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網課教師年薪百萬之后,會出現年薪百萬的健身教練嗎?
原創 刺猬公社編輯部 刺猬公社
繼網課教師之后,網課健身教練也將成為一個新興職業。這是直播帶來的機遇,也是時代的贈禮。作者 | 園長
編輯 | 楊晶
早上8點半,Keep位于北京望京辦公區的絕大部分員工還沒來上班,一層大廳里只有保安等幾個員工,但Keep直播準備間卻早已熱鬧起來。健身課程直播教練張新宇,已經完成了一節腹部燃脂健身課程的直播,一邊喝水、補妝,一邊和另一位負責瑜伽課直播的教練同事談笑風生。一會兒,他們還有另外的課程等著去上。
2020年上半年,Keep上線了健身直播課,張新宇這批教練就是在這個時候來到Keep。他生于1997年,大學畢業沒多久,也曾在線下健身房做過教練。因為疫情,張新宇結束了健身房的工作,趕上Keep正在招人,于是來到互聯網公司,做起了健身教練的本行。
張新宇教練在直播中圖源:Keep
15分鐘后的8點45,張新宇走進布滿音響、顯示屏等錄制設備的直播間,在提詞板上寫下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課程要點,站到攝像機前,調好隨身耳麥的音量,直播開始了。在Keep App上的直播課模塊,很快就有不少用戶涌了進來。張新宇能看到每一個新進用戶的名字,一一和他們打著招呼。短暫的寒暄很快結束,伴隨著動感酷燃的音樂,一堂新的健身直播課又開始了。
此時此刻,還有更多健身教練在Keep等健身平臺,甚至抖音、快手以及微信視頻號等平臺上,把健身內容用直播分享給成千上萬的用戶。
2020年上半年的疫情期間,許多人已經對這種模式十分熟悉,老師線上教,學生在屏幕的另一端學。現在,類似網課行業那樣,Keep等平臺把健身內容打造成直播課,吸引了前所未有的用戶。
引入直播模式后,線上健身的內容得到了進一步豐富。而做直播課的Keep等平臺當中,有沒有希望產生下一個猿輔導、作業幫呢?
健身教練,為什么來互聯網公司打工?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從直播課平臺的基石,也就是教授者本身談起。
在Keep做教練的張新宇,他的一天往往是這樣的——早起來直播間,化妝、準備、上課,結束后吃個早飯,再去備課、背教案,打磨課程細節,參與新課程的研發......必要的健身更是不可缺少,這是每個健身教練都要打熬的基本功。
從這個角度看來,網絡健身平臺上的直播教練的工作內容,其實更像一個教師——上課、備課、做題(實際鍛煉),一樣不少。這和線下健身教練的區別很大。
張新宇教練的課程和Keep動態圖源:Keep
“我在健身房工作的時候,很大一部分工作內容都是賣課。”張新宇說。但在Keep進行直播教學,他的主要KPI是完課率,完全不承擔課程銷售、轉化率等指標,考驗的是教學質量而不是銷售水平。這就對教練的教學功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使教練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課程本身上來。
在互聯網健身平臺,健身教練往往也不再是單打獨斗。
在課程“教研”上,他們背后有一整套基于運動科學的研發體系,Keep有關負責人介紹,相當一部分課程設計者來自北京體育大學等知名機構,接受過運動科學的專業訓練;在內容傳播上,平臺會有專門的運營組,為教練的平臺賬號提供漲粉、運營,像打造明星網紅一樣,幫助教練孵化品牌。
從這些角度看來,線上健身教練已經是一種全新的職業形態。
“我在健身房里只能一次指導一個人,一堂課下來也不過二三十人。但在Keep這邊,我可以同時給幾百、幾千人用直播傳授健身知識。”教練張新宇一直有個“全民健身”的理念,在網絡直播平臺,他的想法也得到了最高效率地實現。
“讓優秀教練可以賦能更多用戶,讓教練獲得更多收入跟曝光。”說這話的人是朱玥,她是Keep健身直播課程項目的負責人。
另外,對于健身教練來說,線上平臺首先是讓教練們打破了收入的天花板,在未來,“年薪百萬”也不是不可能;更重要的是,線上平臺的精細化分工,給健身教練們提供了課程設計師、教練培訓師等新的職業成長選擇,打破了另一重職業發展的天花板,讓健身教練能夠實現經驗的積累和進階,不再是一份“一眼望到頭”的工作。
互聯網巨頭,為何看重健身直播?在直播的賦能下,健身內容已經迎來了一輪供給側改革。這場改革的背后,則是因為一片健身需求遠未得到滿足的藍海。
此前,互聯網健身平臺一般用視頻、圖文等形式向用戶提供內容,或者根據用戶健康數據,向其推薦較為精準的健身課程和內容。盡管后者相對來說互動性稍強,但總的來說,這兩手模式普遍缺乏內容和用戶的互動性。而健身又是一項“反人性”的行為,在互動感和臨場感缺失的情況下,很多用戶難以堅持。
但直播不一樣,它能彌補視頻和圖文內容的互動性劣勢,時間和消費成本也遠遠低于去線下健身房。
