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華裔虎媽因新作再掀爭議:我靠這三點,成功擠入精英階層
原創 Cheryl 精英說
2011年,耶魯法學院教授蔡美兒的一本《虎媽戰歌》轟動教育界,引發關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討論,成為當年的現象級暢銷書。
“虎媽”一詞也由此風靡中國,成為嚴格管教子女的父母的代稱。
虎媽蔡美兒登上《時代》周刊的封面
時隔10年,虎媽再度推出新書——《向上流動:接近成功的三要素》(The triple package:How three unlikely traits explain the rise and fall of cultural groups in America)。
在這本書中,她將獨屬于華裔家庭的小故事,放大到美國社會整體的“優秀精英族群”的層面。
根據自己幾十年的教育經驗和深刻的調研分析,總結了那些生下來并沒拿到一手好牌,卻在長大成人后突破出身,成功向上流動的族群之所以成功的文化“三要素”,即優越感(Superiority)、不安全感(Insecurity)和克制力(Impulse control)。
在美國,成功的群體各有特色。
如果說教育的目的在于突破階級:貧困階層通過教育進入中產階層,中產階層通過更為優質的教育模式進入精英階層,一步一步搭就向上攀登的階梯。
那么,所謂的文化“三要素”,究竟是怎樣為這個社會群體帶來向上流動的可能性呢?
優越感(Superiority)
很多時候,優越感可能會讓人感到反感,但當你置身于一個負面成見比比皆是的美國社會里,優越感往往能夠為一個人提供所謂的“民族心理防線”,讓一些少數族裔“即使在面對歧視和排斥時,也能從心理上做出應對。”
這種信念的來源有點類似于民族榮譽感,它可能來自于宗教信仰,比如猶太人堅信自己是“上帝的選民”;也可能民族的輝煌歷史和燦爛文明,比如中國人和波斯人承襲的悠久歷史;還有基于身份決定的社會差異,比如部分印度裔美國人繼承的“高貴”種姓。
其個人在文化自豪感和文化傳統的影響下而產生的一種積極向上、富有正面意義的心理感受,這種積極的情緒體驗能夠帶給少數族裔面對歧視和偏見的信心,從而直接促進該群體獲得更高的教育成就。
圖片來源自 Google
這種優越感在猶太人族群的身上表現地尤為突出。
在猶太人小孩的第一次逾越節家宴上,他們就會學習到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之后,他們還會陸續學到猶太民族是個有道德的民族,是個有律法、有智慧的民族,一個經歷磨難幸存下來的民族。
弗洛伊德在描述猶太人時也曾表示:“毫無疑問,他們總是自視甚高,他們總覺得自己要比別的民族強。”
圖片來源自 Google
作為猶太人,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路易斯·布蘭代斯(Louis Brandeis)曾在紐約市中心發表了一篇不同尋常的聲明:
“在世界上的所有民族中,有兩個人數很少的民族對我們的現代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它們就是希臘民族和猶太民族。”
這種歷史獨特性和根扎于浩瀚歷史的輝煌成就成為了流淌在全體猶太人心中的優越感,而這種獨特性也成為了他們所受教育的一部分。
Louis Brandeis
小說家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表示:“美國猶太人從他們父母那里繼承來的‘不是律法,不是學問,不是語言,而且也不是上帝’,而是‘一種心理狀態,一種沒有內容的心理狀態’,一言以蔽之:猶太人更好。”
這種獨特的心理狀態讓他們擁有一種獨特的感覺,即你有足夠的能力去創造輝煌,來發現自身固有的優點。
