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銀保監會主席說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這是什么信號?
對于絕大多數家庭,房子可能是最值錢的家庭資產;對于絕大多數人,買房可能也需要發動全家人的力量。正因為房子如此“貴重”,所以房地產行業的任何風吹草動,既能掀起浪花,更會引發漣漪。
近日,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發文表示: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郭樹清在《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一文中指出: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2008年次貸危機前,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超過當年GDP的32%,而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已經占銀行業貸款的39%,其中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托等資金在不斷地進入房地產行業。
一石激起千層浪,郭樹清的文章在網上迅速傳播,成為最熱點話題之一。郭樹清在文章中所用的“灰犀牛”一詞,源自根海姆學者獎獲得者米歇爾·渥克撰寫的《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灰犀牛”和“黑天鵝”是相互補足的概念,“黑天鵝”比喻小概率而影響巨大的事件,“灰犀牛”則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中央第二次強調房地產泡沫是“灰犀牛”的說法,也正好說明了房地產泡沫的嚴重性和潛在的危害性。
用“灰犀牛”比喻房地產,非常形象。灰犀牛體型笨重、反應遲緩,很多時候我們雖然能夠看見它就在遠處,卻毫不在意。然而,一旦灰犀牛狂奔過來,我們必然會因為猝不及防而被直接撲倒在地。相對于極小幾率出現的黑天鵝而言,灰犀牛并不神秘,但卻更加危險。如今,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房地產投資的暴利,但是卻沒有意識到房地產背后潛伏著的金融、社會穩定危機。然而,當房地產這只“灰犀牛”一旦開始向我們狂奔而來時,有幾個人能毫發無傷地躲開?
有意思的是,就在這篇文章進入公眾視野之前,深圳甘岡上演了一場萬人搶房事件。據報道,位于深圳核心區域的華潤城潤璽一期開盤均價約13萬元/平方米,而周邊二手房掛盤價有的已經達到18萬元/平方米,每平方米數萬元的倒掛價差之下,怪象自然隨之而來。早在離開盤還有數月時間之前,不少“打新攻略”就在網絡流傳。到了選房之時,不僅出現了“眾籌打新”“借票代持”等傳聞,還出現了“借票代持”等炒作,加劇了搶房現象,真可謂是“廟小妖風大”。前腳深圳發生了萬人搶房事件,后腳房地產是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灰犀牛”的新聞就搶占頭條,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在傳遞出某種信號?
從數據層面分析,2008年時我國的居民杠桿率(居民債務/GDP)還不到20%,而目前已經超過60%,正在趕超發達國家。居民杠桿率10年的時間翻了3倍,高速發展難免“拔苗助長”,居民越相信房地產能夠致富,房地產的泡沫就越嚴重。而房地產泡沫與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則息息相關。據統計,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為避免引發更大的危機,樓市必然需要逐漸弱化風險,而國家也需要擺明態度并通過政策引導解決問題。
從拉動內需角度分析。國際公認的房價收入比正常范圍在3-6之間,但我國很多城市房價收入比都已經超過10,無論是一二線大城市,還是三四線小縣城,想通過正常的工資水平買房子基本上不可能。這就導致了許多人買房后,即便是他們有心消費,但受制于沉重的房貸,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地少消費甚至不消費。可以說,高企的房價不僅讓無數年輕人淪為“房奴”,也綁架了中國經濟。在雙循環的戰略背景下,拉動消費被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所以中央必然會出手調控,為受制于高企房價的青年主力消費群體松綁,讓他們敢消費、能消費。
從轉變發展方式角度來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相較于拉投資、建工廠、發展第三產業,很多地方政府更愿意將精力放在賣地上,大搞土地財政。這樣做不僅不符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而且會加大地方債務風險。所以,無論是從轉變發展方式的角度,還是從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角度,中央出手調控房地產都是必然的。
最后,從最近的一些新聞來看,傳遞出的信號也非常明顯。8月份,被稱為終結房地產“三高”模式的“三道紅線”政策出臺。11月25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房地產業影響投資和消費,事關民生和發展。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一天后,也就是11月26號發布的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也提出,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11月28日新華社專門發表《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的評論文章,傳遞出明顯的住房不炒的信號,還指出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投機行為”。
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很多時候,“灰犀牛”之所以能夠橫沖直撞、造成巨大破壞,根源在于人們對危機前征兆的忽視。目前我國房地產政策轉折點的信號已經非常明確,國家出手遏制房地產泡沫這局大棋也正在落子,相信一定可以制服房地產這只“灰犀牛”。
作者:李振南
(此文為“湯計典頻”工作坊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