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風”春節攻略:從今天開始,我們都能做什么?
原創 樵欞 國家人文歷史
本 文 約 5000 字
閱 讀 需 要 14 min
@該音頻系AI合成
牛年大吉
對中國人來說,春節不僅是一年到頭的年終長假,更是在濃濃年味中,愿舊年的一切都在除夕十二點鐘聲敲響的那一刻畫上句號。從新年的零點開始,萬象更新,好運連連。
春節辭舊迎新的種種習俗,是從歷史文化中承襲而來。回看古人,除了為人熟知的祭灶、掃塵、守歲、拜年等習俗外,還有一些今天已不常見的活動,不僅儀式感十足,還深具“古風范兒”——風雅而別致。
完全復刻古早的春節過法似乎不太可能,但看一看總還行的,沒準還能給予我們一點新年啟發。
清·掐絲琺瑯犧尊 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從祭祀與迎春走來
“過年”的儀式經歷了多代變遷才成為一種傳統節日。
《說文》講:“年,谷熟也。”
“年”為莊稼收獲之意。因此,最初古人把莊稼成熟的周期叫作“年”。
據《詩經》記載,周代的農夫到年底十月,為慶祝豐收和改歲,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好美酒和羔羊,祈愿風調雨順。這時的一系列活動已具備了春節雛形,但它并沒固定在正月舉行,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春節。
從夏到漢,歲首正月不斷改變,春節始終沒有定型。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開始正式實施《太初歷》,以夏歷正月為歲首。之后歷代歷法雖有變更,但基本上都用夏歷。自此,作為節日的春節初具雛形。
據《禮記·月令》記載,現今沿襲下來的傳統春節習俗,不僅源于祭祀,也有迎春時節的各類習俗。在此基礎上,經過民間各地不同理解和改良,形成了我國大體相近卻又千姿百態的年節習俗。
據漢代東方朔的《占書》曰:
歲后八日,一日雞,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陰則災。
這一習俗在南北朝以后又增加了初九、初十兩天所謂“九菜、十果”的節俗。后來各代中,春節也稱元日、正日、朔旦、元旦,民間則稱“過年”。
自春節成為重要的節日始,人們為過年的活動與準備不斷加碼,一些較為風雅的過年習俗,多與當年的迎春儀禮有關,發展到今天,亦能從中看到當前一些習俗的影子。
清·福貴歲朝圖軸。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穿青衣
當前我們過年對于服裝的講究大抵有二——
一是大年初一換新裝,取個萬象更新的好彩頭,年長一些的人鮮少添新衣,但也一定會洗弄干凈,“不染舊塵”;
二是過年的新衣顏色相對鮮艷,至少有一些紅色的點綴,寓意紅紅火火。
而古人對衣服的執念,在色彩上跟我們有所不同。承襲自古時迎春禮儀的“穿青衣”,取得是萬物生發的春季之色——青綠,寓意對新年充滿希望。
來源/網絡
咬春
古時,民間在立春時,常吃新鮮蔬菜來預防疾病,于是便有了“咬春”。
唐代《四時寶鏡》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本草綱目》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
因此,春盤又稱五辛盤,類似當前的春卷。
當代春卷。來源/網絡
昔日,吃春餅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碼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爐肉、清醬肉、熏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吃時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卷進春餅里吃。
對此,清人還專門寫有《咬春詩》:
暖律潛催臘底春,登筵生菜記芳辰。
靈根屬土含冰脆,細縷堆盤切玉勻。
佐酒暗香生匕梜,加餐清響動牙唇。
帝城節物鄉園味,取次關心白發新。
一個“咬”字,是動作,是想將春天納入懷中的期待,更有一種百業待興的韌勁兒。這樣的心情,和今天的春節辭舊也有共通之處。
除了春卷,古時迎春還會喝七菜粥,即取七種早春新鮮蔬菜做成粥或羹湯,以達到迎新去晦之意。
在這里,無論是五辛菜之“五”,還是七菜粥之“七”,抑或祈福必須用三牲、三碗飯、三杯酒、三杯茶、三支香、拜三次這一習俗中的“三”,都與我國傳統觀念中與萬物和諧共處的哲學息息相關,其中古代“三才”即天、地、人,“三光”指日、月、星,都與宇宙萬物聯通來計數。五則指代五行,七即為陰陽與五行之和。這些樸素的價值觀念不僅在節日中會被次次重提,在我們生活中更是形成了慣例。
