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別再逼青少年“陽剛”了
原創 看理想編輯部 看理想
這兩天,關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以及“陽剛之氣”再次成為熱議話題。起因則是教育部不久前發布的,給《關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的一封復函。
這封復函主要針對去年5月份的一份政協提案,原題為《關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趨勢》。根據現有新聞報道,這份提案中指出,“現在中國的青少年有柔弱、自卑、膽怯等現象,追求‘小鮮肉’式的‘奶油小生’”,并將這種現象或行為稱作“男孩子‘女性氣質化’”。
同時,提案認為,“中國青少年的‘女性化’趨勢,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將危害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
教育部的復函中則主要倡導加強青少年體育鍛煉,保證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以及更多注重學生“陽剛之氣”的培養。
復函及提案很快引起網友們的質疑和討論。有評論直接指出,“防止男性女性化”的論調,潛臺詞便是強化性別等級秩序,承認女性性別的次要性,并且將女性氣質視作是負面的、消極的。
也有網友評論到,如果所謂“陽剛之氣”指的是果敢、自信、有擔當以及責任心,那么這些都應該是作為一個人的基本教育,而不應該強調男女之分。
看理想在之前討論有關性別暴力的社會事件時,多次提及一個概念,叫做“有毒的男子漢氣概” (toxic masculinity)。
不斷吹捧和強調“男性化”以及“男性氣質”,要求男性必須要強、勇猛、自我,其實不僅僅是對女性的剝削,對于男性而言,這也是一種對其基本權利的腐蝕與傷害,而且還很可能助長各種危害暴力的發生。
01.
男性就是“男子漢氣概”的受益者嗎?
首先,在我們通常的認知當中,什么可被稱作“男子漢氣概”?
著名社會學家瑞文·康奈爾 (Raewyn Connell) 提出,在不同的文化和歷史時期里都同時存在著多種男子漢氣概,但在特定時期的某個社會里,會有一種占主導地位的男子漢氣概 (Hegemonic masculinity) 被社會普遍認為優于其他男性氣概,也成為評估其他男性和女性氣質的標準。
這種占主導的男性氣概,是社會當下政治經濟文化結構的產物,所以同時它也服務于維護和強化這種結構。
資本要發展,需要刺激欲望,需要強調競爭和擴張,當然一定還有從殖民主義一脈相承下來的對資源的控制和掠奪。
而任何體系下產生的主導價值觀必定是維護和加強這個體系的。在資本社會里,為了把不平等結構的合理化,競爭、擴張、控制和占有被塑造成“有益”“有效”的行為和品質,甚至把它們自然化為人的第一“天性”。
因此,資本和男權的社會結構下所產生的對于男性的要求就是當下社會的主導的男性氣概。而這些氣質既需要維護男性對女性的統治和優越性,也需要維護資本發展擴張的需求。
聽起來男性氣概很復雜,但其實我們都對它非常熟悉,例如在流行文化里隨處可見的“霸道總裁”類型設定。
你一定知道什么是霸道總裁吧?它不僅要求男性:
對女性有經濟和社會地位上的優越性——即使不能像道明寺為求愛要買下巴黎鐵塔,也需要能夠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來為女性伴侶買喜歡的口紅和包包。
對女性有智商和能力上的優越性——無論多么成功和優秀的女性,在霸道總裁面前瞬間智商必須減半。
還認同男性在體現出這種優越性之后,就可以肆意地表現出:
我喜歡你,所以我要向全世界宣告我喜歡你。
我喜歡你,所以你不能喜歡別人。
我喜歡你,所以我才強吻、壁咚、跟蹤甚至騷擾你。
也許看電視的時候,配上明星的臉和不著邊際的劇情,一切看起來并沒有非常不妥。但是如果去掉濾鏡再來細細品品這每一條,會發現它無不透露著以男性自我為中心對女性的占有欲和控制欲。
但是在批判男子漢氣概對女性的剝削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男性又真的是男子漢氣概的實際受益者嗎?
