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無依之地》:未到絕路,為何以車為家住在荒野?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扮演的“現代游牧民”弗恩不是直到山窮水盡才選擇上路的。確實,她工作生活了大半生的內華達州恩派爾鎮因美國石膏公司關閉當地工廠而清零,該地郵政編碼取消,她的丈夫因病去世,無兒女。但她有愿意收留她的朋友和妹妹,有微薄的養老金,仍可以再尋一片屋頂度日。
但她開著改裝成房車的小貨車上路了,精心裝飾她的新家,為她取名“Vanguard”(先鋒者),自愿成為游牧民一族。
《無依之地》(Nomadland)里,和弗恩一樣的現代游牧民聚成一個又一個臨時部落,夜晚圍著篝火唱歌聊天,清晨倏忽而散,消失在荒野中。片中的主要角色都和弗恩相似,一樣年老,以車為家四處流浪,一樣對生活不再心存幻想,歷經創痛和離喪。
這些游牧民不曾切斷與現代社會的聯系。他們用智能手機,很多人有家人,有家可歸,只是在一次長長的旅行中。但群落中亦形成了與定居社會不同的人生哲學,可能因為他們比常人經歷過更多的告別。朋友們昨晚還在一起跳舞喝酒,清晨就消失在路的盡頭。
道別時他們習慣說“路上見”(See you down the road)。無論生離或死別,他們都相信上路后的人生是個圓,無窮盡,就像弗恩至今不肯摘下的圓圓婚戒。今天道別的朋友總有一天會在路上重逢。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弗恩的旅途從告別恩派爾開始,一遇見戴夫、琳達·梅、斯萬基等幾位與她年齡相仿的同路人。她和他們今天相遇并行,明天告別,某日又再重逢,像一圈一圈的漣漪,隱現在一望無際的公路和荒野中。離情沒有隨著次數的增加而減弱。弗恩和她的朋友們從未麻木,反而在不斷的告別和重逢中更深刻地體會到人生軌跡的奧妙。
開始是麥克多蒙德拿著《無依之地》原著的無限改編權來找趙婷執導。改編后,原著中黑人游牧民與白人游牧民的境遇對比被濾去。導演應是想展示更普遍的人類處境,一種背負著過去、只往前看的生活方式。
弗恩和伙伴們都是經過篩選的強者,他們象征現代人仍有可能以健康的方式依賴經濟系統存活,卻能腳踩大地,心在荒野。他們的意志頑強,不多愁善感,不依戀物質,對自然的美有敏銳的體驗。在路上,弗恩看過很多風景。她裸身仰躺在清淺的山溪中,走在懸崖邊讓海風灌滿夾克,夕陽中拿一把椅子坐在荒原,閉上雙眼。
有幾個情節提出反對資本主義的看法,其中一個是弗恩去妹妹家借錢修車,反駁從事地產業的妹夫:“鼓勵人們傾其所有,購買超出能力范圍的房子真的是對的嗎?”但弗恩不是嬉皮(年輕時很可能曾是),她不開車旅行的時候打各種零工,工作認真負責,工作地點包括亞馬遜包裝流水線、土豆工地、大型旅游商店、房車營地。遞交求職申請表時,她告訴工作人員:“我需要工作養活自己。我愛工作。”“可是這里沒什么適合你的職位。”
對于恩派爾從地圖上消失,弗恩沒什么怨恨,只有留戀。她不是制度的叛逆者,只是在遵守勞動所得的規則同時,決定用另一種態度面對剩下的生命。
通過妹妹之口,我們知道弗恩年少離家,和認識幾個月的波結婚,婚后定居在恩派爾。“你一直與眾不同。別人覺得你怪異,其實你只是勇敢。”除了勇敢,弗恩亦有洞徹的眼光,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事物本質。這是她勇氣的源泉。
這種特質很可能是來自演員麥克多蒙德本人,她扮演的角色都有能夠直接、甚至魯鈍地洞穿表面的能力。在《奧利弗·基特里奇》里,麥克多蒙德扮演的女教師因為看透生命而決定結束它。《三塊廣告牌》中,她扮演的母親因為徹嘗過絕望而決定親自復仇。《冰血暴》中,她演的女警官心無旁騖,孤膽追兇,因為她想都不用想就知道這是唯一正確的道路。
這次她扮演的弗恩(Fern),英文原意是“蕨”,一種古老頑強的植物,和角色的性格恰對應。弗恩延續了麥克多蒙德銀幕形象一貫的固執。但這個角色又神似她年輕時在《冰血暴》(Fargo)中扮演的那位大肚女警官,回歸她銀幕生涯中單純溫柔的時刻。
閑暇時弗恩報名參加國家地質公園旅游,向導在講解中空的巖石,她獨自蹦蹦跳跳往巖石深處跑去。和戴夫一起隔著玻璃看喂食鱷魚,她緊張地大叫,“那么丑的肉是什么”。透過望遠鏡觀木星,她驚訝地張大嘴巴。新年夜她點燃一小枝煙花,一個人拿著穿過營地向大家道“新年好”。
常人看來,弗恩做了一系列很差的選擇。她過早地離家結婚,定居在高海拔地區的工業小鎮,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丈夫死后她繼續留在小鎮,希望在那里延續他的生命,失去較年輕時離開封閉環境,重新進入社會的機會。終于離開恩派爾之后,她幾次拒絕定居的邀請,一直在路上。但她有比常人更深的留戀。對已故丈夫、消失家園的不舍,是弗恩心里的家園,未被生活打敗的原因,令她可以不為明天打算,只活在這一刻。
麥克多蒙德是個獨一無二的女演員。她本人的力量足以與自然匹敵,她過往角色的重疊已足夠弗恩令人肅然起敬。弗恩做過中學語文老師,從幾處地方能看出她的文學素養頗高。但她身上一點都沒有尋找生命意義的文人沖動(麥克多蒙德的其他角色似乎也都沒有),因此呈現出輕盈的狀態。和她同齡的游牧民各自講述過上路的理由,只有她從未講過,似乎是一只候鳥,僅憑聽從身體里的神秘指引就能四海為家。
散落在各房車營地的,還有很多面目模糊的年輕人。他們和嬉皮前輩一樣在落日里唱歌,卻沒有前輩的憤怒與怪誕。有一次,弗恩和一個有過一面之緣的落單男生又見面了。她關心他,問他可有女友,勸他擺脫孤獨。男生向他傾訴戀愛的煩惱,說寫的信都石沉大海。弗恩問他,你試過寫詩嗎?她為他背誦自己的婚禮詩——莎士比亞第18號14行詩:
“但是你的長夏永遠不會凋歇,
你的美艷亦不會遭到損失,
死神也力所不及,
當你在不朽的詩里與時同長,
死神無法逼你氣息奄奄。”
弗恩誦詩的聲音轉為旁白,畫面已是她在長日將盡時背著包匆匆走,透過幻燈片一張張看舊照片。少有的和年輕人打交道時,弗恩醇厚美滿的過去像詩行一樣流瀉而出。影像代替內心獨白,我們立即知道,她不是不幸的人,她沒有虛度這一生。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