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外資40年|迅達電梯增輝“白玉蘭”:城市向上的藝術
一座城市向上生長,離不開電梯這條垂直動脈。
近百年來,時髦的上海一直是電梯的最佳秀場。20世紀初,傲立上海灘的匯中飯店(今和平飯店南樓)安裝了中國最早的電力驅動進口電梯,1909年前來參加“萬國禁煙會”的13國代表,就是乘坐直梯抵達五樓會議廳的。
1930年代,上海四大百貨中最晚開業的一家大新公司(今上海第一百貨公司)為圖后來居上,引進了中國第一批自動扶梯,每小時可供四千顧客上行或下行,風靡一時。
1936年,大新公司與中國第一臺自動扶梯
近百年后,上海在用電梯達到了26萬臺,成為全球電梯最多的城市。
同樣是流光溢彩的黃浦江畔,一座座摩天大樓和壯觀建筑拔地而起,電梯已不僅是技術前沿的名片,更成了生活工作的剛需。
擁有“世界會客廳”的白玉蘭廣場在虹口北外灘盛開,以330米占據著浦西第一高樓的地位。這朵“白玉蘭”配置了144臺電梯及自動扶梯,在寸土寸金的空間里高效運輸繁忙的人流。
白玉蘭廣場是浦西第一高樓
南望世博園區,中國館大廳里兩臺提升高度將近20米的無支撐扶梯騰龍而起,輝映展館的大氣恢弘。
這些“作品”,都出自瑞士電梯供應商迅達公司。自1980年與中方成立中國第一家工業性合資企業以來,迅達已來到中國40年。
1979年7月,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國第一個利用外資的法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這為跨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法律依據。
次年,迅達就加入了第一批“吃螃蟹”的隊列。進入新世紀,迅達中國將總部遷至上海,并在嘉定園區創下集團146年歷史上的最大投資。40年來,這家電梯巨頭不僅攀登上海中心、徐家匯中心、北京國貿三期、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騰訊濱海大廈、武漢綠地中心等天際地標,也深入上海、北京、重慶、成都等城市的地鐵站,并見證了“鳥巢”閃耀、大興機場展翼的歷史性時刻。
迅達(中國)首席執行官施達毓(Daryoush Ziai)對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記者表示,如果為迅達的40年中國歷程選一個關鍵詞,他會選“蓬勃”:“在這片市場上,迅達不僅存活(survive),而且蓬勃(thrive)。”
電梯見證中國城市化
這家全球領先的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及相關服務的供應商于1874年創立于美麗的琉森湖畔,隨后以“迅達”(Schindler)這個姓氏傳承。
1889年,迅達開始生產電梯;1936年,迅達的首部自動扶梯裝機;1952年,迅達引入了電子控制技術。在歷史的洪流中,迅達與中國的改革開放相遇。
毫無疑問,最早進入中國市場是個勇敢的選擇,有人相信中國的光明未來,也有人因為不熟悉中國而猶豫。
2015年加入迅達的施達毓雖非當年的親歷者,但他相信,“只要是了解歷史的人,就會知道中國輝煌的過去,以及這個國家未來的潛力。”
迅達(中國)首席執行官施達毓(Daryoush Ziai)接受澎湃新聞專訪
烏里·希克(Uli Sigg)就是當時迅達內部的一個堅信者,寫下了迅達中國的故事開篇。1979年,遠在他成為瑞士駐華大使和中國當代藝術最大收藏家之前,希克就以冒險家的精神多次來到中國談判,最終促成了中國迅達電梯有限公司(簡稱中迅公司)這一杰作。
烏里·希克(右三)促成中國第一家工業性合資企業中迅公司的誕生
期間,希克每次要乘坐18個小時的飛機到北京,在中國待上兩三個禮拜。中方有25人以上的代表團,一邊抽煙,一邊互相討論尋求共識。每次離開時他一直要等到機門關閉后才會大松一口氣,不然隨時都有可能被拉回談判桌上。
經過多輪磋商,1980年,迅達電梯與中方股東一起成立了中國工業領域的第一家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先河一開,中國電梯行業掀起了引進外資的熱潮。
時間證明了迅達的遠見。如今,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電梯新裝市場,世界上每生產兩臺電梯,就有一臺要銷往中國。
對此,施達毓覺得毫不意外。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高速的經濟增長、加入世貿組織,以及生活品質的提高,這些趨勢都與電梯行業息息相關。
“鳥巢”里也有迅達電梯的身影
“我們預期這一波勢頭會持續很多年,并且中國在第二波中將會成為最大的電梯服務、更換和更新市場。”他說道。
“中國市場是別具一格的,這里的電梯使用量遠大于其他國家。此外,你可以感受到消費者變得更加成熟,對質量、可靠性和舒適度的要求越來越高。”
迅達電梯也見證了中國城市化進程從沿海地區向內陸發展的趨勢,武漢、重慶、成都、鄭州等許多中西部城市逐漸發展為迅達的重要市場。
施達毓還提到,從銷量上看,中國最多的電梯需求依然來自于住宅,這將在未來十年內持續,但同時,醫療健康與基礎設施領域也將保持著強勁的增長趨勢,伴隨著地鐵站、高鐵站、機場項目的新建,新的機會也將不斷涌現。