除了要身體強健、有突出的工作和經濟能力、能夠掌控自己和他人之外,社會還要求男性情感上要堅強、不能流露脆弱。
但整個社會對于男人表達脆弱幾乎是零容忍的,哪怕是對2歲的小男孩,家長都會說“男孩子不能哭!”男人不能哭,也不能像“怨婦”一樣抱怨。因此,他們的挫敗感往往只能通過暴力的情緒和行為表達出來。
“有毒男性氣質”(toxic masculinity)的概念最早出現在美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后來被學者廣泛運用在性別研究中。當然,并不是所有男子氣概都是有害的,《紐約時報》把“有毒男性氣質”歸類為以下三種男性規訓自身的行為:
1)壓抑脆弱情緒
2)維持硬朗的人格外貌
3)把暴力當作權力的體現
之所以加上“有毒”的前綴,是因為正是這些固化的男性氣質,腐蝕著個體的基本人權。而這股毒氣所毒害的個體,是沒有性別之分的。
在給女性套上了一系列行為舉止的枷鎖后,男性也并不能從枷鎖中獨善其身。女性就該如何如何,同時也是男性不能如何如何,這是一條兩敗俱傷的等式。
02.
所有人,時時刻刻,
都在付出遵守這個秩序的代價
也許大家會問,難道男子漢氣概不是應該服務于男性的自尊、權力和地位的嗎?為什么反而會如毒藥一般糟糕?
這當中深層的原因值得仔細探討,但最容易理解的一層也許是男子漢氣概在要求男人靠自己成功的同時,剝奪了他們表達脆弱和求助于他人的權利甚至是能力。
換句話說,男子漢氣概同樣是男性在父權社會之下被賦予的一道性別價值枷鎖。
無論人們多么希望自己是堅強和獨立的,我們都不可能不在某些時候需要甚至依賴其他人的幫助。
當人們感到害怕和難過,去尋求其他人的幫助和安慰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了,可是向外求助的路被堵住了,各種負面的情緒只能不斷在內心積累和發酵,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來直接列舉一些歐美社會的心理學研究證據:
認為男人不應該哭、應該身體強壯且善于打斗的男人們比不相信這種男子漢氣概的男人們死于自殺的可能性高2.4倍。
一項基于78個研究,包含近兩萬名參與者的元分析(meta-analysis)指出,更加推崇和踐行男子漢氣概的男人們心理健康狀況更糟糕,同時他們也更不會在需要時去尋求幫助。
推崇和踐行男子漢氣概的男人們有更多危害身體健康的習慣,包括更多的酗酒、抽煙,更少的運動和蔬菜水果的攝入。
在青少年中,更加推崇和踐行男子漢氣概的男孩們與同伴相比,他們和朋友關系會更糟糕,抑郁癥狀更明顯,同時他們的學校參與度也更低,成績也更低。
近幾年在歐美國家,“有害的男子漢氣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批判。在國內,大家也常用“直男癌”這個詞來概括或形容很多上述說到的價值觀和行為。
但其實男子漢氣概并不像是癌癥,因為癌癥本身雖可遺傳,但不會傳染。真實生活中的男子漢氣概,卻是如病毒一般的存在,它看不見摸不著,通過人們的交流接觸進行傳播。
所以,預防和改變這有毒的男子漢氣概并不能只是針對那些“病入膏肓”的人,社會里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來防止這種毒害的擴散。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如果你希望自己可以身心健康長壽,請允許并接受自己有脆弱的時候,要習慣向他人傾訴自己的煩惱和痛苦,也要明白需要和依賴別人也是非常健康的事情。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也都請給向你求助的人多一些支持和包容,不要按照性別來規定脆弱的額度,也不要因為性別而吝惜你的同理心。
在任何一個鄙視鏈或等級秩序里,無論你站得多高,得到的有多少,你和其他每一個人一樣,時時刻刻都在付出遵守這個秩序的代價。
03.