七菜羹。來源/網絡
過的是春節,嘗的是美味,品的是文化,煉的是修養。
飲椒柏酒
而在古人風雅的春節習俗里,飲椒柏酒寄托了一種特殊的生命觀。
“一年連兩歲,五更分二年。”
除夕之夜是闔家團圓的時刻,需達旦不眠,謂之守歲。蘇東坡有“兒童強不睡,相守夜喧嘩。”的詩句,把親友共同跨的時刻刻畫得無比真實。
從漢代始,除夕都要飲椒柏酒。在古人認知中,椒是精靈、柏是仙藥,這兩味草藥在漢代能免除百病。此外,還要飲用桃樹葉莖熬成的桃湯,以壓邪氣。魏晉以后,人們則改飲屠蘇酒,屠蘇是一種闊葉草,令人不染病瘟。
古人飲屠蘇酒。來源/魔力小孩古詩
春節實際上是年幼者得歲、年老者失歲,飲用的次序與傳統敬老次序相反,先少后老,體現出長輩對晚輩寄予的厚望。正如明代韓奕《新歲述懷》詩云:“白首坐中堂,屠蘇最后嘗。”
歲朝清供
“歲朝”即“一歲之始”。《漢書·五行志》云:“歲首、正月、朔日,是為三朝”,即農歷的正月初一。“清供”的由來,歷史悠久,中國古人以供祭品祈求免禍得福。佛教傳入后,“禪房香花素果為供”的禮儀替代“告朔之牛羊”,并逐漸發展成為包括書畫、古器、盆景、奇石在內的文玩物品,統稱為“清供”。
歲朝興起于宋代。歲朝圖多作于立春、春節(正月初一)前后,是古代節令繪畫的一種。歲朝圖記載了古代春節的各種習俗,比如掃塵、祭祖、儺祭、立桃人、掛桃符、掛年畫、貼門神、貼春聯、爆竹等,堪稱古人春節習俗的形象再現。
明 《歲朝圖》軸,袁尚統繪。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歲朝是“迎春納福”的最佳時機,因此歲朝圖既有除兇辟邪、納福迎祥的寓意,又反映古代文人的古雅情趣和獨特的精神風貌,是雅俗共賞的珍貴藝術品。在歲朝圖中,出現最多的圖像符號是“瓶和瓶花”,即“清供”時的貢品,多用于祝愿一年平安幸福;其次是春節常見的爆竹和大紅燈籠,以及雞(與“吉”諧音,被視為吉祥之物;同時也是俗信中的鎮物,可以守門、除兇)。
最為著名的歲朝圖,當屬明代憲宗皇帝朱見深的《歲朝佳兆圖》。這幅畫作是專為過年而作,包含驅鬼、納福、百事如意三層意思:畫面中的形象是鐘馗,手里架著如意,鐘馗是道教神仙,被稱為“賜福鎮宅圣君”,有求必應;小鬼托著的盤子里面放著柏樹枝和柿子,寓意“百事如意”。鐘馗的目光盯著飛來的蝙蝠,寓意“福來”。畫中朱見深自題:“柏柿如意。一脈春回暖氣隨,風云萬里值明時。畫圖今日來佳兆,如意年年百事宜。”
明 《歲朝佳兆圖》軸,朱見深繪。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反映歲朝清供的“歲朝清供圖”流行于清代,主要描繪清供的物品,并通過畫中物品的名稱諧音、民俗寓意或歷史掌故來表現美好的新年祝福,為春節平添喜慶氣氛。如畫百合、柿子、靈芝寓意“百事如意”;畫玉蘭、牡丹、海棠寓意“玉堂富貴”等。
清·緙絲歲朝圖軸。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這種習俗本來源自佛教,隨著佛教與民間文化的融合加深,歲朝清供圖逐漸形成了一個特殊要求:依然還是以花卉為主體,但是畫中還至少要出現佛教的五件供器(香爐一個、燭臺一對、花觚一對)中的一件。
從各代歷史中走來
各朝各代的發展中,人們過春節還出現許多新風俗,這一類大多傳承至今,不僅仍具古人風雅氣質,還是我們更為熟悉的“年味”體驗——
唐·飾梅花妝
古代,正月初七為“人日”。《事物記》載:東方朔最初置“人日”。
傳說宋武帝時,壽陽公主在人日臥含章殿,檐下梅花飄落在公主額上,形成一種裝飾,宮女見狀紛紛效仿,在額頭點上紅點形成“梅花妝”。這一風俗傳至唐宋,開始在民間流行,婦女多在臉上畫各式圖案;有“斜紅、面靨”等樣式;涂唇則有“萬金紅、大紅春、內家圓”等名目。
影視劇中的梅花妝容。來源/電影《十面埋伏》截圖
其實,婦女在臉上點畫裝飾,早在春秋戰國時就有。長沙出土的楚國女俑臉上就有圓點的圖案可證。到唐代發展為往臉上貼金箔花鈿,頗具“大唐氣象”。而在今天,女子在新年出門拜訪必會好好妝飾一番,既給自己提神增面兒,也讓親友更添喜愛,堪稱“美美與共”。
唐·放燈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元月宵夜”。道家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漢代已有慶賀元宵之俗,至唐規模更為盛大。
上元節夜景。來源/國漫《中國唱詩班》
蘇味道《正月十五日夜》曾寫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濃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據載,唐睿宗時,元夕做燈樹高二十丈,燃燈五萬盞,號為“火樹”。“金吾不禁夜”是說京城破例取消夜間戒嚴,允許市民逛燈三整夜,又稱“放燈”。
今天,各式各樣的節日彩燈走進城市各個角落,將昔日看慣了的舊景裝點的年味十足。
宋·燃爆竹