迅達在上海:146年來的最大手筆
林立的寫字樓,密集的人口,縱橫交錯的地鐵網,現代上海依然是電梯企業不容錯過的市場。更何況,在40年的本土化進程中,長三角、尤其是上海對于迅達的意義非凡,最早的合資企業就包括上海電梯廠在內。
“得益于上海市政府早期的巨大幫助,我們曾經的總部就設立在原先的閘北區,成為我們不斷成長、后來走向全國的基地。” 施達毓說道。
1988年,迅達成立第二家在華合資公司——蘇州迅達電梯有限公司;2001年,迅達中國成為獨資公司;2002年,迅達中國總部由北京遷至上海;2005年,迅達在亞太地區最大的自動扶梯總裝流水線在上海投運,最大的電梯制造廠在蘇州投用;2006年,蘇州迅達也完成了外方獨資化的進程。
2017年5月10日,迅達中國迎來高光時刻:迅達電梯嘉定園區亮相。這個總投資超過2.4億瑞士法郎的項目是迅達電梯史上最大的手筆,包括三座工廠、一棟高200米的試驗塔、一所研發中心、一所培訓中心,以及包含展廳、餐廳和員工休息區的迅達中國總部,占地面積逾270000平方米。
迅達嘉定園區高200米的試驗塔
“我們在中國付出的努力已不止于本土化,而是真真正正地扎根于此。” 施達毓說道。
上海卓越的整體營商環境,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以及本地高校培養出來、或是從海內外吸納的人才儲備,這些都是迅達選擇上海的重要因素。
此外,長三角已經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電梯零配件生產集聚群,來到上海,迅達進一步“拉近”了與供應商們之間的距離。
在上海,迅達不僅生產本地產品,也在全球范圍內提供價值。例如,鑒于中國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高層電梯市場,迅達就把相關研發團隊放在了上海,經年積累了豐富的人才和經驗,掌握令電梯“撐起天際”的奧秘。
今年,迅達自動扶梯上海工廠迎來了第15萬臺自動扶梯的發運,立下又一新的里程碑。
告別按鈕:重新定義電梯與人類的互動
如果說電梯是城市向上生長的垂直動脈,那它為城市輸送的新鮮血液,就是客流。
在這個意義上,電梯是與人類距離最近的工業產品之一。它托舉起了人們生活工作的高度與速度。
上班打卡時間逼近,而大樓電梯層層都停,相信不少人經歷過這樣的煩惱。迅達目的樓層控制系統PORT技術,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
傳統電梯是進入電梯后才按下按鈕選擇樓層,而PORT技術將選擇時間提到了進入電梯前,這一提前,滿盤皆活。
系統可以對乘客進行分組,決定哪些人進入哪部電梯,分組情況隨著需求變化而實時調整。
如此一來,便可大幅減少乘客等候和乘坐電梯的時間。
在疫情期間,PORT技術還能用于控制每臺電梯的最大搭載人數,有效避免交叉感染。而人們“呼叫”電梯的方式,可以是刷臉、刷卡、刷手機,告別電梯按鈕,從而實現疫情期間的無接觸乘梯。
對于自動扶梯,迅達則推出了紫外線扶手帶殺菌裝置。
盡管體量上已經是巨無霸,迅達依然感受到了中國市場強勁的需求。對新技術的擁抱,對新形勢的響應,總是最先體現在中國市場上。
“可能幾年前還根本沒有的東西,幾年后就成了‘剛需’。” 施達毓說道。
為了快速響應這些新需求,迅達中國的經驗是必須變得更加柔性,同時拓展合作。
近年來,迅達與華為合作推出迅達梯聯網智能解決方案,為各種型號的電梯控制器、語音告警設備、移動終端和多媒體設備等提供統一接入方案,可擴展至百萬級設備管理。大數據和云平臺可識別和分析潛在問題,對電梯進行預測性維護。
不久前,迅達還與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商湯科技共同研發自動扶梯安全智能響應系統,有效避免扶梯事故的發生。在入口處,系統可對乘客推嬰兒車、大件行李和輪椅上梯等安全隱患行為進行語音勸阻。在自動扶梯區域,若檢測到有乘客摔倒,系統可及時告警以便停梯。系統還可對出口處的人員密度進行檢測,防止擁堵踩踏事故的發生。
未來,電梯還可能能夠“告訴”人們更多的信息。比如,當火災等緊急事故發生時,電梯可以計算多少人去了哪層樓,從而判斷是不是每層樓都被清空了。
施達毓提到,迅達中國和一些客戶討論過“智慧電梯”的概念,其中一個客戶舉了一個例子,比如一棟建筑里有很多餐廳,一群人可以走進電梯,對電梯說,今天我們想吃墨西哥菜,電梯就會把他們帶到有墨西哥餐廳的樓層。
“我說這個例子是想說明,人與電梯的互動方式會不斷改變,而其背后有著許多聯動的因素。但我想,有些看似巨大的變化不用十年就可以實現,這些變化總是發生得比我們預期得要快。”
他補充道:“如果你能把握住(這些變化)的話,這就是新增長、新突破的機會,但如果你不能快速看到這些新趨勢并且與時俱進,那便是會成為阻礙增長的威脅。”
新增長、新突破,這正是迅達中國未來篇章的基調。施達毓提到,過去30年里,中國安裝了數百萬臺電梯和扶梯,它們需要維護更新,服務市場本身是個很大的機會。用新興技術賦予傳統電梯新的價值,這又是另一機會。
“我想數量上的增長或許不像從前,但質量上的增長也不可同日而語。”他說道。
只要人們還向往高處的風景,上海灘上的電梯就永遠會有新故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