因此,3000多年來,即使猶太人遭遇迫害,四處顛沛流離,依舊普遍處于一種與眾不同的心理狀態中,而這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不太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消失。
圖片來源自 Google
雖然美國社會中每個非常成功的群體都在培養自己的優越感,但單一的優越感與現代社會所推崇的民主平等思想并不相融,它也可能會帶來種族主義、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納粹主義。
圖片來源自 Google
因此,優越感與其他兩種文化要素之間存在一股很強的張力,他們彼此聯系、彼此牽制,這種緊張、不穩定的組合,正是“三要素”的力量所在。
不安全感(Insecurity)
所謂的“不安全感”,指的是一種不滿足,對自身價值或者社會地位的焦慮和不安,總覺得你自己、你做的事,或是你擁有的東西在某些基本層面還不夠好。
在美國每個最成功的群體中,都有著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這股焦慮折磨的力量成為他們獲得成功的普遍驅動力。
正如溫斯頓·丘吉爾所說的那樣:“只有各種逆境造成的刺痛,和早起受到的奚落和嘲弄的刺激,才能激發那種完成大業所需要的鐵石心腸和經久不衰的智慧。”
圖片來源自 Google
很多時候,人們會覺得優越感與不安全感是相互排斥的,但實際上,這兩種特質的融合才是“三要素”的核心所在。
當一個人同時具備這兩種特質,自身的優越感與不承認這種優越感的外部社會反復碰撞,會產生一種如芒在背的渴望,你會迫切需要證明自己,需要獲得認可。
1965年,當數十萬中國移民開始抵達美國,他們的內心充滿了不安全感,在這里,他們遭受著“外來者和被邊緣化的雙重壓力”,因此更加迫切地希望改變局勢,通過接受高等教育成為社會里的精英。
圖片來源自 Google
因此,在很多華裔家庭中,父母對子女學業上的期望非常高,這種期望中隱含著根深蒂固的優越感,即:我們知道你能夠比別人做得更好,和一種對當前不夠好的尖銳暗示,即:但你做得還遠遠不夠。
一位從中國臺灣移民美國的母親解釋說:“在中國家庭中,孩子個人的學業成就擔負了整個家庭的價值和榮譽...... 如果你學得好,就是給家庭帶來了榮譽,沒有給家庭丟臉。從幼兒園開始,孩子為家庭爭光、取得好成績就被賦予了很多價值。”
圖片來源自 Google
在社會輕蔑所帶來的不安全感之下,華裔家庭反而取得了令人瞠目結舌的成就。
2012年6月,皮尤研究中心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名為《亞裔美國人的崛起》。在報告中,他們將亞裔描述為“美國收入最高、受教育程度最高、增長最快的種族群體”。
在過去的5年中,在“英特爾少年科學天才獎”全國高中大獎賽中,50名獲獎者中有23名是亞裔美國人,其中絕大多數是印度裔、華裔美國人,還有少數韓國裔美國人。
圖片來源自 Google
而與之相對的是,美國擁有最高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群體——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新教徒(WASP),他們占據著美國最好的寄宿學校,維持著幾代人之間的老同學關系網,內里卻逐步滲透入一種懶散的、不肯奮進的文化。
“一個曾經重視教育、能力和奮斗的文化,現在卻把教育、能力和奮斗看成是可有可無的了。做學問在這個圈子里也不受歡迎——那是留給猶太人和書呆子的。”
失去了不安全感和危機感的新教徒群體,經歷幾代人的富裕生活,肉眼可見地變懶了......
