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罵遍全網(wǎng)的流量演員,這次真的翻車了
原創(chuàng) 魚叔 獨立魚電影
年末,大批國劇扎堆開播。
目前在播的就有近20部。
可偏偏,又乏善可陳。
沒有質量撐腰,又想吸引眼球,就只能花式作妖了。
比如《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別離》。
主演林更新憑一己之力,讓這部劇在熱搜掛了一整天。
如何做到的?
起因是林更新發(fā)微博,怒懟打一星的豆瓣網(wǎng)友。
配圖是他對著這部劇的豆瓣評分頁面豎中指。
配文拉踩喜羊羊,說打分網(wǎng)友沒少意淫,不懂剪輯,還說正經(jīng)電影人不玩豆瓣。
這條微博倒符合林更新一貫的風格,耿直。
只是字里行間看似戲謔,滿不在意,實則帶刺,得罪了很多人。
感情活躍在豆瓣的謝飛導演一下子成了「不正經(jīng)電影人」?
完事還自己評論了一句:
「反正我微博也沒幾個人看的到,隨便說兩句。根本占不到資源,就當朋友圈了?!?/p>
一般出現(xiàn)「不占用公共資源」的消息,最后總要占用公共資源。
果然,#林更新懟打一星的網(wǎng)友#迅速沖上熱搜,閱讀量高達3.8億。
這么一鬧,電視劇的熱度上來了,評分下去了。
豆瓣網(wǎng)友讓林更新「得償所愿」,「求仁得仁」,獻上一星。
《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別離》評分人數(shù)從最初不足六千,激增到三萬多人。
評分從6.8,一路跌至4.8。
這個事件之所以引發(fā)多方關注和討論,已經(jīng)不僅僅是劇的問題了。
由此延伸出的兩個話題,比劇本身更有意思——
首先,在作品遭遇差評時,身為主創(chuàng)人員該怎么回應?
像林更新一樣,直接硬懟回去嗎?
恐怕也不妥吧。
以及,老生常談的「人設」問題。
林更新的「耿直」人設,倒是沒有崩。
只是過度打造人設,終究還是被反噬了。
接下去,一個個來說。
為了求證評論所說的是否客觀,魚叔連夜刷了十幾集《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別離》。
這是一部多類型的劇,融合了愛情和懸疑。
季曉歐(蓋玥希 飾),咖啡館老板娘。
大學時曾因打架被退學,是個性格直爽的颯妹。
嚴謹(林更新 飾),當?shù)赜忻母欢?/p>
父親是物流公司老總,他自己也經(jīng)營一家海鮮餐廳。
他在經(jīng)商前有個特殊的身份,是一名緝毒警察。
湛羽,他的身份比較復雜。
明面上,是一名小提琴手;背地里,卻是一名毒販。
故事就圍繞這三個人展開。
嚴謹了解到,當?shù)氐摹感∶廊思瘓F」涉嫌毒品生意。
為了將毒販一網(wǎng)打盡,他請命擔任臥底,打入該集團內部。
他得知,季小鷗咖啡館的店員湛羽,是小美人集團販毒鏈里的一環(huán)。
于是,他決定借追求季曉鷗之名,接近湛羽,拉攏眼線。
這部劇看下來最大的問題,就是失衡。
搞不清到底「愛情」和「懸疑」哪個才是重點。
兩個都想要,結果就是一個也沒要著。
就劇情而言,似乎懸疑才是重點。
一上來就是倒敘,把底牌先亮出來——湛羽死了。
可懸疑的部分占比太少,而且都過于兒戲了。
比如說,販毒集團知道嚴謹之前當過警察,就想試探他是否可信。
但他們的測試方法,竟然是在嚴謹喝醉之后,拿刀假裝要刺向他。
發(fā)現(xiàn)他沒有躲閃,便相信了。
就這?
大哥,您好歹是個毒梟,這也太小兒科了吧。
嚴謹拉攏湛羽的手段,更是簡單粗暴,完全省略了斗智斗勇的過程。
只是趁他洗澡的時候,在他手機里安裝了竊聽軟件。
然后就什么都知道了。
警方想策反湛羽,又是怎么做的呢?
往他的包里塞毒品,然后將其逮捕。
早知道這么順利,當初費那么大勁干嘛?
懸疑部分拉胯,愛情線又太狗血。
這段感情的動機本就不單純。
嚴謹追求季曉鷗的過程,也基本屬于死皮賴臉。
起先是每天都匿名送花。
然后就是霸道總裁式的狂轟濫炸。
自我感覺良好,言行舉止輕佻,在性騷擾的邊緣瘋狂試探。
季曉鷗一開始拒絕得非常干脆。
然而,還是被嚴謹?shù)囊幌盗袠酚谥耸论E打動。
一起去擼個串,就對他完全改觀了。
這猝不及防的轉變,讓人對這位女主的性格也是摸不著頭腦。
接下來,培養(yǎng)感情的過程又開始胡來了。
突如其來的壁咚,說走就走的旅行。
這戀愛談得,跟綁架差不多。
除了主線搖擺不定,這部劇的節(jié)奏也有很大問題。
大量的倒敘和插敘,讓人眼花繚亂。
而它們的作用,都是為了強行解釋突兀的劇情。
導致前后情節(jié)經(jīng)常有明顯的割裂感,顯得凌亂拖沓,有非常多的重復段落。
失衡,狗血,凌亂。
這大概就是《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別離》的三大短板。
再回過頭看看林更新微博配圖中的那幾條差評:
「看了半天,主線在哪?無關緊要的注水戲沒完沒了,節(jié)奏一塌糊涂?!?/p>
「不就是個狗血偶像劇嗎,拍得這么做作真沒必要?!?/p>
「故事就不說了,剪輯一個字,亂?!?/p>
魚叔只能說,總結得太精辟了。
因為這些都是肉眼可見的明顯問題。
其中一個網(wǎng)友點出了問題還是給了三星,真是手下留情了。
這都要挨罵?