據《神異經》載:“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則令人寒熱。”山臊怕竹子爆聲,于是人們燒竹來趕走它。家喻戶曉的王安石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更是對燃放爆竹成為春節之自然的寫照。
范成大在《爆竹行》一詩中生動描寫了燃爆竹的過程——
截筒五尺煨以薪,節間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將仍疾走。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吼。一聲兩聲百鬼驚,三聲四聲鬼巢傾。十聲連百神道寧,八方上下皆和平。卻拾焦頭疊床底,猶有馀威可驅癘。
清·福貴歲朝圖軸(局部)。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火藥發明后,爆竹經過了各式各樣的改良,南宋出現了用草紙裹火藥扎成卷形的爆仗,明代出現了“升天雷”,即后來人說的“二踢腳”。
宋·送名片拜年
宋代開始,文人拜年用上了考究的名片,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即承放飛帖之用。
古人送“飛帖”拜年,繪/王弘力,來源/網絡
文徵明《拜年》詩云——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原本是親友之間增進感情的拜年,被一張小紙片取代,主人還是會感到幾分失落。如今,迫于距離或疫情的需要,我們也只能用訊息作“名片”,給親友送去問候。但我們相信,只要情誼不散,待到國泰民安時,我們再相聚話短長。
清·猜燈謎
《武林舊事》載:“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戲雜陳。詩謎書于燈,映于燭,列于通衙,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
喜歡猜謎的人會組織謎社,這在清代極為流行。如光緒年間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燈謎組織;謎手每以茶館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為燈謎活動場所。或研究探討、或張燈懸謎,招引猜射,娛樂民眾。謎燈有四面,三面貼題簽,一面貼壁,此燈又名彈壁燈。猜中者揭簽,獲小禮品留念。
因為燈謎難猜,清代顧震濤還因此寫下《打燈謎》一詩抱怨——
一燈如豆掛門旁,草野能隨藝苑忙。
欲問還疑終繾綣,有何名利費思量。
燈謎陣。來源/網絡
除各朝各代傳承至今的風俗,文人雅士也有一些過年韻事。如清代詩人袁枚和老師、兩江總督尹繼善經常吟詩唱和、各呈其能。某年除夕,袁枚派人在臨近子時之際給老師送去一首詩:“知公得句便傳箋,倚馬才高不讓先,今日教公輸一箸,新詩和到是明年。”(大意是 :您看到這首詩時已經新年了,即使您才思再敏捷,寫好和詩也是第二年的事了,您就認輸吧。)老師看完哈哈大笑。
清 張宏擊缶圖軸。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說的熱熱鬧鬧的,最后輪到國歷君給大家拜年了。
今天是庚子的最后一天,感謝大家對我們的關注和支持。這一年很不容易,當除夕的鐘聲敲響,祝福大家新的一年——
健康、平安、開心
迎來一個好運年、幸福年!
新春
祝語
我們來年再見!
對,明天見!
參考文獻:
柳倩:《中國古代春節風俗圖》,載《時代中國》,2010年第3期。
何星亮:《春節禮俗與古代中國人的和諧理念》,《金融博覽》,2019年第2期,第1頁。
袁媛,殷曉峰:《從“歲朝圖”看春節習俗里的宗教文化》,《中國宗教》,2019年第1期,第66-67頁。
何星亮:《春節禮俗與古代中國人的思維結構》,《思想戰線》,2013年第39卷第2期,第63-71頁。
陳榮:《春節習俗源于古代冬春祭祀續考》,《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年第35卷第1期,第77-81頁。
陳榮:《春節習俗與古代冬春祭祀初考》,《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年第5期,第114-117頁。
秦永洲:《爆竹聲中一歲除——古代春節風俗趣談》,《春秋》,2001年第1期第50-51頁。
END
作
者丨樵欞
編輯 | 詹茜卉
校對 | 苗祎琦
排版 | 孫蔚
*本文系“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果粒歷史”限時特惠
足不出戶暢讀
《國家人文歷史》雜志
原標題:《“古風”春節攻略:從今天開始,我們都能做什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