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年失意的貝多芬,為什么后來還能創作出《歡樂頌》?
原創 《焦享樂》 看理想
"
貝多芬之所以避開人世,是因為他發現,自己沒有任何武器足以保護感情的世界免于傷害。他之所以遺世獨立,在于他的付出得不到回報。他之所以孤單獨居,乃是因為他找不到和自己相似的人。但在他內心深處,對于全人類的熱情,到他生命最后都不曾稍減。
他對家人付出了像父親一般的關懷,而對全世界付出的是他的全部,以及熱血。他曾活在世上,如今死去,卻將永存在時間的盡頭。
——格里爾帕策在貝多芬墓前演說
"
1770年出生的貝多芬,今年迎來了他的250歲生日。
盡管貝多芬具體的生日日期已難考證,但明天(12月17日)將是他受洗日的250周年紀念。
提起貝多芬,你有什么樣的印象?是古典音樂巔峰時期的音樂家,與耳疾抗爭一輩子的斗士,抑或是課本《月光》里那位深沉的男人?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貝多芬,可能要打破這些固有的印象了。天才、樂圣、英雄,固然是貝多芬最顯著的標簽,但同時,性格缺陷、身體頑疾、生活壓力,也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身上。
尤其進入晚年,“功成名就”的貝多芬,生活非但沒能安逸,反而更加焦慮,甚至出現了一些反社會性的人格和舉動。
但是,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他創作出了可能是人類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交響曲——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歡樂頌)。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知名古典音樂樂評人焦元溥在節目《焦享樂·貝多芬Plus》里,詳盡地介紹了貝多芬的作品以及他的一生。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焦元溥一起,來聽聽貝多芬身上,這個充滿悲劇、瘋狂,與愛的故事。
講述 | 焦元溥
來源 | 《焦享樂·貝多芬Plus》
01.
憎恨社會的中年人
1815年,貝多芬45歲,后世研究者將這之后直到貝多芬去世的1827年,稱為晚期貝多芬風格。這段時期,貝多芬被奧地利標舉成音樂英雄,他的聲望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點,不僅成為音樂界的巨人,更成為整個藝術界最著名的明星,甚至也稱為社會名流。
然而,當時很多人卻把貝多芬當成一個不完全正常的“怪人”。
他是一個耳朵嚴重重聽的作曲家,不止如此,他還是一個充滿抱怨、憎恨社會,不信任他人,想自己離群索居,不和這個世界有所來往的一個人物。
比如根據記錄,貝多芬會在餐廳里和服務員討價還價,為了一點小事大聲喧嘩,甚至在大馬路上,比劃很多奇怪的姿勢或手勢,講話很大聲,因為自己聽不到,笑聲也很大聲,很多行為讓人側目。
而考查貝多芬的友人記錄也會發現,他的確有這些怪異的特色,比如突然地暴怒,情緒不受控制,對金錢越來越有強迫癥,時時有被迫害的妄想,還有疑神疑鬼的憂慮擔心等等。
除了行為荒唐,此時的貝多芬還有相當沉重的經濟壓力,特別是在1816年得到侄子卡爾的監護權之后,貝多芬的創作力那時已經大大降低,在缺乏《版權法》保護的情況之下,他只能用各式各樣的方法,希望從出版商那邊得到最大的利潤。這包括把一份樂譜同時賣給不同的出版社,讓他們在不同的地方出版,希望彼此不要交流等等。
不單單是性格,身體上也出現了問題。貝多芬耳朵的問題于1812年開始惡化,而1815年之后,他的整體健康狀況也開始走下坡,在1820和1821年更出現了黃疸病的初步癥狀。根據貝多芬寫給友人的書信,我們發現他在1816-1817年時,就已經不時出現因為身體的不適或明顯的疾病而臥床不起。
到了1823年,53歲時,他的眼睛也出現問題,常犯感冒與風濕,凡此種種加上他行之有年的消化道系統問題等等,貝多芬人生最后的十幾年,身體上過得非常的辛苦。
到了1826年的12月,他更是開始出現嚴重的肝病與腸道出血,醫生們束手無策,最后在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過世。
02.