影視作品既然要面向市場,就必須經(jīng)受觀眾的評價。
既是真實評價,自然褒貶不一。
林更新這回之所以敗了路人緣,用《武林外傳》里包大仁的話說就是:
「戲不好還不許別人說呀?」
評價作品是觀眾的自由,因此而被主創(chuàng)言語攻擊,豈不荒謬。
那么主創(chuàng)們遇到差評,該怎么回應?
很最重要的一點是,對事不對人。
像林更新直接炮轟網(wǎng)友,看上去更像是無能狂怒。
魚叔舉幾個典型的例子,就知道差距在哪了。
就說前陣子被罵上熱搜的新版《鹿鼎記》。
網(wǎng)友說張一山演的韋小寶像猴。
既然批的是演技,那就回應演技。
張一山說:「我也有演不好的時候?!?/p>
王寶強首部導演作品《大鬧天竺》上映后,也被批得體無完膚:「導演還是有門檻的。」
他照單全收,回應道:「誰出生就能當導演?我也是在一直被說不適合當演員的聲音中走過來的?!?/p>
他還親自到場領取金掃帚獎,發(fā)表了一段「獲獎感言」:
「為什么我必須要親自來接受大家的批評,因為我愛電影,所以我一定要來領?!?/p>
反倒收獲了一片好評。
劉若英導演的《后來的我們》上映后,專門讓工作人員搜集差評給她看。
針對「影片三觀不正」的差評,劉若英謙虛回應:
「拍攝的時候沒有想到三觀,只考慮到大家會不會將自己帶入進角色。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也一定是我自己的不足,才會讓觀眾無法跟著角色走?!?/p>
當然,不是說主創(chuàng)就該對差評全數(shù)盡收。
但怎么回懟,又是門學問。
要有的放矢,要直擊要害,而不只是發(fā)泄情緒。
2013年末,《私人定制》上映后飽受爭議。
馮小剛火力全開,連發(fā)7條微博炮轟影評人。
說話是難聽了點兒,但至少講出了幾個要點,解釋了自己擁護《私人訂制》的理由。
如果說馮小剛還略顯暴戾的話,那么賈樟柯就是真有氣度了。
《江湖兒女》上映后,《環(huán)球時報》主編胡錫進發(fā)文說這部電影充滿了負能量。
科長倒是沉得住氣,寫了一篇長文來一一回應胡編提出的問題。
最經(jīng)典的是這段:
關于「負能量」。我所認為的「能量」,是建立在盡可能說真話的基礎上的,真話是最大的正能量,見不得真話和真相的做法,是負能量。
這波對線,堪稱是教科書級別,對方直接閉麥了。
就連馬丁·斯科塞斯這樣的國際大導,也免不了遇到差評。
他的態(tài)度很清醒冷靜:
「世界上有兩種力量你需要去對抗,一個是金錢,它無處不在,一個是圍繞于你身邊的人,而你需要知道什么時候接受他們的批評,什么時候對他們說NO?!?/p>
如果主創(chuàng)在面對差評時,第一反應是質疑和抨擊觀眾的品味,那也就脫離了作品本身。
一旦脫離作品,理性的討論很可能就演變成失序的謾罵。
還是那句話:
「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無意義?!?/p>
最后來說說「人設」的問題。
林更新有個稱號,內娛反黑第一人。
就是因為他耿直的性格,敢言敢怒,懟天懟地。
他會和營銷號對罵到凌晨;
也會在微博評論區(qū)懟粉絲。
不僅不會惹惱粉絲,他的經(jīng)典語錄還會被做成表情包。
但是這一回,他真的玩脫了,給自己招黑。
這不是真性情,是不尊重觀眾。
就算后來林更新刪除微博,以喝多了為由搪塞過去。
可底下的評論說明,網(wǎng)友并不買賬。
其實,熟悉林更新的網(wǎng)友一下就看出了問題所在:
沉迷人設,用力過猛,最終被人設反噬。
這樣的例子可太多了。
比如想要立「學霸」人設的翟天臨,卻連知網(wǎng)都不知道。
結果被扒出學術造假的丑聞。
還有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萬茜,向來是「人淡如菊」的人設。
在和主持人易立競對談時,她表示從不參加綜藝,因為并不想紅。
沒想到,被功課做到位的易立競反將一軍:
「可你參加了《舞林大會》,而且參加過兩屆?!?/p>
萬茜臉色頓時尷尬,接不上話。
林更新這回「翻車」,說到底,栽在了底氣不足。
以往他反黑,往往是在理的一方。
而這回,他作為演員,卻無法用作品予以回擊。
只怪他近幾年,還真沒有留下出圈的影視作品和角色。
寧靜在《乘風破浪的姐姐》里對鄭希怡說過:
「藝人要做藝不是賣人設,賣不了多久的,現(xiàn)在的觀眾品味高了,不提高自己總會吃完的?!?/p>
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粉絲有數(shù)不盡的選擇。
看膩了一款人設,就換下一個。
墻頭三天兩頭一變,都是常有的事。
對于藝人而言,人設立得再好,都不如作品有說服力。
竇文濤在《圓桌派》中,把人設描述成「各方揣著明白裝糊涂的一場共謀?!?/p>
既是「共謀」,便難免會有「敗露」的一天。
人設不過是表面功夫,隨時有崩塌或被反噬的風險。
到那時,昔日的擁躉也會迅速四散。
當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時。
真正能留下來的,只有優(yōu)秀的作品。
原標題:《罵遍全網(wǎng)的流量演員,這次真的翻車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