不斷催生暴力的黑洞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尼奧貝·韋 (Niobe Way) 在《Deep Secrets》中,通過六年間對數十名青少年男生跟蹤研究發現,十二三歲的男生對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是非常敏感的。但在這個強調男性就是要陽剛、要占有女性的文化中,他們必須漸漸隱藏自己的真實感情,表現出一副什么都不在乎的樣子。
而且為了證明自己的陽剛之氣,還要時不時調戲女生,表達出想要占有她們的欲望。他們非常明白,自己必須要符合社會對男子漢氣概的期待才不會被看不起,可是在他們變成那樣的男人的過程中,內心是非常不安、掙扎和痛苦的。他們甚至會羨慕女生,因為“這樣就不用表現得沒有感情了”。
現在來審視一下我們的社會文化:女孩可以哭,可以求助,還可以示弱,但是男孩可以做什么?或者說,我們的社會允許男孩做什么?
脫口秀演員Storm Xu在表演中提過,不僅沒有人會關心和同情坐在路邊哭的男人,就連在家哭的男人,都難逃家人對自己的一番嘲諷。
《把手舉起來》專場
無論碰見怎樣的挑戰、挑釁甚至是危險,一句“是男人就不要慫”,就可以綁架著男人去做任何事情。
當整個社會文化中,一方面,要求女生要溫柔、理解和忍耐;但另一方面,則要求男生滿足“男子漢氣概”的要求,要獨立剛強、充滿占有欲和主導性,并且認為魯莽粗野、膽大妄為、不擅長溝通和自我為中心的“大男子主義”都是可被接受的氣質,這輕則會讓他們成為女性討厭的“油膩的男人”,重則變成性暴力的加害者。
不接受和看不起男性的脆弱,是社會給男人遞上的一把鋒利的刀。
傳統家庭和校園對男孩要堅強、不許哭、不許軟弱的要求,可能讓男孩更加沒有安全感,而缺乏安全感則會進一步催生他們的恐懼和焦慮。
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男孩,往往只能用暴力來彰顯自己的力量,以掩飾害怕和脆弱。
當暴力成為了遮羞布時,他們的施暴對象一定是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施暴者感受到自己可控的力量,維持尊嚴。
因此,把女性刻畫為柔弱、膽小、需要男性保護的文化體系,是社會給男性遞上的另一把刀。這把刀讓那些缺乏安全感的男人認為,他們可以從女性身上找到彰顯力量的滿足感——無論是通過家暴、強奸,還是通過工作生活中的控制和壓迫。
我們不僅僅要改變對女性的看法,還必須改變對男子漢氣概的定義。
性別規范是兩個相輔相成的齒輪。只要人們認為男性必須是強勢、主導的,就不可能真的改變女性是柔弱的定義。
與此同時,只要社會不允許男性脆弱、害怕和退縮,那么暴力就永遠是他們表達和隱藏情緒的手段。
其實,無論教育男生和女生本都不復雜,我們只需要將彼此都看作有血有肉的人足矣。
參考資料:
What is toxic masculinity? | The New York Times (https://www.nytimes.com/2019/01/22/us/toxic-masculinity.html)
Coleman, D., Feigelman, W., & Rosen, Z. (2020). Association of high traditional masculinity and risk of suicide death: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Add health study. JAMA psychiatry.
Wong, Y. J., Ho, M. H. R., Wang, S. Y., & Miller, I. S. (2017). Meta-analys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ormity to masculine norms and mental health-related outcom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64(1), 80.
Sloan, C., Conner, M., & Gough, B. (2015). How does masculinity impact on health?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masculinity and health behavior in a sample of UK men and women. Psychology of Men & Masculinity, 16(2), 206.
Gupta, T., Way, N., McGill, R. K., Hughes, D., Santos, C., Jia, Y., ... & Deng, H. (2013). Gender‐typed behaviors in friendships and well‐being: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boy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3(1), 57-68; Rogers, A. A., Updegraff, K. A., Santos, C. E., & Martin, C. L. (2017). Masculinity and school adjustment in middle school. Psychology of Men & Masculinity, 18(1), 50.
延伸閱讀
▼
撰文:楊芮
原標題:《別再逼青少年“陽剛”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