用創作對抗世界
即使這種種的現實生活和折磨的身體狀況,帶給他這么多的磨難,貝多芬居然在他人生最后10年,在創作上又開出了新的花朵。
這些花朵既是燈塔也是預言,為后來的作曲家指引了創作的方向,也等于預告了接下來音樂將會發生的變化。能夠達到這一點,可見貝多芬還是擁有極其強大的心靈力量。
由于耳聾,他讓自己進入最內心的世界,慢慢與外界隔離,但是出于智力以及情感上的需要,貝多芬仍在苦苦追求藝術的進步、創新。
他崇尚理智、相信力量,這一股不斷燃燒的內在力量,讓他用創作對抗外在世界。即使被看作是一個怪人,即使在現實生活上有諸多不如意,在音樂上他還是能夠掌控一切,在音樂上他還是令人佩服的巨人。
論及貝多芬最為普世、流行的作品,不得不提《第九號交響曲》。它是一首被神格化的交響曲,經由貝多芬在晚期完成,影響了后續太多作曲家以及大眾,彰顯了貝多芬未曾忘卻的啟蒙主義的理想,以及對美好世界的希冀。
現在誰會沒有聽過這段旋律呢?就現實情況而言,這段旋律其實已經獨立出這首交響曲,成為一首通俗歌曲了。它的影響力實在是太為強大,比如,風格非常不同的瓦格納和勃拉姆斯,都共同受到這首交響曲的影響。
瓦格納更是把這首交響曲當成他音樂美學的起點。勃拉姆斯構思二十余年寫成的《第一交響曲》,終樂章的主題其實也呼應了貝多芬的《歡樂頌》。而我們看布魯克納的交響曲,幾乎每一首都是以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為范本。
我自己曾在美國波士頓讀過兩年書,而波士頓交響樂團當年成立的理由之一,就是要演奏貝多芬的全部交響曲,特別是《第九號交響曲》。
不過今日這世界上最愛這首曲子的應該要數日本人,每到歲末年終,日本真的有聽不完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日本人對這首交響曲的迷戀已經到了當年在德國舉辦世界杯足球賽的時候,日本隊特地選擇波恩而不是其他更方便的城市來當做他們的訓練基地,因為波恩是貝多芬的家鄉。
所以,無論對作曲家或一般大眾,這首交響曲都有極其巨大且深遠的影響力。
由于篇幅有限,今天我們無法把這整部交響曲講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聽聽我的音頻節目《焦享樂·貝多芬plus》。
在這里,我想重點談談第四樂章《歡樂頌》。
首先,第四樂章的文本,是席勒的《歡樂頌》。這部作品,貝多芬最早在1793年就已經在書信中和朋友提到,而從書信內容來看,他在1793年之前就已經想要為《歡樂頌》譜曲。
如果就旋律主題來看,1798年貝多芬就寫過一首歌,叫做《失戀者的嘆息與愛的答復》,《歡樂頌》就是在這個旋律的基礎上加以濃縮、精簡而成的,真可謂千錘百煉。
但即使是早已經有為席勒《歡樂頌》譜曲的念頭,貝多芬最后是在1821年才再度回到這個計劃,那年他已經51歲了。他于1822年接受英國皇家愛樂協會的委托開始創作,在1824年完成樂曲。
因此這個作品,可以說呈現了貝多芬的過去以及他的未來,真的是屬于他這一生的作品。
要理解貝多芬創作這部交響曲的動機,就要回到當時的政治與社會背景了。
貝多芬一生的創作,同時呼應了拿破侖的興起和失敗。而隨著拿破侖帝國的破滅,在維也納會議之后,歐洲迎來了君主專制的復辟,出現各式各樣的整肅、壓迫,還有言論審查,也包括各地對愛國主義運動的打壓。
在社會上由于工業革命興起了一大群的中產階級,中產階級的意識形態與美學形態都相當安逸、保守,而這些都是有共和觀念的自由主義者所反對的。貝多芬正是這樣的反對派。
其實《歡樂頌》這部作品是貝多芬的公眾演說,可以說是他以音樂打造的關于自由信仰的碑石,也難怪這首交響曲也成為了支持民主運動和自由的象征。
在紀念柏林圍墻倒塌的音樂會上,伯恩斯坦就選擇演奏了這首交響曲,還把其中的歡樂改成了《Freiheit》,即“自由”。
03.