Keep(左)和咕咚(右)直播課程頁面對比另外,直播能夠“抹平”線上與線下教練之間水平的差距。不論在什么地方,都能跟著健身平臺上經過科學、標準培訓的健身教練一起學。
“一些下沉城市用戶向我們反饋,說我們平臺上的教練比他們那里健身房的還好。”
朱玥對這個現象并不奇怪,在Keep的健身課程表上,許多教練都是行業內的“頂流”。在沒有銷售轉化壓力、專心課程內容的情況下,課程質量自然得到了保證。
放到內容生態的角度上看,這也可能是Keep等平臺在健身這個垂直內容領域,“逆襲”抖音、快手等大平臺的好機會。最近,這些大平臺也在健身、生活等品類內容上持續投入,希望在日漸肥厚的線上健身市場上分一塊蛋糕。
“只有在健身平臺上,用戶能夠跟著練,不是刷著看。”
一位健身內容創作者告訴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大眾化的短視頻平臺更適合用酷炫的畫面為內容導流,但真正能承載深度健身內容的,還是要回到專門的健身平臺上來。也只有在健身平臺上,健身內容才能找到真正有需求的用戶。
由此可見,直播和專業健身產品的結合,將能夠發揮出健身內容最大的用戶影響力,激發出最大的商業價值。在美國,已經有企業靠著健身直播課做成了科技巨頭,比如Peloton。
使用Peloton的硬件和內容進行鍛煉的用戶盡管它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動感單車和跑步機等健身硬件,但這些硬件僅僅是Peloton健身內容的容器,需要結合它的付費課程才能發揮最大效果。目前,Peloton的付費會員已經超過100萬,內容是這家巨頭連接用戶的重要一環。
Peloton的成功在前,也讓國內互聯網健身平臺看到了希望。
健身教練離年入百萬還有多遠?不過,不是每個網絡健身平臺,都有成為中國Peloton的可能性。與模式類似的網課產業對比,健身直播課還處在一個初級階段。
這從網課教師和健身課程直播教練的薪酬對比上就能看出來。
在網課教師群體中,年紀輕輕、年薪百萬,已經不是一個罕見的現象。
在某大廠旗下的網課平臺,年薪百萬的名師比例已達45%;學而思、作業幫、網易有道等一大批教育機構,也已經產生了“百萬名師”,還有不少人是95后。
盡管目前健身課程直播教練的薪水并不低,但年薪百萬依然是一個略顯遙遠的目標。
網課教師能夠實現“年薪百萬”,它的背后,是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一個需求被充分發掘的市場,以及分工明確、管理科學的企業團隊。和發展多年的網課行業相比,健身直播課這種業態只發展了約半年,只有商業模式得到了網課行業的驗證,可以“摸著過河”,剩下的就要靠自己探索了。
首先是“缺人”。和很多人的想象不同,線上健身行業的教練缺口仍然存在。比如,就有平臺告訴刺猬公社,他們時常“招不夠優秀教練”,數量問題仍在困擾著各大健身平臺在直播課程上的進一步擴展。
相對網課行業來說,健身直播產品不光缺教練,還需要配備更專業崗位的團隊。
盡管目前健身直播教練告別了健身房中的單打獨斗狀態,有了一定的教研、訓練團隊支持,但和網課產品一比就還差得遠:在網課教師背后,有一整套教研、輔導、產品、銷售的綜合性團隊,能夠更科學高效地幫助教師們打造標準化課。網絡產品的精細化分工,很值得健身直播產品效仿。
在Keep直播的一位瑜伽教練放到市場上看,網絡健身這種模式還沒有得到用戶的完全認可,對其效果仍然存疑。
“美國健身行業的滲透率領先中國5-10年。”朱玥認為。想要在中國做出Peloton,讓網絡健身內容一樣受到重視,還要等到市場成熟度和國民健身意識的上升,各大健身平臺還將在用戶教育上付出相當大的努力。
不過,市場不成熟也代表著機會,意味著等待發掘的用戶和市場更為廣闊,給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增量空間。最近,Keep提出打造“健身界的李佳琦”,正是想要批量生產一批有影響力和品牌價值的健身教練,也試圖加速網絡健身內容在用戶中的傳播。
以此為起點,“年薪百萬”很可能并不是健身教練們遙遠的夢。
在網課模式已經被學而思、猿輔導等線上教培機構“跑通”的當下,模式高度類似的互聯網線上健身平臺也完全可以“摸著石頭過河”,在短短一兩年的時間完成線上教培機構五六年的積累。前瞻產業研究院的一份數據顯示,2020年網課市場的規模已達3000億;而互聯網健身直播課,也相當有望產生下一個千億市場。
END
內容產業報道第一新媒體
刺猬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領域包括互聯網資訊、社交、長視頻、短視頻、音頻、影視文娛、內容創業、二次元等。
投稿、轉載、媒介合作聯系微信號 | ciweimeijiejun
原標題:《網課教師年薪百萬之后,會出現年薪百萬的健身教練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