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播客|緬甸漫談:沒能落實承諾的昂山素季,為什么贏了大選?
【編者按】
即將過去的這個11月,美國大選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在中國的東南方向,與我們一衣帶水的緬甸,同樣經歷了一場頗為重要的選舉。
彼時,澎湃國際通過中緬學者圓桌對話和緬甸少數族裔采訪兩個方向,對緬甸大選進行了觀察與報道。而今大選已塵埃落定,我們希望通過一種新的形式——音頻播客,由參與上述報道的兩位澎湃新聞記者許振華和王露,聊一聊他們眼中的緬甸和緬甸大選,分享那些無法在文字報道中窮盡的背后故事。
歡迎收聽播客:《兩位與緬甸擦肩而過的記者,做了一場緬甸大選報道》
我們與緬甸的故事
許振華:緬甸和我的聯系有更早的淵源。我曾在中緬邊境云南騰沖做田野調查。騰沖是“知名僑鄉”,早在明清中緬兩地貿易來往就很活躍,有馬背上“走夷方”的說法。
1956年中緬兩國邊民聯歡緬甸前總理吳巴瑞種下的“中緬友誼樹”
進入近代,這些“儒者”很快也成為新學的弄潮兒,騰沖起義幾乎和武昌起義同時發生。緬甸近代淪為英國殖民地,因此也成為了“洋貨”、新技術、新思想流入中國的一個渠道。
與緬甸的關系深刻的塑造了當地,實際上也就成為了中國近現代史的一部分。
王露:我在2019年去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調研。
德宏州芒市街道
德宏州的南、西和西北和緬甸接壤,還有5個世居跨境少數民族,兩地有著悠久的文化、經貿和通婚上聯系,他們充當了中緬民間外交的“使者”的角色。
緬語音譯的“胞波”一詞由此而來,形容中緬兩國的民眾如同胞兄弟般親密。
在德宏瑞麗,常年在這兒經商務工的緬甸人最多的時候有10萬人,他們大多從事一些初級工作。
據了解,在德宏他們月收入大概是1500-2000元,這相當于緬甸一個大學教授工資(30多萬緬幣左右)。
德宏州瑞麗口岸附近的胞波路
民盟給緬甸社會帶來了什么改變?
王露:緬甸問題專家亨凱對比了民盟和軍政府支持的鞏發黨在“選前造勢”方面的策略選擇。民盟“精心策劃”:在其社交主頁上上傳選舉造勢歌曲,發起歌唱、攝影比賽,凝聚了緬甸各行業、各階級、各年齡段民眾。前執政黨鞏發黨造勢策略顯得落后了,更像走流程。
亨凱還指出,緬甸選舉比拼的是價值觀。結合緬甸的歷史來看:從1962年奈溫政府上臺,到2010年政治轉型前,緬甸社會長期都處于軍政府的高壓控制之下,族群沖突多發。因此,民盟的出現給緬甸民眾和社會帶來了最核心的改變:民主、改革和開放。
許振華:曾經,民盟和少數民族政治勢力一樣,都以軍政府為主要反對對象,雙方多少有些互信。如今,民盟執政,分歧浮現。兩位少數民族受訪者接受采訪時表達了對昂山素季的失望。一位克耶青年是克耶青年政治組織的發起人,曾因抗議中央政府強行樹立昂山(緬甸“國父”、昂山素季父親)雕像而被逮捕。
另一位若開邦的若開人發起了一個關注民族和解議程的NGO。他的社交網絡上布滿了有關他家鄉的信息,那里仍在斷網。對緬甸政府和軍方而言,這是為打擊當地分裂、叛亂武裝的手段,但他強調,這會讓人民在疫情肆虐的時候更難得到必要的信息。
德宏州芒市少數民族村寨居民(右)與來自緬甸的幫工 (左)
緬甸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135個民族
王露:緬甸的民族問題自其1948年獨立以來長期困擾緬甸政府的問題。首先,緬甸是一個擁有135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英殖時期“分而治之”政策為緬族和少數民族間埋下了仇恨的種子;獨立后,首個文人政府吳努政府也未處理好歷史遺留問題,任內族群沖突爆發。而軍政府也利用亂象上臺。
1962年,奈溫軍政府上臺后鐵腕控制動亂局勢,在往后近四十多年中,“維護聯邦的統一”成為軍人集團要求長期維持統治地位的原因。
而出于歷史記憶,軍政府將少數民族視為分裂國家的“毒瘤”,推行一個種族(緬族)、一種語言(緬語)、一個宗教(佛教)的同化政策,構建“民族國家”。
許振華:受訪者強調緬甸不僅需要民主更要“聯邦”。“民主”曾是緬甸社會對未來的期待,但就“贏者通吃”選舉制度而言,少數民族很難在選舉下為自己的社群利益發聲。緬甸盡管憲法意義上是一個聯邦制國家,但缺乏落在實處的內容。
緬甸歷史上有多次穩固多元一體的緬甸國家/民族認同的契機,很可惜都錯過了。所以少數民族政治勢力一度期待民盟上臺,能再次創造這個契機。
去年,岡比亞向國際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緬甸官方對羅興亞人“種族滅絕”。昂山素季代表緬甸前往國際法院做辯護,讓西方輿論嘩然。曾經,昂山素季非常吻合西方自由民主論述,但這種理解可能忽略了緬甸復雜的族群關系。
-二元權力格局???
王露:其實透過羅興亞人問題,可以看到緬甸政治生態中比較突出的“二元權力格局”。民盟2015年執政后相當于沒有軍權的統帥,在解決國內沖突、處理與少數民族關系(促進民族和解)方面受到軍方掣肘。
在2017年8月若開邦爆發羅興亞人武裝反抗后,國防軍在當地開展“清剿行動”,70多萬羅興亞人逃往孟加拉國,緬甸和昂山素季也因此飽受西方國家和人權組織的譴責。
從緬甸國內政治角度來看,正因為二元權力格局,昂山素季在處理羅興亞人問題上非常被動:首先,她無法控制國防軍在若開邦開展的軍事行動;同時,在政黨競爭的背景下,她還需要考慮絕大多數緬族佛教徒的反穆斯林情緒。
許振華:如此看來,民盟和軍方的最大共識就是“穩定”,民盟和少數民族政治勢力的共識就是民族和解進程非常困難。引用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段穎的話說,“以目前的狀況看,制度性的變革還需要時間,在乎軍方內部的代際更替與力量消長,以及民盟對民主政治與科層治理的理解與運作,漸進、妥協式的政治協商應該還會持續較長時間。”
(本文及播客內容首發于澎湃新聞國際部微信公眾號“國際湃”,歡迎關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