說,他并不知道這一切意味著什么。
商人逐利,那位老板的初衷從來都不是挽救他,而是塑造一個“小馬云”,把孩子當成獲益的工具。如今時過境遷,決定拋棄時也沒有留下一絲情面。
之前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凄涼,“小馬云”被公司解約,返回江西老家。從狼藉回歸狼藉,好像一切都沒變,又好像一切都變了。
回到家的范小勤,依舊沉浸在被“調教”的慣性里— —
他的行為顯得非常“程序化”,還在之前的生活印象里難以自拔。生活逼他做回范小勤,但他依然覺得自己是“小馬云”。
他本可以繼續忍受黑暗,但前提是不曾見過燦爛的陽光。
或許范小勤不懂什么是資本游戲,也不明白為何突然被拋棄,但這位13歲的孩子,實實在在成了這場“成人游戲”中的犧牲品。
這場悲劇,讓人深思,但很多人卻只是看到了孩子的可憐。縱觀事件始末,我思考最多的,一直是他的爸爸— —
因為一直是他,掌控著范小勤的成長方向。
范小勤剛火的時候,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你小小年紀,就養活了一家五口,供哥哥上學,給爸爸媽媽奶奶看病,不容易。家里的新樓房也正在裝修了,你要好好學習文化和才藝,長大了,要為國家做貢獻,感恩幫助過你的人。我的孩子啊,加油!”
因為范小勤,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名利的利好。但他從始至終都不知道孩子到底在做什么,他也不想知道。
因為家里的實際條件如此,我們不能說這位父親不應該這樣選擇,但這并不代表他沒錯。當那些陌生人如潮水般涌進來的時候,他應該判斷,應該權衡,應該明白自己的決定會給孩子帶來的后果。
但是他沒有,他用錢的多少來做了判斷。
試想一下,在當時多如牛毛的來訪者中,真的沒有比這位老板更好的選擇嗎?
在這場過度榨取孩子價值的交易里,范小勤的爸爸一定程度上也是參與者,是催化劑。
就像曾經火爆網絡的“童模妞妞”事件那樣:讓孩子做童模沒有錯,但過度榨取孩子的精力,不如意就暴力相向,還把“一天換400件衣服”這種非人戰績發到網上引以為傲,就有點令人作嘔了。
現如今,互聯網極度發達,處處充斥著“一夜暴富”的論調。我們漸漸地知道,一個人能紅,一條狗也能紅,大人能紅,孩子也能紅,長得好看能紅,長得丑也能紅。
而這些現象又催化了另一種焦慮,那便是更多人想方設法“賺快錢”。
所以,我們能看到有部分家長,把鏡頭對準并不想配合的孩子,把他們塞進網絡,以此博取收益。(當然,更多人只是為了分享)
這位給孩子瘋狂喂食,把孩子超重當玩笑的媽媽,有沒有考慮過孩子的健康?
網絡能造星,也能毀人。
成年人有自己的思考,但更多的孩子需要家長來替他們做決定,我們怎么敢不謹慎?一次選擇失誤,帶來的可能是無法挽救的蝴蝶效應。
當然,如果你想進入洪流,就一定擁有堅硬的外殼,才可能對得起選擇,應付得起結果。畢竟誰都不想看到“小馬云”這樣的悲劇重演了。
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記者問范小勤更喜歡哪個名字,范小勤還是小馬云,他回答“小馬云”。
他的心還沒回來,但我覺得應該快了。
素材來源:@澎湃新聞、@新京報、@溫度計、網絡。
? End ?
原標題:《關于被毀掉的“小馬云”,那些你不知道的真相》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