圖片來源自 Google
而對于如華裔一般的移民家庭而言,他們的信條是:
外界可能會奪走你的房子、生意,但永遠也奪不走你的教育。所以必須要加倍努力學習,獲得高分、獎勵、名牌學校,以及其他看得見的成功標志,是孩子在這個不確定、充滿競爭,也許充滿敵意的世界里最好甚至是唯一的保護。
與此同時,父母的努力和犧牲也激勵著第二代移民取得卓越的成就,以此作為家庭榮譽的回饋。
克制力(Impulse control)
優越感和不安全感結合在一起會產生動力,但成功需要的不僅僅是動力和奮發向上的強烈愿望,同樣重要的還有面對逆境時的強大意志力和堅持不懈的毅力。
這種“克制力”包括了抵御誘惑的能力,尤其是面對困難時想要放棄的誘惑,以及讓自己重新站起來的能力。
沃爾特·米歇爾,40多年前,他在一群4歲孩子的身上實施了一系列實驗,結果,在實驗中展現出某個共同特質的孩子,在人生中都獲得了巨大成功。
圖片來源于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一群4歲孩子被帶到一個封閉房間,面前擺著一顆散發香甜氣味的棉花糖。
圖片來源于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孩子們被告知,如果他們能忍住在15分鐘內不吃這顆棉花糖,之后就可以得到三顆棉花糖的獎勵;如果忍不住,也可以搖鈴鐺表示中止實驗,但只能吃到一顆棉花糖。
三顆與一顆的分別,所有的孩子都心知肚明。從一開始,大家都拼命地與原始欲望做著斗爭,但大部分孩子都沒能忍住誘惑,僅有幾個孩子扛到了最后。而他們,正是在后來的人生中過得順風順水的典例。
這個有趣的實驗,在無形中揭示了自制力、意志力與延遲滿足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于BBC紀錄片《孩子的未來》
同樣,在迄今為止最全面的研究中,新西蘭的研究人員對1000多人從出生到32歲進行了跟蹤調查。
排除了社會經濟地位、智力和其他因素,研究發現,在兒童時期克制力較弱的人更容易出現藥物、酒精和肥胖問題,更容易從事低收入工作,更可能染上性病,甚至最后進入監獄。
而那些克制力強的人更健康、富有、更有可能擁有穩定的婚姻,在雙親家庭中撫養他們的孩子。
圖片來源自 Google
在中國文化中,吃苦和毅力、勤奮聯系在一起,是儒家最基本的“學習美德”。自律、自制、不抱怨、不沉溺、不放棄,一直是中國以及儒家文化的社會中培養、教育孩子的基本準則。
根據調查顯示,華裔的美國學齡前和幼兒園兒童每天在家參與一項“需要專注的活動”的時間約為1小時,而同齡的美國白人兒童每天參與的時間不到6分鐘。且華裔美國兒童看電視的時間比美國白人兒童少上三分之一。
圖片來源自 Google
華裔家庭在教育孩子上比非亞裔美國人嚴格得多,他們將紀律、高期望、堅持不懈和自我控制作為孩子日常行為要求的一部分。在這種嚴格要求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也會越發出眾。
美捷步創始人謝家華在自述中提到,他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準備SAT考試,同時學習4種不同的樂器:鋼琴、小提琴、小喇叭和法國圓號。
在校期間,每周一到周五每天要練習每種樂器各半個小時,周末每種都要練習1個小時。暑假也要每天每種樂器練習1個小時。
圖片來源自 Google
華裔家庭深知,更強大的力量來自于優越感和克制力之間相互作用:做出的犧牲越多,面對的困難越多,就越覺得自己優越,未來也越有能力完成更多需要自我控制的行動,從而讓自己覺得更加優越。
如此循環,其結果就是一種承受苦難的能力——一種更高階的適應力、耐力和毅力。
而從小開始培養孩子忍受苦難的能力,是他們獲得成功的有力杠桿——這其實對任何人、任何年齡段都有效。
事實上,在當今的美國社會,幾乎每個成功群體的家庭都信奉文化“三要素”帶來的力量:
他們堅信自己的命運特殊,同時因為社會地位的不確定性,給自己灌輸一種全新的不安全感:即每個人都必須要通過物質上的成功來證明自己;他們為了走向成功必須保持自律和堅持,以占據“教育優勢”,并展現出比其他美國人更愿意培養孩子的克制力。
在優越感、不安全感和克制力的配合下,父母和孩子通常都能得到動力,驅動他們活動成功。
而教育,正是他們唯一向上攀登的可靠階梯。
作者:Cheryl,精英說90后作者,英國海歸,用心寫字。
原標題:《華裔虎媽因“折磨”混血女兒火爆全美,如今新作再掀爭議:我靠這3點,成功擠入精英階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