宛如天啟的經驗
《第九號交響曲》的最終樂章文本雖然是席勒的《歡樂頌》,但是貝多芬并沒有完整地為席勒所寫下的所有詩句譜曲,而是選擇性地挑選段落。保留了和社會意識有關的,去除掉那些飲酒歌和酒神式的歡樂。
我們看席勒《歡樂頌》的文本,也可以發現里面有兩種意象,一種是一群朋友在贊美,作為心靈、道德狀態的歡樂。第二種則是頌歌一般的歌詞,可以想象是大合唱,擁抱全人類,可以說是通過人間的歡樂而達到上帝的高度。
在第一種意象里,這個說話所訴諸的是公眾群體,你可以聽到主詞是“我們”。
可是在第二種,關于擁抱全人類的,這種比較屬于個人宗教感懷的,我們覺得主詞則是“我”。
所以在第四樂章我們聽到,第一部分有這種世俗的意象,人道主義。第二部分則是宗教的意象。而到后來的第三部分,貝多芬用一個賦格曲,雙重賦格,把這兩個意象結合在一起,然后再推向作品的輝煌結尾。
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地閱讀《歡樂頌》的歌詞,再來聽這部作品,相信會有更深刻的感受。特別是在宗教風的那一段,對應歌詞,你會更知道貝多芬為什么創作這個作品。
在貝多芬的時代要上演一次《第九號交響曲》,著實不容易。請大家想想看,你需要動用管弦樂團,而且是大編制的管弦樂團,合唱團還有四位獨唱歌手。
而這獨唱歌手還不能隨便找,因為貝多芬寫的獨唱段落著實不容易,旋律已經很難唱了,如果還想把歌詞唱清楚的話,更是難如登天。
也因為如此,過去每上演一次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都像是一場儀式,而這樣的儀式當然也增加了這首曲子的神秘感以及崇高感。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是一部被高度神格化的作品,但無論我們要不要神格化這一部作品,它在音樂史上,甚至整個藝術史上的地位就是那么重要,因為它實在是影響了之后太多太多作曲家。在那個時候,聽一次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就仿佛一次宛如天啟的經驗。
而對于21世紀的我們來講,這首曲子也承載了非常多,各式各樣有好也有壞的歷史,但是它的通俗性,特別是終樂章《歡樂頌》家喻戶曉的程度,讓這個作品得到更多更豐富,甚至超越作品本身的面向。音樂正是如此豐富神奇的藝術。
最后,我想為大家念一下,貝多芬在1826年12月7日,他去世前四個月,寫給一位在波昂老朋友的信。
這個時候他已經完成了他最后一首弦樂四重奏,貝多芬在信里這樣寫道:“我還希望向世界貢獻一些大型作品,像一個老小孩,在善良人們之中結束我現實世界的生涯。”
這就是貝多芬,一邊承受著苦難,一邊創作著光明。
這個時候聽貝多芬,不僅是為了欣賞人類文明里的偉大音樂,更是聽見音樂里的力量、怒吼、憤怒、悲傷、希望,在暗夜里抬頭,看到星星的光芒。
——焦元溥《焦享樂》
節 目 主 講 人
原標題:《中年失意的貝多芬,為什么后來還能創作出《歡樂頌》?》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