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杜祥琬院士:通過高耗能產業提高GDP這種思路有問題
“在經濟復蘇過程中,有的地方急于把高耗能產業如鋼鐵、水泥的產能再拉上來,想通過高耗能產業的復蘇把GDP拉得更高,實際上,這種思路是有問題的。”
12月24日,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接受澎湃新聞(www.6773257.com)采訪時表示,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應積極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轉型,在能源利用上應積極開發非化石能源,挖掘本地的可再生能源。
12月24日,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圖
化石能源富集省份仍需挖掘非化石能源潛力逐步轉型
中國強化了氣候行動目標,對于化石能源富集省份應該走怎樣的碳達峰路徑?
杜祥琬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認為,這些省份也有豐富的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過去沒有很好的開發,現在資源量足夠,技術能力也在提高,成本在下降,有了更好的開發條件,可以逐步擴大可再生能源利用,形成化石能源與非化石能源協調互補,多元發展,逐步轉型的一條發展路徑。
我國不同省份資源稟賦不同,發展水平也不同,在國家的整體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是否需要根據不同省份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碳達峰、碳中和的路線圖?
杜祥琬表示,各個地區確實有差異,也確實要通過差異化的路徑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比如太陽能豐富的地方可以通過發展太陽能資源來替代傳統化石能源,西南等水能豐富的地區可以發展水電。
杜祥琬介紹說,河南蘭考當地的太陽能、風能資源都不是非常豐富,三年前,當地開始試點發展太陽能和風能,目前蘭考靠著自身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由3年前主要依靠外來的煤電,轉變為主要依靠自身的非化石能源的電力,到明年,蘭考可再生能源的電力可以全部滿足本地用電需求。
“到這一地步,我覺得就很有意義了。”杜祥琬說,中國的東部地區,雖然不像西北地區太陽能、風能資源那么豐富,但其身邊同樣有可以利用的太陽能、風能、地熱等能源資源,“所以,雖然各地能源資源稟賦不一樣,但還是可以立足本地優勢,有選擇地向非化石能源過渡。”
在碳達峰的時間上,杜祥琬認為,東部地區要率先早達峰,西部地區可以稍晚一點,但全國總體上要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從這一點而言,全國各省份是沒有差別的,只不過路線圖不同而已。
解決電力穩定供應問題需靠儲能技術進步
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征程》的重要講話,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
在講話中,國家主席習近平進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底,我國并網風電2.1億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2.0億千瓦,共計4.1億千瓦。為實現上述目標意味著還要再增加近8億千瓦的發電總裝機容量。
對此,杜祥琬說,從太陽能、風能資源量來看完全可以滿足上述目標,即使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也才用到總資源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技術的可行性和資源量都沒有問題,最核心的問題是要解決好太陽能、風能發電的間歇性波動問題,這就要依靠技術進步,靠發展儲能技術等。”杜祥琬說。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